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青
【摘 要】本文從形狀和色彩的主觀感受、培養學生的色彩感覺、教會學生正確的色彩觀察法、開展分組教學、培養學生的個性色彩風格五個方面論述如何提升高中美術色彩教學的效果,讓學生真正掌握色彩規律,進而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
【關鍵詞】高中美術 色彩教學 色彩規律 色彩觀察法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8)01B-0167-02
色彩是美術高考中的重點考查內容,色彩教學是高中美術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和其他課程不同的是,色彩教學并沒有固定的教學大綱和教材,因此,美術教師必須自己確定色彩教學的內容和方向,摸索出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真正掌握色彩規律,提高對色彩的鑒賞能力。筆者認為繪畫技巧固然重要,但平時的色彩知識積累同樣重要,準確把握色彩規律是畫好色彩畫的關鍵。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就如何引導學生不斷提高色彩鑒賞能力進行探討。
一、強調主觀感受,加強交流
美術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形成自己的獨特繪畫語言,使學生真正理解美術學習的規律,因為美術具有和其他藝術不同的獨特風格。作為美術的語言和表現手段,色彩是高中美術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美術教師應該挖掘學生的獨特素質和潛能,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辨析主觀上形狀和色彩之間的區別,并從中找出屬于自己的個性色彩。例如客觀上來講公園里的草坪是綠色的,但我們可以從主觀上賦予小草黃色、紅色等其他顏色,客觀上來看小草的形狀是自由的、松散的,而從主觀上我們可以賦予小草各種幾何形狀,通過自己的想象力將它們組織起來形成獨特的畫面。馬蒂斯就是這樣一個典型例子,頭發是綠色的,面孔是一邊黃色、一邊藍色,人體是鮮艷的紅色,這一切呈現給我們一個美好的畫面。開始學習時學生可能會覺得迷茫,教師要鼓勵學生,讓學生相信每個人的內心都有強大的精神力量,只要發揮出來就能在藝術殿堂中快樂地遨游。
此外,可以組織學生欣賞一些優秀的繪畫作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討論、推理、判斷等活動。教師應在討論活動中把控節奏,通過精心設計的問題,拓展學生的思路,幫助學生自主思考。展示的作品可以是成品也可以是半成品。教師可以結合作品提出如“請大家仔細觀察,選取自己喜歡的作品,并說明理由。”“你覺得這些作品中哪些效果不太理想?為什么?怎么改善?”等問題,可以點名讓學生進行回答,也可以讓學生分成小組,經過小組討論后選出代表進行回答,其他學生可以針對回答進行爭論,自由發言。最后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點評總結。這樣的討論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考、判斷能力,讓學生學會用語言來表達繪畫作品。
二、培養學生的色彩感覺
教師在色彩教學中應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例如:教師給學生展示布匹、水果、瓷器,讓學生自己上來擺放成一組色彩靜物畫,從而培養學生的色彩感覺。學生對這樣的方式很感興趣,大家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的學生對色彩的感覺不錯,基本上擺放正確,只需要稍作調整就好。通過擺放靜物的形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活躍課堂氛圍,更重要的是擺放的過程其實是一個色彩創作的過程,可以培養學生的色彩感覺,學生在擺放的過程中手腦并用,進行大膽創新。最后教師對學生的擺放進行評價總結,向學生強調運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眼前的事物,充分表達內心的感受。
教師可以給學生安排一些“空間混合”之類的練習,如馬賽克畫。讓學生分析寫生對象或者臨摹對象的顏色。繪畫作品的顏色不一定非要和實物一模一樣,但是每個繪畫作品中各個顏色之間的關系非常重要,因此,在繪畫時選擇顏色可以主觀一些,不要被眼前的實物顏色所束縛。教師應該激勵學生盡量使用調色來繪畫,鼓勵學生大膽嘗試顏色。此外還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作品選集,如《中國美術學院基礎部作品選》就非常不錯,細節不會太多,非常適合用來訓練學生的色彩感覺。
三、教會學生正確的色彩觀察方法
