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善
摘 要:小練筆,是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圍繞某一個要求進行的小篇幅的寫作訓練。小練筆緊隨閱讀教學,題材單一,內容精短,選題角度小,容易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學生敢于寫、樂于寫。小練筆要求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訓練,還能很好地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小練筆是閱讀和寫作之間的橋梁、紐帶,在閱讀教學中經常安排小練筆訓練,是讀寫結合、提高學生習作水平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小練筆;閱讀教學;讀寫結合;習作水平
小練筆,就是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圍繞某一個要求進行的小篇幅的寫作訓練,是讀寫結合、提高學生習作水平的有效途徑。
一、小練筆,激發學生習作興趣
有很多學生怕寫作文,覺得沒內容可寫,長此以往,就產生了害怕寫作的恐懼心理,最終導致對作文沒了興趣。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消除學生害怕作文的心理,就要找到適合學生寫作的訓練點。課后小練筆就是基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生活經驗的積累的小篇幅寫作訓練,是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進行的,緊隨閱讀教學,題材單一,內容精短,選題角度小,材料貼近生活,思維空間大。學生有了對文本的理解就不會覺得小練筆難以入手,沒內容可寫。學生可以把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寫下來,也可以結合實際寫自己的感受,這樣,學生就容易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不知不覺地完成寫作任務,輕松地體驗到喜人的收獲。學生有了寫作的興趣,自然就敢于寫、樂于寫、勤于寫,最終達到善于寫的佳境。
如在學習了課文《鯨》后,筆者課后設計了《鯨的自述》的小練筆,學生們根據課文中介紹的鯨的體形、進化、分類、生活習性等知識,結合課外搜集到的關于鯨遭到人類肆意捕殺、瀕臨滅絕的一些知識,運用第一人稱寫法來敘述,輕松完成了小練筆。學生既得到了習作的訓練,又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小練筆貼近學生的生活、寫作實際,符合學生的寫作心理。經過長時間的練筆,學生的語言材料得到積累。學生會逐漸發現,平時難以下筆的作文有內容可寫了,久而久之,覺得作文也不是那么可怕了。
二、小練筆,培養學生思維敏捷性
敏捷性是思維的重要品質。小練筆要求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訓練項目,達到訓練要求,因此,學生必須迅速吸納、加工、輸出信息,這樣思維的敏捷性就會得到很好的培養。每次小練筆,教師都要精心設計、合理安排,要以讀促寫、讀寫結合,這樣不僅能培養學生寫作能力,還能訓練學生閱讀能力,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在小組間交流完成的小練筆時,組內成員還會發表自己的看法,這既滿足了學生好表現的心理,又培養了學生的作文興趣,還提高了學生思維的敏捷性。
三、小練筆,提高學生習作水平
我們清楚地認識到,單靠一個單元、一次習作,想要快速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是很難的。學生只有多寫多練才能提高寫作水平,在閱讀教學中安排小練筆就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重要途徑。
兒童學習語言,都是從模仿開始的。小學生正處于模仿能力最強的時期,當他們學完課文后,就進行模仿課文寫法的小練筆,既能鞏固課文,又較容易達到寫作的要求。如學完課文《走遍天下書為侶》后,讓學生模仿課文寫一寫,假如自己獨自一人去旅行,會帶上什么東西呢?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定的理解,對課文的句式也有了認識,所以寫出來的小練筆非常生動。有位學生選擇了功能強大而又時尚的智能手機進行仿寫,既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又運用了一定的語言材料,積累了語言素材,在運用和重組語言中掌握了一定的寫作方法,提高了寫作能力。
除了模仿課文寫法的小練筆,還有一些小練筆是培養學生想象力的。如《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后面的小練筆要求學生“想象一下,阿曼達在廢墟下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呢?”從學生寫的小練筆中不難看出,學生們能大膽想象,從不同角度寫出阿曼達的心理活動和語言。學生有的寫出了阿曼達一開始害怕的心理活動,有的寫出了阿曼達從害怕到勇敢的思想轉變,有的寫出了阿曼達鼓勵同學們的話……這樣的小練筆既提升了學生的想象力,開拓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又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
小練筆是閱讀和寫作之間的橋梁、紐帶。小練筆不但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還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麻春雨.淺談小學語文課堂中小練筆的作用[J].讀寫算(教師版),2016(25):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