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志 強
(中國神華軌道機械化維護分公司,天津 300467)
中國神華鐵路現運營里程為2 150 km,形成了以包神、神朔、準池、大準鐵路的閉環運輸,為神華鐵路的安全運輸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全面提升了神華鐵路管內運輸能力。神維分公司于2015年3月引進國內首臺GO4S-Ⅲ-CN-SH道岔清篩機以來,經過近3年在大準、朔黃鐵路反復多次試驗,共完成108組道岔機械任務。該機型具備兩側均可作業,一側遇障礙物可轉換作業端,不用人工預先開挖導槽口,挖掘鏈直接切入(10 min內)就能進行清篩作業。新設備的引進,節省了開挖、回填導槽坑和接鏈時間(共約40 min),有效降低了人工勞動強度,提高了清篩質量,減少了慢行時間,增長了維修周期,拓寬了業務范圍。
1)挖掘鏈挖掘深度:軌枕以下250 mm~440 mm。2)挖掘輪挖掘深度:作業深度軌枕以下450 mm~550 mm。3)挖掘輪外側距枕端寬度:作業時1 300 mm,收放車時1 600 mm。4)最大挖掘寬度:6 100 mm,岔后長枕均能篩通。5)道岔清篩平均速度為0.9 m/min,線路作業速度為1.6 m/min。6)12號道岔清篩純作業平均時間70 min。
1)神維分公司總體作業能力。現有80臺大型養路機械設備按照設備配屬、編組、單車天窗作業定額、機組年作業定額等指標進行測算,形成了每年線路機械清篩400 km、線路機械搗固4 500 km、道岔機械搗固2 500組、隧道機械清篩11 km、道岔機械清篩70組的基本作業能力,再加上在包神北線、巴準線、甘泉線、神池南至朔州西區段等具備條件的區段開設連續天窗,設備作業能力將進一步提升。
2)天窗設置情況。1月、2月份為設備檢修時間,3月~12月共有83個天窗(3 h的14個、4 h的69個),按近幾年天窗安排計3月5個3 h,4月8個4 h,5月14個4 h,6月8個4 h,7月9個4 h,8月9個4 h,10月13個4 h,11月5個3 h,12月4個3 h;另外大準鐵路春、秋集中修共有45個4 h天窗,減去4月、10月天窗總數21個,余62個天窗(3 h的14個,4 h的48個),有效作業天窗共為107個天窗。
3)道岔機篩作業能力分析。因下雨和設備故障等原因影響不能作業,按10%折算107個天窗可實際作業的為96個,平均每個天窗可完成1組,可完成96組。按20%每個天窗完成2組計算有20天窗,共計可完成136組。
4)近三年道岔機篩完成兩組作業分析(見表1)。

表1 近三年道岔機篩完成兩組作業情況
其中作業效率最高的是4 h天窗純作業時間為1.5 h可完成兩組,而且平均完成兩組純作業時間為1.5 h。
5)近三年道岔機篩在4 h天窗共76個完成80組,其中有4個天窗完成2組;72個4 h天窗完成1組道岔機篩平均純作業時間為80 min,其中效率最高的純作業時間為49 min。
6)完成一組道岔機篩時間節點卡控表(見表2)。

表2 完成一組道岔機篩時間節點卡控表
1)目前國內道岔清篩仍以人工清篩為主,主要是人工搗固和小型養路機械搗固為主,作業質量得不到有效保證,人工清篩開通條件為第一列15 km/h,第二列25 km/h,第三列45 km/h不少于4 h,以后限速60 km/h,下一個天窗復搗后恢復正常速度運行。
2)在大準鐵路道岔機械清篩按照大機兩搗作業程序開通線路,開通后第一列25 km/h,第二列45 km/h,第三列60 km/h,下一個天窗復搗后恢復正常速度運行。
3)在朔黃鐵路道岔清篩采用“三搗”作業方式,具備開通后第一列限35 km/h,第二列限55 km/h不少于2 h,后限65 km/h不少于24 h,以后恢復常速,確保篩后線路安全穩定。
機械清篩后幾何尺寸及線路狀態穩定,提速過程加快,延長了作業維修周期,確保了作業質量,經測算至少比人工清篩后可以多運輸5列,有效釋放了施工區段天窗點后列車的通過能力,創造了更多的經濟效益。
目前,神維分公司只有1臺試用的道岔清篩機,設計構造清篩速度不夠快,效率比較差,成本比較高,正常情況下清篩1組時間約需(含拆1組信號機)3.5 h,清篩1.5組時間需(含拆1組信號機)4 h。清篩2組時間需(含拆1組信號機)5 h,從而道岔機篩作業要提高到1.5組~2組,作業封鎖時間至少延長30 min~60 min,方可確保作業質量和進度。完成兩組時間節點卡控表(按三遍搗固計)見表3。