正確的色彩觀察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學生運用色彩的能力。常見的色彩觀察方法有以下幾種:①色相對比,它是繪畫中最簡單的一種觀察方法,是指通過對比來分辨不同事物的不同固定色。②明度對比是指借助物體的背光面、受光面、顏色亮度對比進行觀察。③純度對比是指通過對比物體不同部分的色彩,讓學生明白物體背光與受光背光兩面的色彩純度比中間色調的純度低,近處物體的色彩純度比遠處物體的色彩純度高。④冷暖對比是指人們基于對色彩的主觀感受,將色彩分成冷色調和暖色調兩大類,引導學生通過讓亮暗面、物體之間、物體與環境之間的對比去感受色彩冷暖的變化。繪畫中我們經常要運用到色彩對比觀察法,教會學生正確的色彩觀察方法可以幫助學生認識色彩,通過從各個角度對色彩進行對比可以讓學生比較客觀地認識色彩。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同類對比法觀察物體的色彩,鼓勵學生在相似的色彩之間進行反復對比,看出色彩的微妙。例如一組靜止物體中,有幾個色彩相似的蘋果,教師可以讓學生分辨出哪個蘋果更加鮮艷、哪個蘋果顏色更暗、哪個蘋果顏色偏黃、哪個蘋果顏色偏冷、哪個蘋果顏色偏暖。通過這樣的對比可以幫助學生區分顏色之間的微妙差異。除此以外,教師還可以安排學生觀察白色物體的訓練,這對學生區分微妙色彩有很大的幫助。如讓學生觀察白色的墻面,因為白色墻面的顏色變化不像鮮艷的物體色彩清晰,白色看起來簡單,但其實很豐富,很微妙。如果學生能把白色看準了、畫準了,其他的顏色自然就畫得好了。
四、開展分組教學
筆者在教學中將學生分成兩組,一組是學習成績較好的,另一組是成績較差的。成績較好的學生筆者安排他們進行色彩寫生訓練。另一組成績較差的學生筆者安排他們進行色塊練習,因為成績較差的學生對于色彩的認知很少,筆者要求他們從基礎的調色開始入手,在調色練習過程中筆者先讓學生自己嘗試調一下,結果很不理想,學生對調色規律一無所知,各種色彩胡亂加在一起。筆者對學生的調色結果做出點評,指出不足,讓這部分學生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筆者再進行適當的示范講解,如藍色和黃色可以調成草綠色,土黃色可以用藍色和黃橙色調配而成,而且伴隨藍色的比例增大就慢慢變成了溫和的橄欖綠,只要大家能夠掌握這些顏色之間的關系和變化,就能調出各種各樣的顏色,這千變萬化的顏色其實本質上是紫灰、橙灰、綠灰這三種色調復色。在筆者的示范中,學生體會到顏色的神奇,從而心中產生強烈的興趣和求知欲。于是筆者再讓這組學生大膽嘗試進行色塊練習,學生的個性特色慢慢地在練習中展現出來,有的學生的色彩比較深沉,有的學生的色彩比較柔和,有的奔放不羈,有的嚴謹細致。通過調色訓練可以幫助成績較差的學生快速掌握色彩之間的關系,更關鍵的是通過這樣的訓練增強了他們的信心,找到了屬于自己的色彩。因此,筆者在教學中非常重視引導學生觀察研究大自然中的色彩。同時筆者不建議教師在教學前指定色彩范圍,以避免擾亂學生的色彩感覺,教師只需引導學生理解固有色、環境色、光源色關系中不同色塊產生的規律,再讓學生自由發揮即可。
五、培養學生的個性色彩風格
高中美術課程課時少,學生的美術基礎差。完全按照專業美術人才的培養標準進行教學不太現實。因此,筆者在進行美術教學時,揚長避短,著重培養學生的個性色彩語言。因為有的學生美術基本功相對較好,但由于教師的指導方向不對,導致好苗子被浪費了。而有的學生基本功還不太好,但教師的指導方向正確,他自己的學習思路也對,個性特點鮮明,在繪畫時懂得突出主觀色彩和形狀,最后獲得優秀的成績。盡管這個學生并不具備嫻熟的色彩表現手法,但是他擁有自己的個性色彩語言,明白藝術最重要的就是創意。因此,筆者在開展色彩教學時,重視培養學生的藝術創意表現力,摒棄教師灌輸、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模式,避免扼殺了學生的個性。通過合理的啟發引導,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色彩規律和造型手法,再賦予學生充分的藝術表現空間,避免學生因太過于重視表現技法而磨滅了藝術的創作力。因為每個學生的思維模式、知識水平、心理認知不一樣,在繪畫創作時的風格肯定各有不同,比如在畫同一個景物的情況下,有的學生作品風格簡單純樸,有的學生畫筆簡練,而有的學生風格流暢華麗。這些繪畫風格都是在學生的無意識下流露出來的,這正是他們自身個性的外在表現,因此,教師應該將教學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個性色彩風格和藝術創作力上。
綜上所述,色彩教學的獨特性要求美術教師必須不斷地創新,探索更多的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掌握色彩原理、色彩規律,理解色彩的本質,形成自己的個性色彩風格,以培養學生的色彩感受能力,從而全面提升高中學生的美術素養。
【參考文獻】
[1]郭曉亞.關于高中美術色彩教學策略的幾點探討[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12)
[2]峰 嶺.高中美術色彩教學方法談[J].科學導報,2014(20)
[3]張 欣.新課改背景下關于高中美術色彩教學方法探討[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