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 許林玉
斯蒂芬·霍金,科學蒼穹中最耀眼的明星,他的真知灼見塑造了現代宇宙觀,激勵了全球各地數百萬人。

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這位偉大的物理學家、《時間簡史》的作者,于2018年3月14日在位于劍橋的家中去世,享年76歲。他曾經說過:“如果宇宙不是你所愛之人的家,那就不能稱之為宇宙。”
對于其他科學家和霍金所愛的人來說,霍金健康狀況不佳的身體和合成的聲音成為人類思維具有無限可能性的象征,而正是他的直覺和古靈精怪的幽默感讓他成為一代偉人。
1963年,時年21歲的霍金被診斷出患有運動神經元疾病。醫生們認為他只能再活兩年。但是,霍金所患的疾病惡化得比平常更為緩慢。他又多活了半個多世紀,時間長得他都可以憑借自身的殘疾而名留青史。如果不是身患殘疾,他的聲望肯定會被削弱。
霍金曾經估算過,他在牛津大學讀本科的三年時間里,只學習了1 000個小時。他在2013年出版的自傳《我的簡史》中寫道:“你要么才華橫溢而不努力,要么接受自己的缺陷。”在學業總考中,霍金的成績介于一等和二等學位之間。他確信自己被視為是一名執拗的學生,所以他告訴口試考官,如果他們給他頒發一等學位,他就會去劍橋大學繼續攻讀博士學位。他還威脅說,如果給他頒發二等學位,他就會留在牛津大學。他們選擇給他頒發了一等學位。
那些生活在死亡陰影下的人,往往是活得最灑脫的人。對于霍金來說,他所患絕癥的早期診斷以及他在醫院認識的一個男孩因白血病而死亡的事,激起了他新的使命感。他曾表示:“盡管我的未來陰云密布,但令我驚訝的是,我發現自己比以前更享受現在的生活。我的研究也開始取得進展。”他認真地開啟了自己的職業生涯,并宣稱:“我的目標很簡單,就是要努力全面了解宇宙,了解它為什么會是現在這個樣子,又為什么會存在。”
20世紀60年代,他開始使用拐杖,但長期以來一直抗拒使用輪椅。當他最終妥協的時候,他因為在劍橋的大街上瘋狂地駕駛而聲名狼藉,更不用說他會故意碾壓學生的腳趾,偶爾還會在大學聚會的舞池中駕著輪椅“跳舞”。
1965年,在被確診兩年之后,霍金與他的大學戀人簡·懷爾德(Jane Wilde)結為伉儷。簡在1962年就注意到了他,當時她在圣奧爾本斯的大街上閑逛,看到他臉部朝下,被一堆亂糟糟的棕色頭發遮著。一個朋友警告她,她要嫁入的是一個“極為瘋狂的家庭”。簡在2013年出版的《奔向無限:我與斯蒂芬的生活》中寫道,21歲的她純真無邪,相信斯蒂芬會珍惜她。
1970年,霍金取得了第一項重大突破,當時他和羅杰·彭羅斯(Roger Penrose)將數學黑洞應用于整個宇宙,并證明了在遙遠的過去存在一個奇點——時空中無限曲率區域,即宇宙大爆炸時產生的點。
彭羅斯發現,即使在霍金的演講失敗之后,他仍能與霍金交談。但最主要的是,霍金堅決不讓任何事情成為他的攔路虎。彭羅斯說:“他覺得自己活不了多久,他真的想在那個時候盡可能多地完成他所能做的事情。”
在討論中,霍金的話語里充滿了挑釁,甚至顯得格格不入。彭羅斯回憶說,在一次會議晚宴上,霍金發表了一系列頗具爭議的聲明(它們似乎是用手寫的),這讓彭羅斯大為光火。這些聲明都帶有技術性質,最后霍金宣稱,白洞不過是時間呈現反轉的黑洞。“我覺得這扯得有點遠了,”惱怒的彭羅斯對《衛報》記者說,“之后,我們爭論了很長時間。”
1974年,他引用了量子理論,宣稱黑洞會釋放熱量,最終發生爆炸并永遠消失。對于正常的黑洞來說,這個過程并不是一個快速的過程。而對于質量與太陽相當的黑洞而言,必須耗費比宇宙年齡還要長的時間才會蒸發掉。但是微型黑洞在它們生命的盡頭,會以驚人的速度釋放熱量并最終爆炸,產生的能量相當于100萬顆百萬噸級氫彈釋放的能量。霍金認為,微型黑洞遍布宇宙,每一個都重達10億噸,但并不比質子大。
