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越軍 朱玉燕
【摘 要】本文基于中職教材存在的問題,分析編寫校本教材的意義,并從結合校本特色、組織教師團隊、分析學生特點、專家合作指導四方面就校本教材的編寫進行闡述,以期編寫出適應中職學生的校本教材,有效促進職業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校本教材 編寫策略 教師作用 學生需求 專家指導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8)01B-0037-02
校本教材編寫是指教師根據自己學校辦學的專業特色、招收的學生在本專業中的實際學習情況,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為了實現新的教學目標,適應學生有效的學習,教師對本專業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素材、教學問題進行長期有效的收集,通過編寫團隊的共同討論,挑選出收集到的好素材和問題,再對這些好的素材進行規劃整合,最終編寫成校本教材。
一、編寫校本教材的意義
隨著職業教育的發展和投入的力度加大,職業教育的規模也逐步擴大,專業也比以前細化了許多,例如 20 世紀末的“計算機”專業現在已經劃分為與計算機相關的廣告、文秘、網絡等專業了,而適合中等職業教育使用的教材并沒有擴大和更新。當前能夠適用于中等職業教育的教材比較少,例如中等職業學校動漫專業學習的 Maya 教材就少得可憐,只有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中文版 Maya 2013 入門與提高》是針對中等職業學校和高等院校的教材,且版本只有 2013 這一個版本,沒有其他版本,其他教材主要是針對高等院校的學生,以至于部分中等職業教育的個別課程直接使用高等院校教材。對于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來說,目前中等職業學校的教材主要存在以下兩個問題:1.中等職業學校教材比較少,專業分得不夠細;2.使用高等院校的教材對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實訓內容比較少,學生鞏固練習的安排比較少,教材強調知識的完整性,學生學習比較吃力。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降低,最終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校本教材的編寫策略
(一)結合本校特色,聯系實際確定課程和編寫人員。校本教材的編寫不是相關資料的組合,也不是教師教案的簡單組合,而是根據教師所要編寫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學情,對知識點和案例的難易程度進行反復論證與推敲,并對這些知識點和案例進行由簡單到復雜、由點到面的有序組合。組合完成后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教學,通過對不同班級進行教學,反映出教材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并及時解決問題,提高校本教材的編寫質量。
校本教材的編寫要根據學校自身的辦學理念、專業特色、教師師資配備情況以及學生的實際水平,并不是每一門課程都可以編寫校本教材,例如,像科學性比較強的物理、化學這類課程,只能編輯一些習題集,很難編寫出教材。能夠編寫校本教材的課程必須具備先進的辦學理念,在本專業有一定的辦學規模,因為只有具有一定的規模,才會體現出專業特色,教學師資配備才會強大,學生的專業水平才會較高,才會反映出具有普遍性的問題。所以在選擇校本教材編寫的教師時,盡可能選擇在本課程有任教經驗或者在這個專業有班主任經歷的教師,有經驗的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比較了解,他們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需要什么樣的教材,這樣才會編寫出密切聯系實際的校本教材,才會提高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
(二)組織教師團隊,分工合作編寫初稿。在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學中,不論使用的是中等職業學校的統編教材還是自己學校的校本教材,我們都倡導教師在課堂上主要是引導學生學習,學生在學習中是自主學習,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因此,校本教材的編寫團隊必須具有多年教學經驗以及廣泛的知識積累、清楚了解學生特點、豐富的班級管理經驗等條件,才能編寫出高質量的、符合本校學生的、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
