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瓊仲 陳翠玲 楊小麗
[摘要]目的 探討中藥熏洗治療足踝閉合性骨折早期腫脹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7年1~6月我院收治的80例足踝部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簡單隨機法分為兩組,每組40例。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使用本院制劑的中藥熏洗劑進行治療。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治療后的腫脹和疼痛情況均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10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中藥熏洗治療足踝部閉合性骨折的效果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肢體疼痛和腫脹情況,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中藥熏洗;早期腫脹;足踝閉合性骨折
[中圖分類號] R683.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8)3(c)-0106-03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mig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early swelling of closed ankle fracture.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ankle fracture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June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measures.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moked agents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The clinical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Results After treatment,the swelling and pain of the limb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100.0%)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80.0%),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Chinese medicine fumigation has a good clinical effectt on patients with closed ankle fracture,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body swelling and pain,it is worthy promotion in clinic.
[Key words]Chinese medicine fumigation;Early swelling;Ankle closed fracture
踝關節是人體主要的負重關節,結構非常復雜,一旦承受的重量過大就會導致關節的骨折。足踝部骨折是常見的關節內骨折,發生率較高,占全身骨折的5%,其中足踝部閉合性骨折是臨床中常見的足踝部骨折,傳統的治療方法為手術切開對鋼板內固定,但踝關節的生理構造比較復雜,手術治療往往會導致患者的軟組織和其他組織遭到損害,不利于患者的痊愈;嚴重時,患者肢體腫脹程度較顯著,如果沒有及時進行手術治療,會引起局部組織和肌肉的壞死,進而滯后痊愈進程[1]。踝關節骨折后腫脹明顯,通常情況下需要等待1~2周才能消腫,延長了患者等待的手術時間,若腫脹未消除進行手術,容易造成切口感染和皮緣壞死。本研究采用了我院先進的中藥制劑對足踝部骨折患者術前進行中藥熏洗治療,分析其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6月我院收治的80例足踝部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簡單隨機法分為兩組,每組40例。觀察組中男30例,女10例;年齡24~52歲,平均(38.4±13.8)歲;病程1~4 d,平均(3.4±2.2)d;骨折部位:內外踝骨折3例,三踝骨折2例,內踝骨折8例,外踝骨折7例,脛骨遠端骨折10例,跟骨骨折10例;骨傷原因:扭傷14例,交通意外傷10例,因高空墜落不慎受傷6例,因重物砸傷6例,其他原因受傷4例。對照組中男26例,女14例;年齡25~54歲,平均(39.1±13.6)歲;病程2~5 d,平均(3.6±2.5)d;骨折部位:內外踝骨折2例,三踝骨折3例,內踝骨折8例,外踝骨折10例,脛骨遠端骨折7例,跟骨骨折10例;骨傷原因:扭傷16例,交通意外傷8例,因高空墜落不慎受傷8例,因重物砸傷4例,其他原因受傷4例[2]。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且本研究已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足踝部骨折受傷至手術前1周內足踝部骨折的患者。排除標準:①年齡<18歲,或年齡>70歲;②有肝、腎和心血管疾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婦女;④有開放傷口,不宜外洗;⑤病理性骨折;⑥精神病患者;⑦對本中藥洗劑過敏者等[3]。
1.3方法
對照組對患者進行常規治療。用布朗氏架將患肢抬高,或軟枕抬高20°~30°以利消腫止痛,冰敷足踝部以消腫,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進行足部功能訓練,包括足趾屈伸及股四頭肌舒縮運動,每天4~5次,每次5~10 min,并指導患者臥床休息,不離床活動,將石膏調整到合適的松緊度,配合藥物治療或靜脈滴注活血散瘀或20%甘露醇脫水消腫等措施[4]。
觀察組在對照組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實施中藥熏洗治療,中藥熏洗藥物采用本院自制的骨傷外洗顆粒,成分包括:骨碎補30 g,海桐皮55 g,伸筋草10 g,乳香10 g,沒藥10 g,威靈仙18 g,當歸10 g,紅花10 g,川芎15 g,川椒5 g,甘草8 g,防風10 g,白芷10 g。將藥材倒入沐足桶,內置沐足套,加入約5000 ml的熱水,熱水溫度為50~70℃,水量要高于患肢踝關節5 cm處,將藥粉與熱水攪拌均勻,根據患者對溫度的敏感度來調節水溫,在沐足桶中放入特制木支架,將患肢放入木支架上,加蓋防水布或大毛巾以熏蒸患足,在熏蒸過程中指導活動、按摩患肢[5],等水溫降至38~40℃時,進行患足中藥泡洗。中藥熏洗治療每天2次,每次20~30 min。如果在中藥熏洗中患者出現不良反應,如皮膚過敏要立刻停止治療,指導患者保證健康的作息習慣。
