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琴,黃 瑛,黃建梅
(峨眉山市中醫醫院骨二科,四川 峨眉山 614215)
全膝關節置換術是臨床上治療膝關節病變的常用術式。臨床研究表明,用全膝關節置換術對膝關節病變患者進行治療,能有效地緩解其膝關節疼痛、腫脹等癥狀,糾正其膝關節畸形,改善其膝關節的功能[1]。有學者指出,對進行全膝關節置換術的患者實施有效的圍手術期護理,對緩解其術后疼痛、改善其預后等均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文本中,筆者主要探討對進行雙側全膝關節置換術的患者實施中西醫結合護理的效果。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間在峨眉山市中醫醫院骨二科進行雙側全膝關節置換術的22例患者。這22例患者均患有膝關節退行性關節炎或膝關節類風濕性關節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膝關節僵硬、腫脹及活動受限等癥狀,均具有進行雙側全膝關節置換術的指征,且其均簽署了自愿參與本研究的《知情同意書》。其中,排除患有嚴重感染性疾病及有膝關節手術史的患者,排除病歷資料缺失的患者。將這22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n=11)和觀察組(n=11)。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4例;其年齡為48~75歲,平均年齡為(61.83±2.35)歲;其病程為3~20年,平均病程為(10.36±2.71)年。其中,有膝關節退行性關節炎患者7例,有膝關節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4例。在觀察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5例;其年齡為47~76歲,平均年齡為(61.75±2.42)歲;其病程為4~21年,平均病程為(10.78±2.82)年。其中,有膝關節退行性關節炎患者8例,有膝關節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3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年齡、性別、病程及病情)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雙側全膝關節置換術。在此期間,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西醫護理,方法是:1)術前護理。術前,仔細察看患者的病歷,了解其病情、身體狀況、疾病史、過敏史、手術名稱、麻醉方式及進行各項檢查的結果等。若患者膝關節周圍的皮膚存在損傷或感染的情況,應先對其皮損區進行處理,待其皮損區愈合后再對其進行手術。向患者詳細講解進行雙側全膝關節置換術的目的、手術過程及在圍手術期需要注意的事項,以提高其對手術的依從性。對存在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的患者實施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給予其安慰和鼓勵,以緩解其不良情緒,減輕其心理壓力,使其以良好的心態接受手術治療。術前1~2 d,指導患者進行深呼吸、擴胸、咳嗽及床上排便等訓練。囑患者于術前8 h禁食,于術前4 h禁飲,同時對其進行常規備皮。2)術中護理。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后,認真核對其個人信息,為其建立靜脈通路,協助其保持正確的體位。在對患者進行麻醉前,對其進行心理疏導,以減輕其心理壓力,使其血壓、心率及呼吸頻率保持平穩。在手術的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一旦發現其生命體征出現異常要立即告知醫生。同時,注意為患者保暖,避免其著涼。3)術后護理。(1)在患者回到病房后,協助其保持去枕平臥位,并將其頭部偏向一側,以防其發生誤吸。術后24 h內,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如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呼吸頻率、瞳孔、體溫等)的變化情況,同時注意觀察其手術切口是否發生滲血或滲液。(2)對患者進行引流護理,注意觀察其引流液的顏色、量和性狀,一旦發現其引流液出現異常,應及時告知醫生。注意保持患者引流管的通暢,避免其引流管出現擠壓、脫落等情況。同時,定期為其更換引流袋。(3)將患者的患肢抬高20°~30°,以促進其患肢的血液循環。不要在患者的小腿下墊軟墊,以免影響其下肢的血液回流。注意觀察患者患肢皮膚的顏色及是否發生腫脹,每隔4 h測量1次其患肢的溫度。(4)在麻醉藥效消退后,患者的膝關節會出現較為嚴重的疼痛感。護理人員要仔細詢問患者疼痛的嚴重程度、持續的時間及具體的部位,并采用注意力轉移法和肌肉按摩法幫助其緩解疼痛。對于疼痛劇烈難以忍受的患者,應遵醫囑對其進行鎮痛治療。(5)術后,加強對患者進行營養支持,讓其多攝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及鈣元素的食物,忌食具有刺激性的食物和“發物”。術后1周左右,指導患者進行下肢的功能鍛煉,訓練的強度和時間以其能耐受為宜。囑患者在出院后不可進行高強度的活動,若其切口出現發炎、紅腫及疼痛等情況,應及時到醫院就診[2]。對觀察組患者進行中西醫結合護理。對該組患者進行西醫護理的方法與對照組患者相同,對其進行中醫護理的方法是:1)術前護理。(1)術前,采用耳穴壓豆法幫助患者入睡,緩解其膝關節疼痛的癥狀和緊張的情緒。方法是:用濃度為75%的酒精對患者的耳廓進行消毒,將王不留行籽放置在醫用膠布(大小為0.6 cm×0.6 cm)的正中央,將醫用膠布貼在患者的耳廓上,用手指按壓王不留行籽,對其膝穴、皮質下耳穴、心穴、神門穴和三焦穴等耳穴進行刺激,按壓的力度以其耳廓處感到酸、麻、脹、重為宜。每天按壓3~5次,每次按壓3~5 min。(2)遵醫囑將醫院自制的骨傷1號外敷藥膏調為糊狀,將藥糊均勻地平鋪在紗布上,將紗布貼敷在患者膝關節的外側,以起到通經活絡、消腫止痛的作用。每次貼敷的時間為4 h,每天貼敷1~2次。在患者貼敷藥膏期間,注意觀察其貼敷藥膏處的皮膚是否出現皮疹等不良反應。2)術中護理。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后,護理人員要為其按摩太沖穴、曲池穴等穴位,以放松其心情,減輕其心理壓力。3)術后護理。(1)待患者清醒后,對其內關穴、曲澤穴和合谷穴進行按摩,以防其發生惡心、嘔吐等麻醉不良反應。每個穴位按摩的時間為1~2 min,每天按摩3~5次。(2)在麻醉藥效消退后,對患者的涌泉穴、三陰交穴、合谷穴及足三里穴等穴位進行按摩,以減輕其術后的疼痛感,促進其睡眠。每個穴位按摩的時間為1~2 min,每天按摩3~5次。(3)術后,根據辯證施膳的原則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對于存在肝腎虧虛證的患者,讓其多食用黑豆、枸杞等具有滋補肝腎功效的食物。對于存在寒證的患者,讓其多食用生姜、紅棗等具有活血驅寒功效的食物。對于存在血瘀證的患者,讓其多食用木耳、洋蔥等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食物。(4)術后3 d,對患者的股四頭肌進行推拿,以促進其肌力的恢復。在患者拆線后,對其足三里穴、陽陵泉穴及血海穴等穴位進行按摩,以促進其下肢的血液循環,加快其康復的進程[3]。
