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衛軍
摘 要:職業教學在整個教育體系中有著獨特的作用,同時也是培養各種職業人才的重要途徑。在不斷實踐中我們發現,行動導向的教學方法與中等職業教育十分吻合,在這樣的教學方法中可以充分地展現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喜歡學習。教師要在研究中使用各種方法認真參考相關的資料與文獻,從理論入手做到科學合理地教學,經過不斷的實踐汲取經驗持續升華,讓職業教育中的行動導向更加符合實際情況。
關鍵詞:行動導向;程序設計;中職教學
傳統的計算機程序設計教學授課方式較為單一,很多都是教師完全主導課堂,學生被動接受,這樣的學習方式根本發揮不出學生的個性和激發其思維,因此這些教學方法極大地影響著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在現在的就業環境中技能型人才相對缺少,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現行的教學方式并不能很好地培養符合要求的技能型人才,這樣的現狀對于社會發展有很多弊端。因此,改變教學方式、使用實施改革、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一、行動導向教學的概述
1.行動導向的基本特征
(1)職業能力為主。行動導向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在練習中學習專業技能以及專業知識。這個特點在本質上決定了行動導向的整個教學過程都是依據培養學生、提高職業技能、提高專業能力這個根本任務,使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做到實際工作和課堂上的理論學習相互結合,從而把課程的學科體系轉變為實際的操作知識體系,將工作中必須掌握的本領變成課堂學習的重點,因此這種全新的教學方式是拋開學科體系和理論體系進行系統化的工作流程學習。
(2)實戰化工作。行動導向的教學和傳統教學相比較,在學科體系、教學目標等方面都有著很大的不同。而行動導向的教學重點是讓每個學生都擁有自己的職業能力和素質,讓每個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去獲得個人的知識體系以及實際技能。教師通過在教學過程中將實踐能力和理論知識相互結合達到知識系統的優化,完成課程的職業化、實戰化和綜合化。這種學習方法重點強調:學生作為學習中心,學生要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實踐活動,同時能在持續的實踐過程中學習知識。我們只有這樣才可以將教學過程和職業實戰相互融合,學習的過程即實戰的過程,才能不斷地增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
(3)能力躍遷職業態。現在的職業教學是培養適應實際工作的技能型人才,同時現在的經濟發展不斷轉型,職業市場變化快,能力需求多元化,面對這樣的現狀就要求教師要保證足夠的開放和多元化教學。每個學生都要有躍遷能力,并能使用這樣的方式來適應變化的市場。
2.行動導向的設計理念
根據“遺忘規律”我們知道,他人或教師講授的知識很容易便會忘掉,但是自己實際操作發現的知識很難忘記,同時經過自己不斷努力鉆研獲得的技能便不會忘掉。職業教育中教師一定要時刻關注學生動手動腦實際的情況,同時讓學生通過不斷實踐以達到其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和補充,持續完善知識體系。另外模擬實踐活動也可以使學生在操作中提升職業技能。
二、行動導向的教學設計
1.授課環境與手段
教學環境促使教師讓學生將知識通過任務去學習,在教學中把操作技巧、學科理論和能力素質都融合起來。這既是教師為了達到教學而設計的情境,也是在引導學生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從而讓每個學生都可以主動學習和有針對性地開展課堂學習。
教師在創設情境中主要是根據學生學習的知識對任務進行模擬,因此它是一個使用任務進行訓練和學習的過程。教師通過這樣的方式把實際的工作情況展現在課堂中,同時相互配合的還有系統的教學內容和考核評價方法甚至是原先的學識安排等。整個學習情境只是教學的一個載體,學生通過這個載體達到各個知識點的掌握,同時訓練自主解決問題,強化設計分析創新等能力。
2.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媒體
行動導向教學一定要建立在各種教具以及其他資源上,只有這樣學生才可以實現自主學習,因此,教師一定要建立起學習的媒介,為教學打下基礎。教師只有通過利用各種道具才可以真實地展現工作場景,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動手操作技能和職業技能。
三、行動導向的教學實例
1.設計教學過程
在工作過程教學中我們把即將學習的程序設計成項目化的實例,這種模擬現實中真實的項目開發的方式,不僅能對項目開發的整個過程進行還原,還能通過工作過程和任務來組織教學過程。例如,在圖書管理系統這個項目的開發上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前臺使用程序,二是后臺的數據庫的建立以及維護。
2. 以學生為重點的教學方法
讓學生變為學習過程中的主人,成為教學中的主體,教師使用這樣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完成項目在動手操作中逐漸成長。這時教師要將整個教學系統分為幾大模塊來進行,在小組的共同努力中實現項目的開發。
首先要進行系統的總體設計(見下圖),之后進行數據庫的設計,為了方便對系統的整合,數據庫中的數據字段以及類型(見表1~表6)都要統一由教師發放。同時還要設計相應的模塊和界面。為了使系統統一,教師在菜單這一項中把圖書管理系統相應地分為不同模塊,命名之后讓每個小組進行開發。

3.找出具體的解決辦法
教師針對課堂上存在的問題,可以引導學生在小組中自行解決,也可以在教材中尋找。同時在各種方法都用過之后教師再進行適當的引導和點撥,同時讓學生把自己通過各種途徑中找到的答案分享給每個同學。這樣學生還可以學會從其他人的思路中學習,驗證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確。同時每個小組之間有不同的任務,因此學生的行動思路和解決的問題也是不同的。這種狀態下教師要不斷地巡視每個小組的狀態和工作進度,這樣不僅能起到督促的作用,還可以具體地了解學生學習的進度,對于偏離或者偏離太遠的學生可以適當引導。教師要確保學生的核心地位,讓學生上機操作。教師也可以對一些較為復雜的知識和有共性的問題進行集體講解,以此來增強學生的理論知識,保證學生的練習。在完成項目之后教師要及時地進行總結,只有這樣才能夠對學生的記憶進行強化,還可以讓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進行評價。

4.創新不同的考核方法
在建立一個全方位多層次的考評體系之后,教師可以使用項目設計和項目演示驗收這樣的方法進行多種方式的考核,只有這樣才可以準確地評價出每個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對學生的職業素養起到良好的指導作用,讓學生向實際的現場需求和企業發展要求方向發展。
在教學過程中我使用了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探討和合作,最后由小組組長統一匯總,并使用演示文稿對工作中的問題和經驗進行總結,之后讓學生展示成果讓每個小組去評價,只有這樣才可以讓學生找出工作中的問題和運行中出現的缺陷。
通過不斷的現場教學實踐,我們發現行動導向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這種教學方法對于中職教學更為實用。學生也可以通過持續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動手操作,真正地學會技能和知識,從而滿足工作中的要求。同時這種教學方法也對教師的專業能力、實踐能力以及總體的駕馭能力都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與學生形成良好的互動共同進步和發展。教師在不斷的教學磨煉中也在不斷提高自己的實際能力,這樣也可以滿足對教師綜合能力的要求。
行動導向的教學方法對于能力本位的教學思想進行了充分的展現,以能力作為重點,只有這樣才可以推動中職計算機程序設計人才培養的發展,也為計算機人才的培養整合出新的培養體系。筆者希望通過探討可以推動中職計算機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洪飛.行動導向教學模式下中職計算機教學設計[J]. 新課程(中旬刊), 2013(9):120.
[2]蘇國錦.“行動導向教學”在中職學校計算機應用專業中的應用探索——以河北經濟管理學校為例[D]. 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3.
[3]王祖析.行動導向教學策略下計算機應用課程的教學設計與分析[J]. 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 32(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