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衍 香歐陽良美 羅軍萍
[摘要]研究氧氣袋彈性加壓裝置的目的是改善現場操作效率,提高設備的適用性,提高對患者的搶救效果。傳統氧氣袋是手工加壓,導致醫護人員工作量較大,且操作起來比較麻煩,技術人員研究了一種自動加壓的氧氣袋,只需要增加高彈力松緊帶、粘扣裝置、流量表即可。制作完成后實踐操作,顯示該氧氣袋彈性加壓裝置的使用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在實踐應用中工作穩定,沒有發生故障,確保醫院治療、護理工作的效果。
[關鍵詞]氧氣袋;彈性加壓;研制應用
[中圖分類號] R4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8)2(c)-0117-03
[Abstract]The purpose of studying the elastic compression device of oxygen bag is to improve the field operation efficiency,improve the equipment applicability and improve the rescue effect of the patient.The traditional oxygen bag device is manually pressurized,resulting in the workload is relatively large,and difficult to operate,technical personnel of an oxygen bag automatic pressure,only need to increase the high elastic belt,fastening device,flow meter can be.After completion of production practice,found that the use of a compression device of the oxygen bag elastic without time and space limitations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stable work,without failure,ensure that the hospital treatment,the effect of nursing work.
[Key words]Oxygen bag;Elastic compression;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氧是生命活動所必須的物質,如果組織缺氧,會造成組織代謝、形態、結構等發生異常改變,在救護中心氧氣是必備的急救物品。氧氣袋因攜帶方便、操作簡單,在出診、搶救、危重患者轉運中被廣泛使用。但其有一個缺點,如果氧氣袋里的氧氣輸出一定量后,內部壓力會逐漸降低,需要通過人工的方式對其施加一定的壓力,才能保持氧氣流量輸出。當前科學技術不斷發展,人們對醫療的要求不斷提高,為了達到患者的滿意,為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醫院必須針對這一問題進行處理。在實際治療患者時發現氧氣袋供氧情況不佳,在使用后期不能均勻恒量輸出氧氣,導致醫護人員、患者家屬需要大部分時間進行氧氣袋的按壓操作,導致治療效率下降,引起了患者家屬的投訴。除此之外,重癥患者轉院、手術等都需要便攜式氧氣袋,但是由于上述弊端影響質量效率和效果,影響患者住院的舒適性,因此有必要進行改進。技術人員研究出了便攜式氧氣袋自動加壓裝置,下面就對這些方面進行分析。
1案例分析
1.1分析氧氣袋的基本特質
氧氣袋:用來裝氧氣的袋子,由無毒、無害化學作用的材料制成。氧氣袋攜帶方便,操作簡單,可用于家庭保健,也可用于醫療外出急救。色,味,態:無色無味氣體;熔點:-218.4℃,沸點:-182.9℃;密度:1.429 g/L(氣),1.419 g/cm3(液),1.426 g/cm3(固);水溶性:不易溶于水,標準狀況下,1 L水中可溶解30 ml的氧氣;貯存:天藍色鋼瓶。使用這種氧氣袋對患者進行供氧,觀察操作中存在的問題。
1.2傳統氧氣袋存在的問題
