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明莊
【摘 要】戲曲演員創造角色,從美學上說,就是在舞臺上塑造典型的藝術形象。在戲曲表演中,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優秀的戲曲演員所塑造的舞臺形象總是閃耀著與眾不同的藝術光彩,感人至深。
【關鍵詞】戲曲演員;人物創造
中圖分類號:J80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02-0029-01
淮海戲傳統劇目《皮秀英四告》,經過數代藝術家的精心打造,成為淮海戲的經典保留劇目,可謂久演不衰,百看不厭。劇中“男一號”李賢明,是皮秀英的丈夫,大比之年進京趕考,龍虎榜得中頭名狀元。奸相郝剛,欲招他為婿,怎奈招贅不成,于是暗加陷害,將其文狀元改為武狀元,派往邊關領兵打仗,意欲戰敗加罪,可李賢明偏偏凱旋而歸。這一次邊關駐守,十年三次,家中變故全然不知。十年間,父母亡故,其妻皮秀英攜弟弟李賢貴外出投親,投親不成,其弟反被誣陷并打入牢監。皮秀英救弟不成,無奈之下進京尋夫,途中路遇“王爺”李賢明,不知是自己的丈夫,于是攔路告狀,王爺受理,演繹了一段既悲憤又風趣的故事。
戲曲演員演戲,除了在手眼身法步和唱念做打方面下功夫之外,更多要體驗劇中人物的內心情感。淮海戲扎根于蘇北大地,劇中人物的故事,無不與當地風土人情緊密相關,角色的行為舉止動作,講話的語氣聲調,都體現著當地的習俗。李賢明既是王爺,也是鄰家大哥,既是文官武帥,也為人丈夫。在朝堂是臣,在家里必須是鮮活的人。要想把一個既威嚴又有親切感的王爺形象表現在前來告狀的妻子面前,對于青年演員來講是很大的挑戰。情感的變化控制,動作幅度的拿捏收放,聲調語氣的抑揚頓挫,著實要下一番功夫。
御街開道,滿面春光,皮秀英攔路告狀,純屬巧合,憑著一顆明鑒之心受理此案,只等到了公堂之上,才得知告狀者是自己的妻子,驚訝、喜悅、心疼、糾結、忐忑、悲憤等復雜心理交織在一起,使李賢明心如海潮翻滾。看著眼前的妻子,聽其訴說這多年家中的變故,心中縱有萬般苦楚、憤恨、心痛……在公堂時的快舉輕放,堂威聲中的左顧右盼,下令時的輕聲慢語,用刑后的拭汗跺腳,心疼妻子時的欲前又止……把一個有情有義的王爺形象,活鮮鮮地擺在了觀眾面前。
《皮秀英四告》中最有看點的當屬“認夫”一折,公堂之上對其妻的愧疚,只能在書房內來賠情。在書房內,皮秀英把多年來所受的委屈和在公堂之上所受的驚嚇、刑罰,一古腦兒地發泄在丈夫李賢明身上。此時的李賢明,站也不是,坐也不好,靠得太近會被指責,離得太遠又顯得不夠親切,真是哭笑不得,欲訴無門,好在皮秀英深明大義,還是給了李賢明一個解釋的空間。此刻的李賢明談起了離家十年的經歷。考上狀元時的“顛步”得意,被丞相選中女婿時的“聳肩”喜悅,帶兵打仗勝利后封王的“跨步按掌”自豪,想起父母時的挑袖拭淚,被妻子數落時的挫步打須,向妻子賠情時的套袖作揖……把王爺、丈夫、兒子等不同身份的復雜心理,用最準確的戲曲規范程式動作巧妙地表現出來。
如果說演古裝劇,演員還可以用傳統程式套路表現,那么,演近代劇中的知識分子,對青年演員而言,就顯得不那么容易了。根據楊沫先生《青春之歌》改編的大型現代淮海戲《林道靜》,獲得了國家藝術基金扶持項目,筆者在劇中飾演盧嘉川一角。
筆者改變了現代戲中英雄人物“高大全”的形象,從人物內心去體驗一個共產黨人的情懷。信仰、信念是盧嘉川的動力;堅強、堅定是盧嘉川的態度;友善、友愛是盧嘉川的行為。有了人物內心世界的準確把握,一個革命者的形象便躍然呈現在眼前。帶領同志請愿、募捐、鬧學潮、送情報,在抗議活動中遭受水龍頭噴灑時的跌折翻滾,為救同學時的搏斗開打,鐵窗下懷念戰友的跪步撫窗……既與現代生活緊密貼近,也呈現出戲曲的特有美感。機智、勇敢、臨危不亂、從容應敵、大義凜然、慷慨就義,筆者用鏗鏘的聲腔,舒展的肢體,塑造出一個共產黨人的堅強氣魄,即丹心驅敵寇,不惜青春頭,回首最堪慰,黃河不斷流。
一個王爺,一個革命者;一個歷史中的臣子,一個當代共產黨人,半年之中,筆者經歷了跨越時空的愛!
一個青年演員,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塑造了不同時代、不同身份、不同地位、不同性格的劇中人物,何其難!隨著劇中人物身份的不斷改變,人物性格的不斷變化,交流對象的不斷更換,內心情感的不斷斗爭和轉換……這種痛并快樂著的感覺,也許只有職業演員才能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