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內黃縣中醫院普內科,河南 內黃 456300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是消化內科常見病、多發病,是由于各種原因導致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進入食管,引起食管黏膜充血、水腫、糜爛、炎癥、潰瘍及纖維化等病理改變,以反酸、燒心、惡心、噯氣、胸骨后灼痛、咽喉部不適等為主要癥狀[1]。西醫治療主要是應用質子泵抑制劑減少胃酸分泌,另外輔以促進胃腸動力藥物及胃黏膜保護劑等,患者癥狀可有所緩解。隨著人們生活工作壓力的增加、飲食方式的改變,本病發病人數越來越多,且用藥治療周期長,易復發,較難治愈,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2]。筆者采用半夏厚樸湯結合西藥治療反流性食管炎,取得較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治療的8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40例。其中對照組男17例,女23例;年齡21~63歲,平均年齡(40.8±7.2)歲;病程2個月至6年,平均(3.4±1.2)年;內鏡下分級:Ⅰa級 11例,Ⅰb級8例,Ⅱ級15例,Ⅲ級6例。治療組男19例,女21例;年齡20~65歲,平均年齡(41.3±7.5)歲;病程3個月至6年,平均(3.3±1.5)年;內鏡下分級:Ⅰa級 9例,Ⅰb級10例,Ⅱ級14例,Ⅲ級7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參照《反流性食管炎診斷及治療指南》[3]有典型的GERD癥狀,如燒心、反酸、胸骨后灼痛等,內鏡下可見食管黏膜發紅、糜爛,具體分級見表1。

表1 內鏡下分級
中醫診斷標準符合《胃食管反流病中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4]中氣郁痰阻證標準,主癥:咽喉不適如有痰梗,胸膺不適。次癥:噯氣或反流,半夜嗆咳,吞咽困難,聲音嘶啞。舌脈:舌苔白膩,脈弦滑。
1.3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 ①年齡18~65歲;②患者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③符合西醫RE診斷標準及中醫診斷標準。
排除標準:①消化性潰瘍、消化道腫瘤、幽門梗阻等疾病;②合并嚴重的心、肝、腎等疾病;③妊娠、哺乳期婦女,藥物過敏者;④不能配合治療中途退出者。
1.4 治療方法 對照組予以雷貝拉唑腸溶片(江蘇豪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20330)口服,20 mg/次,1次/日;莫沙必利分散片(成都康弘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31110),5 mg/次,3 次/日,飯前服用。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半夏厚樸湯加減治療,藥物組成:半夏12 g,厚樸10 g,茯苓12 g,陳皮10 g,蘇葉9 g,生姜9 g,烏賊骨12 g,煅瓦楞子12 g。隨證加減:咽喉不適明顯者,加玉蝴蝶10 g,連翹10 g;惡心嘔吐者,加代赭石15 g,竹茹12 g;胸骨后疼痛明顯,加元胡10 g,川楝子10 g;口苦者,加黃芩12 g,蒲公英15g。每日1劑,水煎400 mL飯前服用。兩組均以4周為1個療程,結束后評價療效。治療期間所有患者應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宜食清淡易消化、富含蛋白維生素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飲酒、咖啡及濃茶。
1.5 療效標準[4]
1.5.1 證候療效標準 記錄反酸、燒心、胸骨后疼痛或不適、噯氣反流等典型反流癥狀,根據輕、中、重分為3級,分別記1分、2分、3分,采用尼莫地平法計算。療效指數=[(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
痊愈:反流癥狀消失,療效指數≥95%;顯效:反流癥狀基本消失,70%≤療效指數<95%;有效:反流癥狀較前減輕,30%≤療效指數<70%;無效:反流癥狀無減輕甚至加重,療效指數<30%。