氧氣袋的氧氣輸出一定量后,氧氣袋內的壓力開始逐漸的降低,在這種情況下,為了確保患者可正常呼吸到氧氣,有必要在氧氣袋上施加一定壓力,這樣就確保氧氣流量均勻的輸出。雖然也可保證了正常的醫療工作,但醫護人員、患者家屬都需用徒手加壓的方式處理,或將氧氣袋當枕頭放在患者頭下,有效利用患者頭部的重力使氧氣排出。也只達到供氧的效果,不能保證氧氣均勻的流出,當患者得不到足夠的氧氣時,就會影響病情,在特殊情況下,甚至發現氧氣袋的供氧出現了間斷。對躺在轉運床上、坐在輪椅上的患者,在實際運送中,傳統的氧氣袋構造復雜,且設計不合理,總體重量較大,吸氧所用的氧氣袋更不方便隨車放置。患者吸氧時氧氣袋的加壓靠護送的工作人員手工操作更是麻煩,導致其工作量增加,由于現場較混亂,且會出現一些突發情況,導致醫護人員工作時通常手忙腳亂,例如當正常治療需要3名醫護人員時,如果患者需要供氧就必須增加一人,導致治療現場空間小,而且容易出現問題。盡管已有人使用壓脈帶增加氧氣袋的供氧壓力,但是隨著氧氣的排出,需要不停地給壓脈帶充氣加壓,具體應用中并不方便。對于現有的氧氣袋調節器而言,其設置的比較松,實際使用中有時容易出現失靈問題,當調節器不起作用的時候,氧氣袋在人工加壓力作用下,其氧氣袋內的氧氣會在30 min內放完,時間長,且要不間斷進行施壓,增加工作量,工作人員不能離開現場,浪費了很多醫護人力資源。
1.3氧氣袋改進的原理和方法
在搶救重傷員的時候,需到現場搶救,使用的是傳統的便攜式氧氣袋,其優勢是輕便,操作簡單,但是在具體應用中發現,這種便攜式氧氣袋有一定的弊端,由于沒有足夠的外壓力,當氧氣袋內的氧氣使用大半后,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氧氣很難再被患者吸收,為了保證急救人員的安全,工作人員及時更換了氧氣袋,但是在使用一半后就不得不更換,導致大量氧氣和設備被浪費。除此之外,這種氧氣袋在使用中,固定在輪椅、擔架床上非常費力,操作不方便。一些醫護人員為了節約成本,將氧氣袋內的氧氣充分使用,采取手壓的方式,雖然得到了一定的緩解,但是氧氣的使用達不到100%,而且浪費醫護人員的精力和體力,針對這種情況相關技術人員需要設計一款加壓裝置松緊可調節,操作簡單,能節省人力;加壓力度均衡,使氧氣勻速輸出,保障患者吸氧要求,減少人工加壓的弊端;彈力帶可以將氧氣袋固定在床欄、輪椅、平車上,有效地避免轉運過程中氧氣管的牽拉、移位;加壓裝置氧氣袋輸氧管一個流量表固定裝置,可準確監測氧流量。
2氧氣袋彈性加壓裝置的研制分析
2.1便攜式氧氣袋自動加壓裝置組成和設計原理分析
在氧氣袋的輸出端安裝一套微型壓力控制器,使氧氣流量可控制便攜式氧氣袋;也有人設計自動加壓裝置[1]。下面主要分析第2種方式,這種便攜式氧氣袋自動加壓裝置構成,分別是高彈力松緊帶,粘扣裝置、流量表;其設計原理是利用高彈力松緊帶拉力作用,可對氧氣袋啟動自動加壓的作用[3],在此基礎上,使用安裝在設備上的調節器,就可準確對氧氣的實際流量進行調整,上面還安裝了氧氣壓力表,可很好地對其進行控制。在這一設計中,使用時嚴格按照流程操作,保證氧氣袋內的氧氣在自動加壓狀態下均勻吸完,操作簡單,總體質量輕,調整、攜帶方便,不會耗費醫護人員的體力,提高了整體的醫療護理工作效率[4]。
本研究2016年自主研制了一種氧氣袋加壓裝置,能自動給氧氣袋加壓,經臨床應用,效果良好,是安全、有效、便捷的工具。現介紹如下。普通氧氣袋結構簡單,主要有彈性裝置、粘扣裝置、流量表4個主要部分。具體制作時,使用3條高彈力松緊帶,其中一條長度為70 cm,寬度為5 cm;另兩條的長度為40 cm,寬度為5 cm。然后使用4副粘扣,其長度都是10 cm,寬度是5 cm,然后把粘扣組裝成粘扣帶,由一面帶小勾子的織物組成,粘扣帶縫在松緊帶尾端,粘扣帶能粘合在松緊帶上,具有一粘即可,一扯即開的特點,而且還可重復使用。在氧氣輸出口處設置好了流量顯示裝置,通過流量表監測氧流量,通過觀察氧氣流量變化對流量調節松緊帶進行調節,直至氧氣袋內氧氣用盡。自動給氧氣袋加壓,經臨床應用,效果良好,是氧氣袋使用中安全、有效、便捷的工具。這種氧氣袋加壓裝飾是上海匯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品牌為上益牌。
2.2分析便攜式氧氣袋自動加壓裝置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先將氧氣袋內充足夠的氧氣,后選用高彈力松緊帶,按照要求粘貼好,除此之外,還可進行松緊調節。為了確保使用方便,呈“艸”字上下包繞氧氣袋,通過松緊帶的彈力使得氧氣袋的壓力保持均衡。氧氣袋與流量表相連接監測氧流量,通過觀察氧流量來調節松緊帶。完成上述安裝操作后,使用兩側的兩個掛鉤掛到轉運患者的床護欄上,在此基礎上,使用三通將其連接緊密,其中連接的一端是患者的吸氧管,另一端是流量壓力表,最后一端是氧氣袋,在管路上安裝了調節功能。具體實踐應用過程中,打開氧氣袋調節器進行調節,根據患者實際需要,有效設置氧氣流量壓力,這樣氧氣袋就可以達到很好的自動加壓效果,在患者使用時氧氣流量保持均勻,提高了工作效率,對患者而言是非常安全的,這一設計方式解決了之前的很多弊端,保障了醫護人員的正常治療,節省了大量的氧氣[6]。
3分析氧氣袋彈性加壓裝置的實踐應用情況
3.1實踐應用數據分析
