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茗
【摘 要】中國影視動畫與中國的傳統文化一樣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國影視動畫的最大特征是反映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體現藝術美,有著濃郁的民族風情。自從改革開放以后,中國影視動畫的發展速度加快,動畫質量也越來越好,而中國影視動畫的價值觀念也在不斷變遷。如今,影視動畫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在中國影視動畫不斷變遷和發展的今天,要想讓中國影視動畫有著更大的發展和更廣闊的市場,必須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進行創新。
【關鍵詞】中國影視動畫;價值觀;變遷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03-0095-01
從古至今,中國影視動畫的價值觀念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動畫作品往往都是通過娛樂化和興趣化來表達中國文化深刻的思想內涵以及傳統的價值觀念。自從21世紀以來,中國影視動畫作品逐漸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通過先進的科學設備豐富了影視動畫的形式,通過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充實了影視動畫的內容,影視動畫的價值觀念也隨著中國現階段的發展而逐漸升華。本文將對中國影視核心動畫價值觀的變遷進行闡述和分析。
一、中國影視動畫核心價值的體現
不同時代的影視動畫作品都有著不同的特征,都能表現那個時代所獨有的核心價值觀念。在抗日戰爭時期,影視動畫作品主要以戰爭為主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進入新世紀以后,影視動畫的價值體現在“傳遞正能量,實現中國夢”上,進而涌現出許多符合新中國價值理念的作品。
二、中國影視動畫的階段性變遷
中國影視動畫的發展經歷了六個階段,在改革開放以后,中國影視動畫在國際動畫中的地位逐漸上升。本文將探析中國影視動畫的發展之路。
第一,萌芽階段。1922-1945年,中國影視動畫處在萌芽時期。1918年美國動畫在中國上映,由于中國人對美國動畫的表現形式感到新奇,便嘗試著動畫短片的拍攝和制作。于是,在1922年,中國拍攝了第一部廣告動畫片《舒振東華文打字機》,但這部影片沒有產生一定的影響,在1926年,萬氏兄弟拍攝的《大鬧畫室》才真正打開了中國影視動畫的大門。
第二,發展階段。1946-1956年,中國影視動畫處在穩定發展的階段,新中國的成立對中國影視動畫的發展有著深刻的影響和一定的意義。這一時期的動畫作品呈現出許多特點:首先是題材符合少年兒童的需求;其次在風格上踏入了民族化發展的道路;最后,影視動畫從黑白向彩色變遷。該階段也出現了許多深入人心的作品,如《小貓釣魚》《神筆》《烏鴉為什么是黑的》等。
第三,繁榮階段。中國影視動畫的繁榮階段在1957-1965年,這一時期,在毛主席提倡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藝核心的指導下,影視動畫無論從形式還是內容上看,都有著很大程度的提升。不少影視動畫都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這一時期的代表作有《大鬧天宮》《小蝌蚪找媽媽》以及水墨動畫片《牧笛》等。
第四,“文革”階段。“文革”階段的中國影視動畫作品受到政治因素的束縛,因此,在1966-1972年屬于停滯階段。從1973年開始,才逐漸恢復了中國影視動畫的放映,但放映的動畫片也都與當時的歷史背景和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影片都以社會主義階級斗爭和矛盾為主,以歌頌工農兵的斗爭為主要思想,從而出現了《小八路》《東海小哨兵》等作品。
第五,鼎盛階段。20世紀的中國影視動畫進入了鼎盛發展階段,在這10年間,涌現出了大量動畫作品,可以說呈現了“一枝獨秀”的發展趨勢,這一時期的影視動畫作品內容深刻、主旨明確,又能引人深思,影片內容會潛移默化影響受眾,使得中國影視動畫在國際上有著一定的影響力。這一時期的作品有《哪吒鬧海》《葫蘆兄弟》《黑貓警長》等。
第六,轉折階段。中國影視動畫的轉折階段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這一時期,創作出許多優秀的動畫作品,其內容和形式更趨于現代化水平,不僅出現了動畫短片、動畫長片,同時還出現了紛繁復雜的系列動畫片,如短片《音樂船》、長片《寶蓮燈》,以及動畫系列片《舒克和貝塔》等。直到進入21世紀,影視動畫制作與網絡媒體進行了互動,影視動畫在技術上有著空前的成就,并為大眾喜愛,如《小虎還鄉》《可可、可心一家人》等。
三、結語
綜上所述,中國影視動畫作品的發展歷經了六個階段,從起初借鑒西方動畫進行創作,再到如今能夠通過創作者自己的思想和價值觀,創作出深入人心的作品,這是中國影視動畫創作者不斷努力的結果。現階段,中國的影視動畫作品在繼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加以創新,使得動畫作品能夠被更多的觀眾所認可,從而走向國際。
參考文獻:
[1]蔡小華.日本動畫片的文本特征分析[J].現代視聽,2010,(04):55-59.
[2]許曉暉,趙萌萌.兒童影視作品中價值觀教育內容的文本分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31):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