術后12 h、24 h及36 h,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價兩組患者膝關節疼痛的嚴重程度,患者的評分越高表示其膝關節疼痛越嚴重。術后1個月,采用自制的《生活質量評分量表》評價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此量表包括自我健康、膝關節功能、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會功能五項指標,每項指標的分值均為0~10分,總分為50分,患者的評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質量越佳。采用自制的《護理滿意率調查問卷》調查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情況。此調查問卷的分值為0~50分,患者的評分≥25分,表示其對護理滿意;得分<25分,表示其對護理不滿意。滿意率=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用SPSS19.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術后12 h、24 h及36 h,觀察組患者的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術后不同時間點兩組患者VAS評分的比較(分,±s)

表1 術后不同時間點兩組患者VAS評分的比較(分,±s)
組別 術后12 h的VAS評分術后24 h的VAS評分術后36 h的VAS評分觀察組(n=11)3.42±1.14 3.04±1.12 2.35±1.24對照組(n=11)4.71±1.65 4.41±1.61 4.07±1.63 t值 3.848 4.865 5.258 P值 <0.05 <0.05 <0.05
術后1個月,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術后1個月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分,±s)

表2 術后1個月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分,±s)
組別 膝關節功能 社會功能 心理功能 生理功能 自我健康 總分觀察組(n=11) 6.32±1.61 6.44±1.65 6.34±1.64 7.04±2.02 5.15±1.82 30.61±3.58對照組(n=11) 4.05±1.15 4.56±1.42 4.47±1.35 5.20±1.74 3.64±1.07 21.42±2.17 t值 4.796 3.798 4.175 3.978 4.139 8.473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在觀察組患者中,對護理滿意的患者有10例,對護理不滿意的患者有1例,其對護理的滿意率為90.91%。在對照組患者中,對護理滿意的患者有7例,對護理不滿意的患者有4例,其對護理的滿意率為63.64%。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率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雙側全膝關節置換術是骨科常用的一種術式。該術式主要用于治療由各種原因引起的雙側膝關節病變。臨床研究表明,對進行雙側全膝關節置換術的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能提高其手術的效果,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4]。過去,臨床上對此類患者主要是進行常規西醫護理,但效果欠佳。近年來,臨床上對此類患者實施中西醫結合護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許英等[5-6]指出,對進行雙側全膝關節置換術的患者實施中醫護理,通過運用中醫辨證思維,對患者進行耳穴壓豆、中藥外敷、穴位按摩等護理,可起到疏通經絡、緩解疼痛及促進睡眠的作用。
本研究的結果證實,對進行雙側全膝關節置換術的患者實施中西醫結合護理的效果顯著,能有效地減輕其術后的疼痛感,提高其對護理的滿意率和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張艷艷,桑惠伊,張鋒.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后的康復護理[J].醫藥前沿2012 (22):1520-1521.
[2]楊雪萍.綜合護理干預在雙膝關節置換術圍手術期的應用價值分析[J].河南醫學研究2017,26(15):2852-2853.
[3]萬麗.中醫護理技術在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圍手術期的應用體會[J].當代醫學2015(26):120-121.
[4]王春梅,孫程.雙膝關節置換術圍手術期的護理體會[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20):216-217.
[5]許英.全膝關節置換術圍手術期的中西醫結合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s2):87-89
[6]吳翠玲,李素蓮,劉霞.中西醫結合治療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圍手術期的護理[J].中國衛生產業,2012(2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