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小芳 田朕卓
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一年一度的體育節上,來自縣城外數十公里的柏洋鄉閩東新四軍希望小學足球隊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希望小學足球隊竟踢進了縣里的比賽,對于“足球之鄉”霞浦來講,這種情況可不多見。足球隊的孩子們很感謝來柏洋鄉支教的體育老師——福建省希望工程支教服務團成員葉茂華,是他的努力把孩子們帶向了更廣闊的平臺。
2015年,福建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福建省希望工程辦公室通過對福建省400多所希望小學的調查摸底意識到,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國家政府對教育資金投入的不斷加大,在貧困地區援建學校已不是當前農村學校最迫切的需求,農村學校體育、音樂、美術老師以及相關配套設施資源匱乏的現象日益突出。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指出,均衡發展是義務教育的戰略性任務,應均衡配置教師、設備、圖書、校舍等資源。在新形勢下,為推動教育扶貧,促進教育公平,緩解福建省貧困地區農村學校師資匱乏的困難,改善福建省偏遠地區教育落后狀況,2015年5月,共青團福建省委率先提出福建省希望工程的轉型要求——從原來的“蓋房子”到如今的“送老師”,福建省青基會拓寬服務領域,面向全省高校招募應屆大學畢業生,由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希望工程喬丹快樂體育基金”資助,組建福建省希望工程支教服務團,赴福建省9個地市23個扶貧開發重點縣的希望小學開展體育、音樂、美術支教志愿服務,填補貧困地區師資匱乏學校音體美課程的空白,讓這些學校的孩子們也能有機會通過綠茵、音符和畫筆感受快樂,放飛多彩的夢想。
柏洋鄉地處山區,條件苦,設備差,葉茂華到達閩東新四軍希望小學之后,認真耐心地完成每節課的教學任務。為了進一步提升孩子們的身體素質,讓學生們站上更大的舞臺,他決定帶領孩子們參加縣體育節的足球項目。為了這個目標,他備足了功課,與同學們起早貪黑地反復練習繞桿射門、傳接球等等基本動作,枯燥的訓練常常持續到天全黑下來。經過一段時間的刻苦訓練,閩東新四軍希望小學的小小足球隊終于踢進了縣里的比賽。看著孩子們喜悅的神情,葉茂華的臉上充滿驕傲。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為幫助希望工程支教服務團的志愿者們盡快熟悉希望工程支教服務工作,靈活應對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福建省青基會每年為志愿者們開展專題培訓,邀請專業導師開設教案編寫、教學方案設計、課堂活動設計、心理輔導、急救知識、安全防范等專業培訓課程,并組織試講練習,讓志愿者們在短時間內熟悉支教服務內容。同時,鼓勵志愿者們勇于接受挑戰,堅定意志,切實擔當起志愿服務的工作任務,不僅要傳授知識與技巧,提升學生們的綜合素質,更要將多彩的青春理想和積極的生活態度傳達給貧困地區的學生們,成為他們的“陽光榜樣”。
2016年9月,廈門市同安區小坪村迎來了有史以來第一個音樂老師。剛從廈門大學嘉庚學院音樂表演系畢業的劉琳,也是希望工程支教服務團的一名志愿者,她選擇來到這里教孩子們音樂課。當動聽的歌聲在同安區最偏遠的山頭響起,小坪村的孩子們第一次感受到了音樂的神奇。
劉琳很快就熟悉了自己的工作。經過與孩子們一個學期的相處,她也逐漸認識到,希望工程支教,不是簡單的玩樂和游戲,也不是什么體驗生活。由于學校師資緊張,她不得不兼任三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一邊要熟悉學生,一邊又要掌握語文課的教案,還要準備音樂課。剛開始劉琳有些力不從心,好在她適應性強,經過兩個星期的調整摸索,就逐漸適應了節奏。她將自己音樂課中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運用到語文課中,并在課后為基礎差的學生做課外輔導,為孩子們的學習打造了一個良好的氛圍。
2017年,教育部印發《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辦法》,對體音美專任教師配備、城鄉義務教育等指標提出了明確要求。四年以來,福建希望工程支教服務團的志愿者們遍布在福建省扶貧開發重點縣的希望小學和農村學校,他們用勇氣和堅持踐行著自己的承諾,將自己對音符的認識、對藝術的追求、對運動的熱愛傳給孩子們,豐富著孩子們的學習生活。未來,福建希望工程支教服務團將進一步擴大支教服務地區,在福建省教育扶貧工作中創造更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