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5.2 內鏡下療效判斷標準 痊愈:內鏡下食管黏膜恢復正常。顯效:食管黏膜表現改善2級。有效:食管黏膜表現改善1級。無效:食管黏膜表現未改善。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4.1 兩組中醫證候療效比較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7.5%,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2.5%,治療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中醫證候療效比較 [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4.2 兩組胃鏡療效比較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5.0%,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7.5%,治療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兩組胃鏡療效比較 [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種消化系統的動力障礙性疾病,主要與食管防御機制下降及胃內容物反流兩個因素有關,食管括約肌松弛,食管體部的清除能力降低,容易引起反流,胃排空時間延長、蠕動功能下降等也可導致胃內容物、消化酶、胃酸反流入食管,損傷食管黏膜,形成炎癥[5-6]。雷貝拉唑腸溶片可選擇性作用于胃粘膜壁細胞,抑制H+-K+-ATP酶的活性,從而有效抑制胃酸分泌,莫沙必利分散片是新一代胃腸動力藥,為高選擇性 5-HT4受體激動劑,通過激活胃腸道的膽堿能中間神經元及肌間神經叢的5-HT4受體,釋放出乙酰膽堿,產生上消化道促動力作用[7]。中醫學將該病歸屬于“胃脘痛”、“吐酸”、“反胃”等范疇,病位在食管,與肝脾關系密切,其病因多于飲食及情志因素有關,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橫逆犯胃,肝胃失調,氣機升降失常,胃氣上逆,而發本病;脾胃為后天之本,是中焦氣機的樞紐,脾氣宜升,胃氣宜降,飲食失調,嗜好辛辣刺激肥甘之品,傷及脾胃,脾失健運,胃失和降,阻滯氣機,食積化熱上泛食道,出現噯氣吞酸、咽喉不適、胸脅脹痛等癥。半夏厚樸湯出自張仲景的《金匱要略》,具有降逆化痰,行氣散結的功效,主治氣郁痰凝引起的咽中如有物梗阻,胸膈滿悶等癥。本研究方中半夏辛溫入肺、胃,可化痰散結、降逆和胃,厚樸具有下氣除滿之功,并可助半夏散結降逆,茯苓健脾滲濕以助化痰,蘇葉理肺疏肝,助厚樸寬胸行氣,宣通郁結之氣,生姜辛溫散結,可制半夏之毒,陳皮理氣燥濕化痰,烏賊骨、段瓦楞子制酸止痛,烏賊骨尚有消痰作用。現代藥理研究表明[8],半夏厚樸湯可以有效抑制胃酸,增進腸道功能,促進胃排空,減少胃內容物的反流,鎮嘔止吐,抗抑郁等。半夏具有減少胃酸分泌、抑制胃蛋白酶活性、保護胃黏膜等作用[9]。厚樸主要成分是厚樸酚,具有抗菌、抗氧化、抑制胃液分泌、抗潰瘍等作用[10]。本方與雷貝拉唑腸溶片、莫沙比利分散片聯合應用,可進一步加強抑制胃酸分泌、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進而減少胃內容物及膽汁反流損傷食管黏膜,有利于黏膜修復。本研究結果顯示,經過4周的治療,治療組中醫證候療效、胃鏡療效均優于對照組(P<0.05)。說明采用半夏厚樸湯聯合西藥治療反流性食管炎,可以有效緩解反酸癥狀,促進食管黏膜恢復,臨床療效較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陸再英,鐘南山. 內科學[M].北京:人們衛生出版社,2007:291-298.
[2] 吳學文. 中西醫結合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4(25):2826-2827.
[3] 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 反流性食管炎診斷及治療指南(2003)[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04,21(4):221-222.
[4] 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 胃食管反流病中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2017)[J].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2017,25(5):321-326.
[5] 張平. 旋覆代赭湯加減聯合西藥治療反流性食管炎40例觀察[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4,30(8):736-737.
[6] 朱芳,張華. 降逆和胃法治療反流性食管炎73例[J].中醫雜志,2012,53(4):338.
[7]楊寶峰. 藥理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325-330.
[8] 林昶,楊長福,楊紅梅,等. 半夏厚樸湯的現代藥理研究進展[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6,38(6):92-99.
[9]姚軍強. 半夏的藥理作用及其臨床配伍運用[J].中醫研究,2013,26(2):3-5.
[10] 張勇,唐方. 厚樸酚藥理作用的最新研究進展[J].中國中藥雜志,2012,37(23):3526-3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