校本教材的編寫是一個復雜、連續不斷的過程。第一,教師不僅要有很強的專業知識,而且還需要了解本地的地域特色、本校的辦學特色,只有了解了這些知識,才能編寫出具有特色的校本教材。第二,校本教材的編寫需要組織優秀的教師團隊,我們要求本專業教師積極參加,邀請班主任與其他任課教師共同參與,為校本教材的編寫添磚加瓦。第三,教師要了解現階段中職學生的特點以及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以便分析學生真正需要什么樣的教材,從而編寫出最適合學生的教材。第四,要在教師團隊中選出一名負責人或者組長,負責人或者組長不一定要有行政職位,但要專業知識和教學能力都比較強,不要習慣性地推選校長或教務主任等,因為一般來說校長、教務主任日常比較忙,沒有時間組織大家開會和討論。第五,負責人組織團隊共同討論,確定校本教材每一章節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把整套校本教材按章節進行分工編寫,分工要明確細致,不能出現模棱兩可的情況,例如;張三編寫第一章的一、二節,李四編寫第一章的三、四節等,負責人定期對教師編寫校本教材的情況進行督促檢查,一方面檢查編寫的格式是否統一,切忌出現張三和李四的格式不統一、風格不一樣的情況;另一方面檢查教師對教材的編寫情況,不要出現突擊編寫的情況,因為突擊編寫最終導致教材的編寫質量不高。如遇到不確定因素,負責人負責組織大家共同討論,最終編寫出校本教材的初稿。(下轉第42頁)(上接第37頁)第六,校本教材初稿編輯完成之后,先不要進行大量的印刷,而是進行實際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找出初稿存在的問題,組織教師團隊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整改,只有經過反復修改和完善,才能編寫出高質量的校本教材。
(三)分析學生特點,精挑實例和實訓內容。教材的編寫要從學生學習和教育教學的實際出發,充分了解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底子薄、基礎弱”的特點,根據中職學生的特點,教材要與學生的認知水平相對接,盡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達到教材中所描述的內容學生可以接受、教師的語言學生能夠理解的要求。在教材的編寫中,選擇實例實訓內容要依據這兩點去選擇:第一,在不改變教學目標的情況下,調整為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生學習“Maya 建模”時,教材上安排利用“倒角剖面”命令制作牌匾,教師在編寫校本教材時,可以將它轉換為利用“倒角剖面”制作牌匾、相框、自己的校徽,并在相框、校徽上添加照片和自己的名字,最后通過學生上交的作業,教師發現學生制作校徽的最多。這說明學生用同樣的命令喜歡制作自己的校徽,故在編寫校本教材時,就應考慮多選用學生能夠見到的實例,以便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要面向全體中職學生,也要關注到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實訓內容可以根據疑難程度分成高、中、低三個階段或者是三個實例,學生自己根據對本課知識的掌握情況,選擇相應難度的實例進行制作,當然對那些學有余力的學生來說,也可以選擇兩個或者全部的實例來完成,以便提高他們的實操速度和能力,最終圓滿地完成實訓任務。分層編寫解決了在實際課堂中“吃不飽”和“吃不上”的問題。根據以上兩點選擇出適合學生學習的實例和實訓內容,編寫出適合中等職業學生學習的教材。
(四)引入專家指導,共同提高教材質量。校本教材的編寫要有專家的指導,要嚴格符合教材的出版發行要求,要與行業、職業、企業緊密聯系,既要適合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又要體現出先進的職業教育理念。專家的指導是一個連續不斷的過程,首先,從確定教材課程到指導教材題型設計(設計具有多樣性、時代性、趣味性、適合性,要把職業元素融入教材中)、選擇教材的素材等都需要征求專家的意見。例如在 3ds Max 教材中課本上是利用“樣條線修改”編輯出防護欄,防護欄是由欄桿組合而成的,我們征求專家的意見將這個實例改為“學校大門(也是欄桿樣式的)”或者“學校宿舍樓上的防護欄”,學生對這兩個物體是天天見到的,他們可以想到這兩個物體的形狀,也能夠從中發現它們的特殊之處,由于實際的地理條件限制,學校大門和防護欄并不像課本上的防護欄那么規則簡單。其次,專家指導教材要圍繞項目教學原則(在課堂上能讓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材樣章、初稿做出精心指導,教師通過自己團隊的努力和專家的指導,編寫出適應中職學生的校本教材,最終達成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共同促進職業教育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談秀菁.怎么編寫校本教材[J].現代特殊教育,2004(10)
[2]高健俠.淺談教師和學生在校本教材開發中的主體作用[J].教育與職業,2004(17)
(責編 羅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