霍金關于黑洞輻射熱量的構想引發了現代宇宙學中最激烈的爭論之一。霍金認為,如果黑洞可以蒸發成輻射池,那么所有在其生命周期內掉落其中的信息將永遠消失。這與量子力學最基本的定律之一相矛盾,因此許多物理學家對此持有異議。霍金改變了看法,轉而相信更為常見的解釋:信息存儲在黑洞視界(黑洞中的假設區域),并在黑洞輻射時被編碼回到輻射中。
瑪麗卡·泰勒(Marica Taylor)曾是霍金的學生,目前是南安普敦大學的理論物理學教授。她至今還記得霍金向學生們宣布他關于信息悖論大轉變的情景。他在酒吧里和他們討論工作時,泰勒注意到他正在把他的語音合成器調到最大。“我認為!”他大吼道。整個酒吧的人都轉過身來看著這群人,然后霍金把音量調低,澄清了自己的想法:“我認為,也許信息丟失這種事不會發生。”泰勒說,他有一種古靈精怪的幽默感。
憑借一系列激進的發現,32歲的霍金在極為年輕時就于1974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5年后,他成為劍橋大學的盧卡斯數學教授。該教職無疑是英國最崇高的教授席位,此前曾授予艾薩克·牛頓(Isaac Newton)、查爾斯·巴貝奇(Charles Babbage)和保羅·狄拉克(Paul Dirac),后者是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霍金擔任這一職務長達30年之久,后來被任命為理論宇宙學研究中心負責人。

我不畏懼死亡,但急著死去也非我所愿,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斯蒂芬·霍金
在20世紀80年代,霍金的開創性貢獻層出不窮。宇宙膨脹理論認為,初生宇宙經歷了一段可怕的擴張時期。1982年,霍金成為首批揭示量子漲落(物質分布的細微變化)如何通過膨脹影響宇宙中星系的科學家。正如我們所知,恒星、行星和生命的種子都位于這些微小的漣漪之中。“這是科學史上最美麗的想法之一。”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邁克斯·泰格馬克(Max Tegmark)說道。
但使霍金一躍成為明星的是《時間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一書。1988年首次出版后,該書在《星期日泰晤士報》的暢銷書榜上前所未有地連續237周上榜,創下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其銷量達到1 000萬冊,被翻譯成40種不同的語言。這也要歸功于霍金的編輯彼得·古扎爾迪(Peter Guzzardi)。該書最初的書名是古扎爾迪取的,為《從大爆炸到黑洞:短暫的時間史》。后來他改變了主意,將“Short”改成了“Brief”。不過,喜歡說笑打趣的人稱它為歷史上最偉大的未讀之書。
1985年,在去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一次旅行中,霍金感染了病毒被送到醫院。他病得很厲害,醫生問簡是否要撤除生命補給。她拒絕了,霍金被送回劍橋阿登布魯克醫院,并接受了救命的氣管切開術。手術挽救了他的生命,但他的嗓子卻被毀了。這對夫婦育有三個子女,但他們的婚姻在1991年走到了盡頭。霍金不斷惡化的殘疾、他對簡的要求以及他拒絕討論他的病情,都是這段婚姻關系無法存續的毀滅性力量。在簡的筆下,霍金是一個“有著強烈自我意識而又難以駕馭的孩子”。她在書中還講述了丈夫和妻子如何變成了“主人”和“奴隸”。
4年后,霍金與伊蓮·梅森(Elaine Mason)結婚。此前,伊蓮是一名護士,為他提供全天候護理服務。伊蓮是大衛·梅森(David Mason)的前妻,后者設計了霍金使用的第一部安裝在輪椅上的語音合成器。這段婚姻存續了11年,在此期間劍橋警方調查了一系列針對霍金的攻擊。霍金否認伊蓮參與了此事,并拒絕與警方合作,警方因此放棄了調查。
霍金也許不是他所處時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但在宇宙學方面,他是一個杰出的人物。其科學價值無法替代,霍金榮獲了愛因斯坦獎、沃爾夫獎、科普利獎章和基本物理獎,但他并沒有獲得過諾貝爾獎。