表3 完成兩組時間節點卡控表
1)目前設備配置:軌道車+清篩車+物料車+平板車+搗固車。當完成2組機篩時污土處理存在困難,有時污土直接打在路基上造成二次倒運和環境污染。
2)清篩1.5組或2組道岔需配置設備:軌道車+清篩車+物料車+物料車+平板車+軌道車+搗固車(即增加1臺污土車,1臺軌道車)。軌道車或為1臺大功率的,提高牽引動力,可確保污土處理和作業進度。
1)作業必須精心組織、合理安排,按施工協調會要求盯控好各個關鍵環節,確保施工順利進行。2)提前調查作業現場,天窗前完成拆除的信號機、轉轍機等影響作業的障礙物。3)提前預卸石砟和下放電纜工作,必須備足石砟,以保證施工的不間斷進行。4)提前和鐵路公司協商溝通,以車站為單位組織安排,防止因臨時調整清篩作業計劃,準備不足造成窩工。5)清篩后的水平變化較大,搗固車作業后部分地段存在水平不良現象,限速期間需要人工進行保養,確保安全運輸。6)配合單位車務部門在操作道岔時盡量節約時間,供電部門測量接觸網導高以及電務部門調試道岔可同時進行。7)同一天窗清篩1.5組或者2組道岔時,清篩第2組道岔時不得影響第1組道岔的機械搗固及調試。8)因道岔結構和養護技術復雜,各專業配合單位多,施工配合難度大,建議施工主體為設備管理單位,以便清篩隊集中精力做好機篩工作。9)作業現場的準備作業不需要接觸網停電,在無車通過時提前讓車組進入施工地段進行作業準備,節省天窗時間。
2017年,在朔黃線黃驊港站港口作業區Ⅱ場無電區組織進行了站線清篩作業,車站根據翻車機的檢修和對位卸車情況,靈活安排2 h~4 h左右的封鎖時間,利用8次非天窗臨時要點完成4.62 km的站線清篩任務,平均每個天窗作業量為0.578 km。從而進一步探索利用非天窗站線空閑時段,在有電區組織清篩作業,提高大機設備的利用率和作業能力。
目前,神華鐵路道岔清篩主要以人工清篩作業來完成,在4 h天窗內人工清篩1組道岔大約需要組織80人,道岔機篩具有以下優勢:
1)有效減少人身安全隱患,采用人工清篩,人身安全隱患加大。
2)提高道岔清篩作業質量,機篩后提速快,能短時間恢復正常運行速度,更重要的是由于清篩質量的提高可以延長道岔清篩修理周期,從而提高了運輸能力。
3)費用:機械清篩按目前神華鐵路的有效施工天窗數約為96個天窗,機械清篩每年能清篩130組左右,比人工清篩多一半,創造經濟效益3 000多萬元。
通過在大準、朔黃鐵路道岔機篩實踐,不斷提高了施工組織和作業能力及設備的利用率,下一步進入神華其他鐵路公司拓展業務,增加效益,降低運用成本,避免能力浪費,實現集團利益最大化。神維分公司在不斷總結施工經驗,熟練新設備的操作技能,不斷推進科技創新,目前不斷改進、優化施工組織方案,進一步減少人工補砟降低成本,全力提高作業效率,體現了降本增效的價值觀。下一步利用該設備對雙線隧道及站線進行清篩試驗和探討,逐步走向國內市場進行道岔機械清篩施工,為集團公司創造更多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鐵總運[2015]236號,大型養路機械使用管理規則[Z].
[2] 鐵總科技[2014]172號,鐵路技術管理規則(普速鐵路部分)[Z].
[3] 鐵總運[2014]272號,普速鐵路工務安全規則[Z].
[4] 王 軍.大型養路機械生產綜合管理系統設計與應用[J].鐵道建筑,2012(12):144-147.
[5] 劉富存.大型養路機械清篩道岔作業方法初探[J].中國機械,2015(7):64-66.
[6] 李 歡.GO4S-Ⅲ-CN-SH型道岔清篩機作業方法[J].鐵道建筑,2017(2):1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