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勾畫了我國基礎教育令人振奮的藍圖——“讓每個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這是新時代的教育思想,更是對處于改革前沿的我們提出的時代挑戰。作為一所文化底蘊深厚、教育質量領先的學校,責任和使命的雙重驅動促使我們必須率先拓展教育思維疆界,增強改革實踐力度。就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大興第一實驗小學(以下簡稱 “我校”)而言,教育公平的 “落地”應定位在全面實施因材施教,為不同學生提供個性化教育,促進每個學生個性化成長,追求更高要求的公平。教育質量則應著力面向21世紀的學生核心素養,體現創新、協作、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立足當下做好教育。基于以上認識,本學年我校以升華學校文化、構建課程體系為抓手,努力實現具有學校特色的核心素養校本化表達和踐行。
探究學校課程目標,思索培養怎樣的人和怎樣培養人兩大教育命題,必須植根學校文化背景,理清學校文化的由來及其特點,以此作為學校課程架構的邏輯起點和上位依據。我校自建校起就持續推進學校文化建設,不斷表達學校文化價值訴求,構建心智教育體系,明確提出讓每個孩子的生命綻放心智光彩的辦學理念。新的發展時期,結合實踐心得,我校將辦學理念修改為讓每個孩子的生命心智陽光,其思路是進一步聚焦生命的重要部分,突出學校文化中原有的、最核心的兩個要素——心智和陽光。心智指向生命的內核,陽光勾勒生命的外顯,與培養目標心智綻放的陽光少年形成完整統一。
面對日新月異的全球化發展,特別是人工智能愈來愈強大的挑戰,現如今教師該如何培養孩子,以應對未來競爭?這是近一年來我校特別關注并積極探討的話題。為此,在基于人工智能與人的智能深度區別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學校發展實際,我們對培養目標中的核心要素進行全新定位,以確保課程理念的先進性、時代性。
育人目標新注釋:
1.心智,具體內容見圖1

圖1
2.陽光,具體內容見圖2

圖2
3.二者關系。在育人的三個維度中,心智側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凸顯人的綜合能力培養;陽光更多指向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二者相互融合,相輔相成,形成一個有機的育人系統。
圍繞上述理念和目標,我們努力構建富有本校特色的 “心智·陽光課程”體系。
1.心智·陽光課程與國家核心素養的關系。心智·陽光課程不僅立足校情,植根特色文化土壤,還需要思考與國家核心素養的接軌,使我們的課程既反映國家意志,又體現學校特色。基于對核心素養的學習和學校辦學理念的理論分析以及面向師生群體、核心團隊的征詢意見,我們提煉出學校層面的核心素養,即 Think(善思考)、Read(慧閱讀)、Art(愛健美)、Make(愿探究)、Share(樂分享),二者的對應關系見表1:

表1
善思考、慧閱讀、愛健美、愿探究、樂分享五大素養展現了從生命的內在素養向外顯素質特征的過渡,呈現出由個性自主到團隊合作的發展歷程,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統一。它們組合起來就是SMART,體現學校課程目標和培養目標的統一,實現以課程文化為核心的學校文化再造,見圖3。

圖3 大興第一實驗小學學生核心素養一維圖
2.心智·陽光課程內容結構。心智·陽光課程體系包括核心、拓展、特需三類課程,它們彼此之間并不僅是補充關系,還是遞進關系。其中,核心課程處于底層,是落實國家教育方針目標的具體體現,而拓展課程和特需課程是在完成核心課程的基礎上進行。
(1)核心課程是必需課程,包括國家課程和直指培養目標中最關鍵素養的校本課程,用于夯實基礎。
(2)拓展課程,圍繞核心課程所學內容拓展空間,提供更多的實踐體驗機會,培養興趣,促進學生動手動腦。可選修,也可必修。
(3)特需課程,指滿足個人定制化需求的校本課程,不限制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因人而異,因需而設,綻放個性,鼓勵特長發展。其開展形式為選修或社團活動,學生團隊自主抱團申請,滿額即可開辦,學校提供師資,見表2。
3.心智·陽光課程體系。三個層級、五個維度如同基座和柱子,支撐起了我校整個心智·陽光課程體系,見圖4。心智·陽光課程體系作為一個完整、立體的系統,體現在核心、拓展、特需這三類課程的有效整合上,體現在不同學段課程目標的整體布局、分步實施上,體現在必修、限定選修、自主選修等修習模式的靈活運用上,體現在因需而設的長短課時設置上。通過三個層級的課程實現五類核心素養,實現最終的培養目標。錐型圖充分體現了每一個生命由基礎學習到個性綻放的深度發展歷程,體現了個體的發展趨勢。

表2 大興第一實驗小學 “心智·陽光課程”內容框架二維圖

圖4 心智·陽光課程體系三維圖
隨著我們思考和實踐的逐漸深入,心智·陽光課程體系會愈來愈趨于成熟。我們相信,課程將是未來推進和深化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的核心著力點,也是學校文化生成和發展的核心點。我校將圍繞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這一教育目標,不斷回歸育人原點,深度探索,更多地以整體宏觀的視野去看待,以多維聯動、富有邏輯性的課程體系為標志,實現課程目標、內容、實施、評價與師生發展的有機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