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冰欣
四大名著,全中國老百姓心頭的No.1號朱砂痣,大IP中的大IP。
基于此,不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學寶貝改編成影視劇,未免對不起民族與國家。古典文學名著的文本符合影視劇本構成的特點,又有廣泛的受眾基礎,很容易激發觀看熱情。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央視殫精竭慮,將《西游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先后搬上熒屏,這些“老派兼正統”的劇集秉承“忠于原著”的改編理念,發揮著普及和傳播經典文化的作用。

《西游記》創造了一個充滿幻想的神話世界。
86版《西游記》由楊潔執導,戴英祿、楊潔、鄒憶青共同編劇,六小齡童、徐少華、遲重瑞、汪粵、馬德華、崔景富、閆懷禮、劉大剛等主演,于1982年開拍,1986年春節在央視首播前11集。1988年2月1日,《西游記》首次“全本電視大放送”,亦開國劇出境拍攝之先河。該劇在有限的技術條件下創造了一個充滿幻想的神話世界,播出后轟動全國,老少皆宜,重播次數超過2000次。
87版《紅樓夢》由王扶林導演,周汝昌、王蒙、周嶺、曹禺等多位紅學家參與制作。前29集基本忠實于曹雪芹原著,后7集不用高鶚續作,而是根據前八十回的伏筆,結合多年紅學研究成果,重新構建了悲劇的結局。1984年9月10日,該劇在安徽黃山正式開機,錄下第一組鏡頭,1987年上半年完成拍攝,整個過程歷時3年之久,劇組先后走遍全國10個省市的41個地區的219個景點。陳曉旭飾演的林黛玉、歐陽奮強飾演的賈寶玉、鄧婕飾演的王熙鳳等形象深入人心。
94版《三國演義》仍由王扶林執導筒(總導演),蔡曉晴、張紹林、孫光明、張中一、沈好放任分部導演,孫彥軍、唐國強、鮑國安等主演。制作上采取了“總導演掌握基調、統一風格,五位導演負責具體拍攝,總導演負責后期制作”的模式,1991年3月正式開拍,1994年1月拍攝完畢、10月正式首播。此版三國拍得極度“準確”——整整84集,每一個角色都一絲不茍,比起原著沒有半點出格的地方。這是一部追求大敘事的作品,同時它耗盡了三國題材中全部的“大敘事”能量,從此以后,如果還有人按照唐國強的方法去圖解孔明,用鮑國安的方式去圖解曹操,都將變得索然無味。
98版《水滸傳》由張紹林導演,楊爭光、冉平改編,李雪健、臧金生、丁海峰、趙小銳等領銜主演。劇中魯智深的扮演者臧金生原本體重只有170斤,為了塑造好“花和尚”,他每天吃20個雞蛋,增重到260斤。而為拍攝武松景陽岡上打虎這場戲,武松的扮演者丁海峰、李逵的扮演者趙小銳和真老虎演對手戲,劇組也為兩位演員各投保10萬元。時間證明,《水滸傳》所體現出來的獨特藝術魅力和審美價值,使它成為一代人每每聽到“路見不平一聲吼”,就“身軀抖三抖”的成長記憶。
以前的CG特效是簡陋的,以前的服化道也不像現今打翻了調色盤似的,高亮度高飽和“層林盡染”,刺得人眼睛都疼。兢兢業業的主創團隊們本著負責的工匠精神,希冀為民眾奉上道道文化大餐,讓古老的故事三維、立體地“復活”。進入21世紀,四大名著曾再度掀起翻拍風,但是,可以預見到的,是“珠玉在前,覺我形穢”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