在使用這種新型的氧氣袋彈性加壓裝置時,主要選擇了某院2014年3~10月在搶救患者、危重患者在轉院的途中、進行檢查時要輸氧[7],此時選用這種新型的便攜式氧氣袋自動加壓裝置對患者進行治療,選取的這類患者60例,其中男28例[8],女32例,患者年齡36~78歲,平均(64.4±5.2)歲[9],通過統計,這60例患者中使用便攜式氧氣袋自動加壓裝置時間最長達到了40 min,使用時間最短的也達到了10 min[10],從中計算出其平均使用時間為23.4 min。這些患者完成相應的外科手術后,從手術室內返回到病房,其中這樣的手術有24例[11],比較大型的手術有5例,急診危重患者有10例,急診外傷患者直接送手術室有6例,危重患者從病房至放射科做檢查15例[12]。通過實際使用發現,這種裝置操作簡單,在氧氣供應方面可自動恒量輸出。在對這些患者治療中,所有患者的血壓、呼吸都比較平穩[13],而且皮膚紅潤濕暖,血氧飽和度監測儀顯示患者的血氧飽和度平均值為98%,沒有出現患者煩躁、發紺等問題[14],而且也沒有氧濃度過低問題,患者沒有出現缺氧問題,沒有患者家屬和醫護人員耗費額外的時間對氧氣袋進行擠壓和按壓,因此在臨床使用中得到了很好的效果[15]。
3.2氧氣袋彈性加壓裝置優勢分析
氧氣袋憑借操作簡單、攜帶方便,在出診搶救和重病患者轉運過程中頗受青睞,被廣泛使用。但普通氧氣袋充滿氣后高度可達28 cm,質感硬、易滑落,缺乏舒適感,且隨著氧氣的輸出,氧氣袋壓力下降,需家屬或醫護人員進行手法加壓。使用手法加壓易疲乏,導致加壓間斷、壓力不均衡;壓力過大時,會造成氧氣浪費;壓力過小時則可能達不到氧療輸氧的目的,整個過程費力費工,且當患者需要接受X線、CT、造影等檢查時,會增加醫護人員及家屬接受射線的風險。使用新型的氧氣袋彈性加壓裝置后,上述問題得到了明顯的改善。①通過使用高彈力松緊帶,粘扣裝置可行自動加壓,同時安裝了調節器,可對流量進行調節,對壓力表進行控制,保證氧氣袋內氧氣均勻輸出;②使用中沒有必要在氧氣袋上人工加壓,有效減輕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量;③使用具有可調節的流量設置,非常適合一些需要低流量吸氧的慢性患者,還能有效延長其吸氧的時間,更具有靈活操作性。
綜上所述,通過對氧氣袋彈性加壓裝置的研制分析,發現改進的氧氣袋彈性加壓裝置,其彈力加壓裝置松緊度可以調整,實際操作簡單,可以節省人力,優勢比較明顯。和人工加壓相比,該裝置自動加壓力度均衡,使氧氣勻速輸出,保障患者吸氧要求,減少人工加壓的弊端;彈力帶可將氧氣袋固定在床欄、輪椅、平車上,有效地避免轉運過程中氧氣管出現牽拉或移位,輸出流量可以監測。該裝置的應用護士可將更多的精力放到患者病情觀察方面,提高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錢建鳳,黃冰,王翔.氧氣袋自動加壓裝置的研制與臨床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5,30(5):464-465.
[2]黃向紅,林妙闊,洪飚.醫用氧氣袋加壓裝置的臨床應用效果觀察[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5(6):22-23.
[3]黃向紅,洪飚,鄭凌,等.醫用氧氣袋加壓裝置的設計與應用[J].福建醫藥雜志,2015,37(3):131-132.
[4]鄧曼麗,張偉麗,韓燕敏,等.自制新型加壓式氧氣袋的研制與臨床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6,22(19):2773-2775.
[5]王玉蓉,何加強.高原輕便加壓艙(袋)的研制(摘要)[J].高原醫學雜志,1992,2(3):49.
[6]王賀新,呂永達,馬智,等.高原輕便加壓艙(袋)的研制[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00,18(2):97-100.
[7]王榮凱.一種方便攜帶氧氣袋機械加壓裝置:CN20193036 2U[P].2011.114-115.
[8]張桂華,張桂生.電動加壓給氧氧氣袋:CN202355666U[P].2012.121-122.
[9]崔中來.一種便攜式高原增壓頭盔的研制及其防治急性高原病效果的初步研究[D].重慶:第三軍醫大學,2015:12-13.
[10]錢建鳳,黃冰,王翔.氧氣袋自動加壓裝置的研制與臨床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5,30(5):464-465.
[11]李紅霞.醫用氧氣袋氧氣流量調節控制器的研制[J].護理研究,2017,21(10):920.
[12]郭瑞霞.應用壓脈帶增加氧氣袋供氧壓力[J].護理學雜志,2009,24(13):55.
[13]潘興南,陳麗娟,賴江瓊.自動恒壓氧氣袋的研制與應用[J].福建醫藥雜志,2002,24(6):212-213.
[14]尤倩,張新華,周慧.自制氧氣袋多用接頭在危重患者轉運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1,26(2):84-85.
[15]姜崇麗.氧氣袋加壓的新方法介紹[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2):163.
(收稿日期:2017-08-22 本文編輯;崔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