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波
【摘 要】隨著科技的創新,影視攝影工具的升級換代也越來越頻繁,在影視攝影中景深的應用也越來越深入。而這種由新技術帶來的新情況,其在影視攝影中必然也會帶來更好的效果,人們應該清楚了解景深的基本原理,將景深靈活地運用在實踐攝影當中,并且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創新發展。本文將針對景深在影視攝影的創新應用展開初步的分析,希望對我國攝影行業的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景深;影視攝影;創新應用
中圖分類號:J40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03-0106-01
景深在影視攝影當中有著控制焦點、美化畫面、營造意境、突出主體、深化主題以及增強透視的能力。有許多的攝影師在影視攝影的過程中也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運用景深效果來實現攝影師本身的拍攝意圖或造型要求。筆者將站在實用性和創新性的角度上,對景深的原理進行簡明扼要的概述,然后對景深在焦點調整和畫面造型中的應用進行一系列的分析。
一、景深的概述
景深指的就是在影像作品中所表現出來的,聚焦點前后場景的清晰深度范圍,用通俗一些的話來說,位于聚焦點上的被攝景物的成像是影像作品當中最清晰的位置,而處在聚焦點前后一段距離內的被攝景物的成像都只是比較清晰,而這個清晰的臨界范圍就是景深。
景深在畫面影像的結構當中是極為關鍵的因素,不同的景深效果在畫面影像中會體現出差異巨大的影像美感和時空理念。而在實際的影像拍攝當中,直接控制景深效果的有三大要素,其分別是光圈的大小、焦距的長短以及攝距的遠近,這三個要素對精神控制的影響程度依次遞減,而且只有在確保光圈的大小和焦距的長短不變的基礎上,攝影距離的遠近才會對景深效果的控制產生影響。
二、景深在焦點調整當中的應用分析
在影視攝影當中,焦點的調整大致分為聚焦、跟焦、移焦和虛焦四種,焦點調整除了要按照光學鏡頭自身的特性之外,最需要重視的因素便是對景深的控制。
(一)聚焦。聚焦指的是在被攝主體和拍攝機位相對固定的前提下,通過調整聚焦環來讓被攝主體的成像更加清晰。通常情況下較為常見的是目標特寫聚焦法,就是指在拍攝之前,特寫被攝主體,調整聚焦環來讓成像清晰,然后再拉開到所需要的景別,最后拍攝。
這一調整方法的原理是,當特寫被攝主體的時候,鏡頭的焦距會相對較長,而畫面的景深范圍卻相對較小,在這個時候調整聚焦讓畫面清楚,那么將畫面拉成大景別之后,由于鏡頭焦距從長焦突然變成短焦狀態,其景深的范圍也會從小變大,這樣一來被攝主體便始終處于景深的范圍之內,最后的成像必然是清晰的。
(二)跟焦。跟焦指的是根據被攝主體的移動而不斷調整聚焦環,保證焦點始終都在被攝主體上,這樣才能確保被攝主體成像清晰。
通常情況下,跟焦需要遵守近順遠逆、近快遠慢和焦點前置的基本規律,其中近順遠逆和近快遠慢的規律是因為聚焦環上的刻度分布是呈現出近松遠密的狀態而得出的,而焦點前置的規律則徹底是根據景深的1/3原則而得來的,由于前景深一直小于后景深,所以在被攝主體不斷靠近攝影鏡頭的時候,需要注意讓焦點保持向前趕,這樣才能保證被攝主體始終處于景深的范圍內。
(三)移焦。移焦指的是運用焦點的特性和景深的原理來對畫面的表現重點不斷進行虛實的切換,以此來達到引導觀眾的注意力和轉移畫面的視覺中心的效果,這種手法在圖片攝影當中又被稱為選擇性聚焦。
(四)虛焦。虛焦指的是整個拍攝畫面完全沒有實焦的部分,整個畫面完全模糊。虛焦的原理最為簡單,只要讓被攝場景保持在景深范圍外就行了。
三、景深在畫面造型當中的應用分析
攝影師不斷地去控制景深是為了進行畫面造型和實現影像的藝術效果,而景深在畫面造型當中的應用效果分為以下幾種:第一,突出主體。利用小范圍景深來凈化背景,這樣會使主體十分清晰,而背景則較為模糊,或者是直接把會干擾到被攝主體表現的無關因素全部虛化,這樣一來便能夠更好地突出主體。第二,深化主題。利用好景深的虛實效果便能夠做到深化主題思想,表達出攝影師的內心世界,深刻人物的性格,強調影像表達的情緒節奏。第三,營造意境。控制好景深范圍能夠營造出虛實結合、虛中帶實的畫面意境。第四,美化畫面。運用好景深能夠實現平衡影像畫面、優化構圖、強調光影及強化反差的目的。第五,增強透視。掌握好景深的虛實關系控制,能夠有效強化拍攝畫面的立體感、縱深感、透視感及空間感的表現。
四、結語
現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攝影設備的升級更新越來越頻繁,設備的功能性也越來越強大,所以景深在影視攝影當中受到了更加廣泛的應用。景深的應用給影視攝影帶來了十分多樣的功能性,其能夠營造意境、美化畫面、突出主體、深化主題以及增強透視,為影像畫面帶了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影視攝影中創新景深的應用,對現代影視攝影行業來說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南棟,畢篤彥,馬時平,何林遠,婁小龍.基于景深約束的單幅霧天圖像去霧算法[J].電子學報,2015,43(03):500-504.
[2]張桂榮,屈玉福.改進堆棧調焦的顯微鏡景深擴展技術研究[J].儀器儀表學報,2014,35(S2):84-88.
[3]孫麗存,孟偉東,李強,普小云.電子目鏡顯微鏡景深的確定與測量[J].光學精密工程,2013,21(05):1151-1159.
[4]鄧小玲,倪江群,李震,代芬.多特征融合的低景深圖像前景提取算法[J].自動化學報,2013,39(06):846-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