他喜歡就科學問題下賭注,盡管經常會輸。1975年,他和美國物理學家基普·索恩(Kip Thorne)打賭,認為宇宙中的X射線源天鵝座X-1(Cygnus X-1)不是黑洞,輸了的話就為對方訂閱《閣樓》雜志。1990年,他輸了。1997年,霍金、索恩與約翰·普雷斯基爾(John Preskill)以一本百科全書做賭注,聲稱信息肯定會在黑洞中消失。2004,霍金主動認輸。2012年,霍金因為打賭希格斯玻色子不會被發現,輸給戈登·凱恩(Gordon K-ane)100美元。
在克林頓執政期間,他曾在白宮發表演講,其中隱晦地提到莫妮卡·萊溫斯基(Monica Lewinsky)事件,這顯然讓錄制演講的人不知所措。2009年,他再次來到白宮,從奧巴馬手中接過總統自由勛章。
他的生活記錄在傳記和紀錄片中。最近的一部是《萬物理論》,由埃迪·雷德梅恩(Eddie Redmayne)扮演他的角色。“有時我以為他就是我。”霍金在看電影時說道。他曾參演《辛普森一家》,與愛因斯坦和牛頓在《星際迷航:下一代》中玩撲克牌。他在《生活大爆炸》中發表了精彩的言辭。“謝耳朵和黑洞有什么共同之處?”霍金問這位虛構的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學家謝耳朵(其智商遠勝于其社交能力)。他頓了一會兒,回答道:“都令人討厭。”
2012年,科學家們齊聚劍橋,為這位宇宙學家慶祝70歲生日。這是霍金人生中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幾乎沒有人想過霍金能活到這個年齡。當時,他病得很重,住在阿登布魯克醫院里,因此無法參加生日聚會。但在一則名為“我的簡史”的錄音信息中,他呼吁為了人類的未來繼續探索太空。他說如果人類不走向太空,將無法“再活一千年”。
之后,他加入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和蘋果聯合創始人史蒂夫·沃茲尼亞克(Steve Wozniak)的行列,警告人類不要進行人工智能軍備競賽,并呼吁禁止使用自動武器。
霍金經常引發爭議,曾被指控為性別歧視者和厭惡女性者。2003年,他曾出入脫衣舞俱樂部。在多年之后,他宣稱女性“完全是個謎”。2013年,他在巴勒斯坦學者的建議下,抵制了在以色列舉行的一次大型會議。
他最直言不諱的一些言論冒犯了宗教人士。在他2010年出版的著作《大設計》中,他宣稱宇宙的運轉無須通過上帝。一年后,在《衛報》的一次采訪中,他表達對了宗教信仰慰藉的否定態度。
“我認為大腦是一部計算機,當組件出了故障,它就會停止工作。對于破損的電腦來說,沒有天堂或來生;對于害怕黑暗的人來說,那是一個童話故事。”他如是說道。
他也談到了死亡,他說:“在過去的49年間,活不了多久的想法一直揮之不去。我不畏懼死亡,但急著死去也非我所愿。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令世人震驚的是,他活得比想象中的要長,而且的確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在他身后,留下了在第一段婚姻中與簡生育的三個子女:露西(Lucy)、羅伯特(Robert)和蒂姆(Tim)以及三個孫輩。他的子女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親愛的父親駕鶴西去,我們感到萬分悲痛。他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也是一位卓爾不凡的人。他的工作和遺產將流芳百世,他的勇氣和堅持、他的才華和幽默激勵著世界各地的人。我們會永遠懷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