1.4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①肢體腫脹改善程度:參考figure-of-eight-20 法[6] [此方法為作者首次提出,發表于journal of orthopaedic & sports physical therapy 雜志上(2007年4月,PMID 17469673)]測量踝關節的腫脹程度。腫脹程度具體方法為:把患者患肢放在特定的測量板上,對踝關節進行固定,測量的原點選擇為維持踝關節跖屈20度,以脛腓骨間溝、外踝尖端水平(大約在外踝間和脛骨前肌的中間位置),跨過腳背、腳底后繞過第五跖骨,然后向內側纏繞內踝,跨過跟腱后側后纏繞外踝,最后回到測量原點。每天治療時用同樣的方法測量周徑之差,觀察并記錄腫脹程度的變化。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軟組織損傷癥狀分級標準,將肢體腫脹評價標準分為4個等級,分值為0~10分,正常(0分),輕度腫脹(1~3分),中度腫脹(4~6分)和重度腫脹(7~10分)。無明顯腫脹為正常;與健側比較皮膚腫脹,但皮紋尚存在,腫脹程度<0.5 cm為輕度腫脹;皮紋基本消失,腫脹程度0.5~1cm為中度腫脹;皮紋完全消失,出現水泡,腫脹程度>1 cm為重度腫脹。②統計記錄兩組肢體的疼痛程度: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進行評價,分為3個等級,包括輕度、中度和重度。根據疼痛數字評定量表(NBS)對疼痛等級進行評分,NBS 1~3分為輕度疼痛,NBS 4~6 分為中度疼痛,NBS 7~10分為重度程度。
療效評價標準:腫脹減輕時間<4 d,疼痛感基本消失為顯效;腫脹減輕的時間為4~7 d,疼痛感較輕為有效;腫脹減輕的時間>7 d,疼痛感強烈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疼痛和腫脹情況的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的腫脹和疼痛情況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3討論
足踝部骨折后肢體腫脹是骨傷科臨床常見的癥狀,傷后2~3 d腫脹達高峰期,主要癥狀表現為患肢腫脹嚴重,可出現張力性水泡,有瘀血斑,伴有壓痛和劇痛感,患肢的腫脹程度與骨折的痊愈和患肢功能的恢復有很大關系,所以對足踝閉合性骨折患者的消腫處理是極其重要的[8]。足踝部軟組織覆蓋淺薄,容易受到損傷,且皮下組織主要是肌腱韌帶組織,沒有相應的肌肉組織的保護,所以,一旦踝關節發生了骨折,常常會存在嚴重的軟組織損傷;同時,手術治療會造成二次損傷,大大提高了術后感染的發生率。如果患肢腫脹情況長期沒有消除,很容易造成傷口感染,增加手術風險,影響傷口愈合,對足踝閉合性骨折患者的治療及時進行消腫處理非常重要[9]。
中醫認為創傷性骨折屬于“骨斷筋傷”的范疇,局部受到暴力作用,造成骨斷筋傷,出現淤血現象,在臨床中應該以活血祛瘀為原則[7]。我院自制的骨傷洗劑顆粒含有骨碎補、海桐皮、伸筋草、威靈仙、當歸、紅花、川芎[10]、甘草等成分,有治療骨折脫位跌撲損傷、消除瘀腫疼痛、治療關節不利等藥效,可以有效擴張患者血管、改善局部微循環的物理作用[11],以達到消腫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經過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肢體腫脹情況和疼痛程度與治療前相比都有了改善,觀察組患者的肢體腫脹和疼痛改善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100.0%)明顯高于對照組(8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中藥熏洗治療足踝閉合性骨折早期腫脹與常規的治療方法相比,效果更為顯著。通過中藥熏洗,激活了皮膚表層組織系統[12],促進了患者骨折部位的循環系統,尤其是足踝部關節,新陳代謝速度明顯加快,能夠提高中藥藥物成分的吸收率[13],有效緩解了患者的疼痛感,消除了腫脹[14],有活血化瘀的作用[15]。
綜上所述,中藥熏洗治療足踝部閉合性骨折腫脹有著較好的臨床效果,能夠在短時間內修復軟組織,有效緩解患者的不良癥狀,縮短患肢的消腫時間,使用方便,安全性高,值得在臨床研究上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魏琪.中藥熏洗在足踝部閉合性骨折患者中的應用[J].四川中醫,2015,33(1):132-134.
[2]黃和濤,洪坤豪,劉軍,等.基于數據挖掘探討骨折術后熏洗用藥規律[J].中醫學報,2017,32(5):824-826.
[3]諸妍.老年四肢長骨骨折術后并發癥中醫治療與護理體會[J].新中醫,2015,47(9):235-237.
[4]黃韜.空心釘內固定結合中藥熏洗治療復雜距骨頸骨折12例的臨床觀察[J].湖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18(4):97-99.
[5]金益,顧志剛.中藥熏洗加手術治療踝關節骨折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4,23(6):1170-1171.
[6]丁曉潔,孫峰,王超,等.腦缺血再灌注后神經細胞凋亡與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及其受體表達的關系[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07,11(14):2776-2779.
[7]張志強,夏賢生,梁漢昌,等.自制活血消腫藥物治療踝部骨折早期腫脹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28):3-5.
[8]丁志云.中醫正骨療法治療兒童閉合性Pilon骨折臨床研究[J].中醫學報,2017,32(9):1799-1801.
[9]程彩霞,周雄.中醫治療肱骨外科頸骨折患者的效果觀察[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27(12):33-34.
[10]何躍,張凌.中醫治療骨折愈合遲緩患者的療效分析[J].中醫臨床研究,2017,9(15):105-107.
[11]孟向超,韓小蘭.中醫治療骨折愈合遲緩臨床分析[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27(9):65-66.
[12]陳志盛.骨折早期肢體腫脹運用中醫治療的療效分析[J].中醫臨床研究,2017,9(13):127-128.
[13]惠增龍.中醫治療骨折遲緩愈合的方法及應用效果評定[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2(12):133-134.
[14]趙勇,董青青,秦偉凱,等.中醫綜合康復對橈骨遠端骨折治療后關節功能恢復的病例對照研究[J].中國骨傷,2017,30(1):42-46.
[15]張國輝.中醫手法復位治療肱骨髁上骨折臨床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2):19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