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瑛琦
摘 要:目前,創業是當代大學生畢業后的主要選擇之一,而且目前國家出臺了很多的政策來鼓勵創新、鼓勵創業。但是基于大學生的社會經驗不足,經濟基礎薄弱,大學生創業的風險較大,所以很多大學生對于創業都是望而卻步,而且選擇創業的大學生在創業的過程中往往也容易產生焦慮等負面情緒,不利于創業的順利進行。通過研究我們發現,團體心理輔導在大學生創業教育中有很大的積極作用。文章就團體心理輔導對大學生創業心理的影響進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具體輔導的內容,促進高校創業教育。
關鍵詞:團體心理輔導;大學生創業;教育
近些年,我國各大高校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的創業教育。很多高校也都采取了一些具體的措施,例如,加大對創業教育的資金投入,鼓勵在校學生創業,甚至設立專門的創業園區,為學生創業以及創新課題提供場所。但是目前大多數高校的創業教育只是停留在對學生進行創業知識與技能的講解以及具體的創業指導等方面,而對學生創業素質的培養沒有被納入創業教育的內容。事實上,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品質,開拓其創新創業精神才是創業教育的重要基礎和關鍵內容。
一、團體心理輔導概述
團體心理輔導是在團體形式下進行的一種心理咨詢與輔導,它主要是通過團體內的個體之間的人際交往作用,促使個體在游戲、工作等團體交往活動中進行觀察、學習、總結,不斷認識自我,進行自我評價,并對自己的不良習慣進行改正,從而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鍛煉人際交往能力。團體心理輔導的概念最早出現在歐美國家,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這種心理輔導形式已經形成了體系。
二、大學生創業的特點
相比于社會創業,大學生創業的啟動資金較少,創業持續時間短。因為大學生難以承擔較大的經濟風險,所以創業投資資金較少。而且,有一項關于大學生創業持續時間的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創業平均持續時間為13個月,而最大值也僅僅為60個月。受很多因素影響,大學生創業持續時間不太長,很多項目在剛起步階段就夭折了。
另外,大學生創業及創業成功的平均次數都較少。這說明大學生創業還不是一個普遍的現象,而創業成功率低也可能是限制大學生產生創業想法的一個原因。
三、團體心理輔導在創業教育中應用的意義
1.調動學生參與創業教育的積極性
現在大多數高校開展的創業教育仍然停留在傳統的授課形式上,教師只是講解一些創業知識和基本的理論,學生則是一味地被動接受一些效應法則,以及一些創業的經驗,導致學生積極性下降,課堂學習效率不高。而團體心理輔導的形式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可以使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團體活動中,通過情境設定,使學生之間進行必要的交流,而且活動的內容都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可以極大地吸引學生的興趣,有利于調動他們進一步學習創業知識的積極性。
2.提高學生的創業心理素質
團體心理輔導中各個成員之間可以進行溝通、交流,形成一個在特定情境下的社交團體。團體中的每一個成員可以通過經驗分享獲得來自其他人的有價值的信息,這將不斷地刺激團體成員新想法的產生,而且各個成員之間可以互相鼓勵。另外,提出有價值想法的成就感也會增強成員的自信心。而在團體中,成員之間相互關心和幫助,鍛煉了每位成員與不同性格的人交往的能力。而自信心、人際交往能力等品質都是大學生創業中重要的心理素質體現。
3.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
創業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充滿挑戰性的選擇,同時選擇創業也體現了當代大學生有理想、敢拼搏的精神。但是在創業的過程中,他們難免會遇到很多困難,容易產生焦慮的情緒,若這種負面情緒沒有得到及時的排解,學生很容易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影響創業的成功。而團體心理輔導可以使學生在團體活動中舒緩緊張的心情,調節情緒,有利于其心理健康;而且團體像一個大家庭,可以使成員的身體和心理都得到放松。
四、團體心理輔導的活動設計
1.創業意識的輔導
創業意識是指學生對創業的態度和個人思想意識傾向,其主要包括創業目的、興趣以及創業方向等。大學生不同于其他的社會創業者,其創業意識在其創業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甚至影響著其創業成敗。在創業意識的輔導上,團體心理輔導意在提升學生的創業積極性,激發其創業動機。具體的活動開展過程要逐層深入:首先,在團體心理輔導開展的活動中讓學生說出對大學生創業的看法,以及自己參與此次活動的目的和希望收到的效果;其次,學生對當前大學生創業的形式進行分析,總結進行創業需要具備的個人素質;最后,學生要提出自己的創業構想、現階段存在的問題以及應對問題的對策。在此過程中,輔導教師主要進行組織,并在需要時適當地調動氣氛,營造和諧開放的活動氛圍。
2.創業自信的輔導
創業本身就是一項復雜的工作,而對于社會經驗尚不豐富的大學生來說,創業過程更是充滿了挑戰。所以,大學生在創業的團體輔導中應該樹立面對困難的信心,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所以創業團體心理輔導應該以增強學生信心為出發點,使學生加強對自身的認識,充分認識到自身優勢和劣勢。具體的活動形式中應該設計學生自我評估的環節,每個成員應該欣賞他人的優勢,學習他人長處,并且反省自己有沒有類似問題,進行自我調整。整個過程應該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會給創業過程帶來哪些正面和負面的影響,并學會挖掘自身潛能,增加創業成功的可能性。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該做到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優勢和劣勢,幫助學生改正自身不利于創業的缺點,學會在困境中調節自己的情緒。
3.創新能力的輔導
創新精神是創業的靈魂所在,要想創業成功,創業者必須具備創業精神,提出有創新性的發展想法,使創新項目推陳出新,擁有不竭的前進動力。所以,團體心理輔導應該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目標,通過輔導與培訓,使學生具備創新精神,敢于打破傳統思維觀念的束縛,實現思維的靈活。在具體的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層層深入,鍛煉其創新能力。首先讓學生大膽提出創業想法,學生思維不必受到任何限制,想到什么就說什么。然后進一步以實物激發學生的創業想法,由學生發言,教師進行總結和評價。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創業想法,對學生的創業想法進行可行性方面的評價與指導,不可簡單地否定其設想。
五、結語
團體心理輔導在大學生創業教育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調動學生創業的積極性,并且培養學生的創業素質,在大學生創業難的社會現實下,有很積極的意義。所以,各大高校的創業教育應該積極地開展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
參考文獻:
[1]林建珠,程 靈.大學生創業自我效能感的提升與訓練——創業自我效能感團體心理輔導方案設計[J].福建江夏學院學報,2017(1):112-118.
[2]楊 姹.新背景下團體心理輔導在高校創業教育中的應用分析[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6(4):171-172.
[3]吳 芳,陳 營,谷建松.我國高校團體心理輔導的研究綜述[J].科技風,2012(13):209.
[4]臧 凱,李 英.高校團體心理輔導提升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研究——基于積極心理學的視角[J].中國教育學刊,2015(S2):81-82.
[5]王 雪,卜秀梅,崔仁善,等.團體心理輔導對大學生遭受性騷擾心理危機的干預效果評價[J].中國學校衛生,2017(9):1411-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