馬建功 任虹宇 李明軒 張小廣 何 承
(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外科,河南 開封 475000)
腦出血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殘率等特點〔1〕。目前在臨床工作中治療腦出血的手段已經相當成熟,但對于如何最大限度地減少、減輕老年腦出血后遺癥的發生率及嚴重程度,仍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隨著干細胞技術和精準神經外科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得在精確定位下應用微創移植針將自體干細胞移植至腦組織的壞死區,治療老年腦出血后遺癥成為可能。本文探討立體定向下行自體干細胞移植治療老年腦出血后遺癥的效果。
1.1一般資料 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住院治療的老年腦出血患者100例,經手術或藥物保守治療,其中治療組50例在腦出血后6個月在立體定向下行自體干細胞移植治療;對照組50例為腦出血6個月后僅行對癥治療的患者。治療組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齡(66.8±5.7)歲;對照組男30例,女20例,平均年齡(67.2±4.6)歲。納入標準:根據頭顱CT證實為腦出血,且經過手術或保守治療后存活的患者,年齡<75歲。均知情同意。兩組性別構成及年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骨髓基質干細胞提取 取髂后上棘為穿刺點,局部消毒后,以骨穿針垂直旋轉刺入骨髓腔,快速抽取2 ml骨髓液,經流式細胞儀選取單個核細胞,加入細胞營養液及神經生長因子配制成2 ml混懸液備用。
1.3手術方法 使用國產腦立體定向手術系統進行操作。患者頭部安裝定位框架后與專用CT適配器,用定位框架中點為掃描起始區,向上逐層掃描間距為3 mm。根據CT掃描后的圖像顯示的腦組織損傷壞死區域,后選定移植區域,計算機自動生成移植點坐標。局麻下顱骨鉆孔,切開硬腦膜,將三維坐標軸安裝于頭架上,根據計算機生成結果調整坐標軸對應數值后,用微創移植針將提取的骨髓間質干細胞移植入選定區域。
1.4功能評分 應用國際通用的功能獨立性測量(FIM)分別對腦出血后6、7個月及1年時神經功能進行評分。其主要內容為對患者的社會認知能力、行動能力、理解交流能力、活動能力、括約肌控制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進行評價。每個項目需評價2個以上的指標共18個小項,采用7分法,即1分完全依賴、7分完全自理,分值越高表示功能獨立性越好。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參照文獻〔2〕。
1.5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軟件進行Kolmogorov-Smirnov檢驗,LSD-t檢驗。
治療組治療過程順利無手術死亡情況。如表1所示,腦出血后7個月兩組FIM評分、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

表1 兩組FIM評分、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分)
應用自體骨髓間質干細胞移植治療老年腦出血后遺癥,避免了外源性干細胞所引起的機體免疫排斥反應;且具有取材方便、可多次抽取等優點。結合立體定向下精準的靶點選擇使干細胞移植治療老年腦出血后遺癥具有創傷小、定點輸送干細胞、手術并發癥少等優點〔3〕。本研究中在抽取骨髓基質2 ml后,應用流式細胞儀選擇單個核細胞后,加入神經生長因子后在立體定向下行骨髓基質干細胞移植,主要因為給予骨髓基質干細胞一特定刺激信號,促進其分裂、分化為神經細胞。在接受立體定向下干細胞移植治療的患者中,一段時間后其術后復查的CT顯示,腦組織損傷壞死的低密度區域未見明顯變化。原因可能為移植的細胞未存活、僅僅少量存活或者大部分分化為其他細胞,如神經膠質細胞。
腦出血患者給予骨髓基質干細胞移植治療的同時,加入的神經生長因子具有刺激興奮周圍神經細胞,從而部分代償受損神經細胞的功能〔4,5〕。隨著時間推移,移植部位的神經生長因子所起的作用逐漸消失,而由于患者長期的康復鍛煉促進神經功能恢復,并最終代替超越了神經營養因子所起的作用。因此治療中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是康復鍛煉的結果〔6〕,而非移植成活的干細胞分化為神經細胞后所起的作用。
4 參考文獻
1王忠誠.王忠誠神經外科學.腦血管疾病篇Ⅳ〔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759-801.
2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組.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1995)〔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62-4.
3陳邱明,袁邦清,吳賢群,等,立體定向手術砸死腦深部及功能區囊性腫瘤治療中的臨床應用〔J〕.立體定向和功能神經外科雜志,2014;27(1):45-6.
4Sasaki M,Radtke C,Tan AM,etal.BDNF-hypersecreting 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promote functional recovery,axonal sprouting and protection of corticospinal neurons afer spinal cord injury〔J〕.J Neurosci,2009;29(47):14932-41.
5譚永紅,余艷媚,馮琦玲,等,鼠神經生長因子聯合高壓氧治療新生兒缺血缺氧腦病的臨床研究〔J〕.吉林醫學,2014;35(14):3006-8.
6潘翠環,葉正茂,繆 萍,等.平衡功能訓練對腦卒中后步行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4;29(3):2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