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霞
【摘 要】基本樂理與視唱練耳課程是中等學校音樂教育基礎科目,傳統教學往往割裂了這兩門學科之間的聯系,導致了學生只注重演唱技能訓練而忽視了理論學習。為此,本文提出了有效融合這兩門學科為一體,在視唱練耳教學中利用基本樂理知識和優秀音樂作品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與感知能力。文章闡述了基本樂理與視唱練耳課程教學整合的意義,傳統基本樂理與視唱練耳教學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視唱練耳與基本樂理進行整合教學的原則與措施。
【關鍵詞】基本樂理;視唱練耳;整合教學
中圖分類號:J61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02-0123-02
中等學校音樂藝術教育中的基本樂理是學生學習音樂最基礎的理論知識,只有具備了扎實的音樂理論知識,才能更好地投入到音樂藝術技能訓練和社會實踐當中;而作為視唱練耳的音樂藝術實踐課程,又是學生掌握音樂歌唱技能最基本的實踐課程,只有扎扎實實地進行視唱練耳實踐課程訓練,才能鞏固所學的樂理知識和掌握基本演唱技能,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作為中等學校音樂教師要大膽改革與創新傳統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自身的音樂素質和修養,同時還要加強自身的音樂教學能力和研究能力,有效整合基本樂理與視唱練耳兩門課程為一體,打破這兩門課程長期分離的現狀,積極推進中等學校音樂教學改革和健康發展。
一、基本樂理與視唱練耳課程整合的意義
基本樂理與視唱練耳課程的有效整合,有助于學生把音樂理論知識與藝術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教師通過基本樂理和視唱練耳相互融合,可以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和音樂表現能力;學生只有把對音樂的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才能有效提高音樂學習效果和音樂素養,從而培養豐富的藝術情感。音樂藝術教育不僅幫助學生建構音樂基本知識框架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更為重要的是培養他們具有鑒賞音樂的能力,同時還能培養他們音樂作品的創作能力和創新精神。教師也只有通過基本樂理與視唱練耳有效科學的完美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才能發揮這兩門課程相互促進和協調一致的作用。通過融合性的教學方法,增強學生對音樂作品文化內涵的理解,完成對學生人格的塑造和綜合素質的提升。基本樂理知識包括讀譜、音程、和弦、節奏、節拍等基本理論,還有和聲、復調、曲式、旋律、配器法等比較高級的內容,學生對于基本樂理的掌握對今后音樂的作曲、編曲、指揮和演奏都具有重要意義和積極作用。而視唱練耳可以訓練和考察學生的聽覺感受力、節奏感、音色感、強弱、速度感等基本音樂素質。這兩門課程都是關于節奏長短、音符高低和調性調式等音樂基本要素學科,它們的教學任務與教學目的具有一致性與相互滲透性,這就是它們之間的融合點,二者的有機融合與整合有助于學生理解和記憶音樂作品的內涵和內容,有效提高學生的音準、范唱與精唱的能力;有利于幫助學生獲取較為全面的音樂知識,發揮音樂實踐技能優勢,促進學生音樂素質的有效提升。
二、傳統基本樂理與視唱練耳教學存在的問題
基本樂理課程教學因其側重于理論,所以理論性、邏輯性和指導性較強;而視唱練耳課程則側重于音響,所以技能性、技術性和學習能動性都比較強。但是傳統基本樂理課程教學往往只注重理論知識講解,而與音響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很少,這樣一來純理論教學往往脫離實際,學生就會感覺枯燥乏味。尤其基本樂理中的音程、和弦、調式、節奏等,在視唱練耳課程教學中也有,兩者之間過多的雷同知識點讓師生都感覺乏味和單調,也浪費教師教學時間和精力。而視唱練耳課程教學往往又注重音響和技能訓練,從而忽視了音樂理論和音樂作品的內涵,導致學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到音高上,完全忽視了音樂作品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內涵,這對學生分析問題和理解能力的培養有著嚴重影響。視唱練耳教學所涉及的演奏法、省略記號、戲曲音樂板眼、近現代的音樂新知識等內容,因其涵蓋不夠深入,導致學生音樂技能學習很膚淺和單薄。這就是兩者課堂教學相互分離的不良結果。這種課程設置嚴重忽略了它們之間的聯系,不利于學生全面系統地學習音樂理論知識和演唱技能。加之很多基本樂理課程內容沒能很好地切合學生學習實際,課程設置不合理,而且還與視唱練耳課程交叉重復現象比較嚴重,基本樂理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安排,都嚴重脫離教學實際,導致它們之間無法有效銜接。
三、視唱練耳與基本樂理進行整合教學的原則與措施
任何一門藝術學科的教學都需要把理論與藝術實踐相結合起來,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在傳統音樂教學過程中,由于基本樂理與視唱練耳都是相互獨立的課程,都無法克服教學模式滯后、教學內容單一、教學方法陳舊、教學手段落后等弊端。音樂教師往往過分要求學生對音樂技能機械性地掌握,而忽視自主學習性與創造性學習方式方法,不利于這兩門課程教學效果的提高。因此,音樂教師也只能大膽創新將二者進行有機融合,把音樂理論與實踐教學充分結合與相互整合起來,才能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
(一)基本樂理與視唱練耳相整合的基本原則
把基本樂理融合進視唱練耳課堂教學時要遵循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則:首先,要遵循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音樂教師在兩者整合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理論性和實踐性各自不同的側重點,不能忽視任何一方重要地位和作用。在二者融合過程中要善于把基本樂理理論知識巧妙地貫穿于視唱練耳的實踐練習當中,通過演唱實踐訓練加深學生對音樂基本樂理知識的理解。不但創新了視唱練耳教學新模式,還改變了音樂教學模式的單一性,提高了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力、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其次,要遵循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原則。這是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市場對音樂人才培養的需求所致。學生只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與演唱技能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學會自主學習,才能在今后的工作崗位上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身綜合素養。因此,音樂教師要學會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作為重要教學目標,從而激發學生音樂理論知識的學習興趣,再把理論知識貫穿于視唱練耳實踐練習之中。學生也只有不斷地通過自主學習對音樂元素進行分析與探究,從而更好地分析和理解音樂作品所蘊含著的音樂家的思想感情,才能在演唱時充分表達出來。第三,要遵循審美能力培養的原則。在音樂視唱練耳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大量練習中外優秀作品,從這些音樂作品的旋律、節奏、和聲、調式,以及作品所蘊含著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內涵,感受音樂作品的旋律美和藝術美,從而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為今后更好地鑒賞各種高雅音樂打下堅實基礎,用審美眼光發現音樂之美,陶冶學生豐富的思想情感,進而發展學生的完美人格。
(二)視唱練耳與基本樂理教學相整合的措施與策略
首先,要創新音樂課程教學內容結構。音樂教師要利用多元化的課程設置,為樂理視唱教學改革提供前提條件和重要基礎保障;還要運用多元化的音樂課程內容結構實現這一改革。一要按照基本樂理內容由淺入深進行教學,按照音高、節奏、音程、和弦、西洋大小調式和中國民族調式這樣一個順序進行教學進度安排;二要按照音階、音程、聽唱、構唱與和弦等順序進行視唱練耳練習,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視唱曲目進行視唱練習,從而鞏固基本樂理課程教學內容;三要按照單音、協和音程、原位大小三和弦、節奏與旋律等順序進行簡單聽力訓練;四要通過背唱曲目進行課后練習,以鞏固基本樂理知識,可以增加學生旋律儲備和培養音樂感覺;五要選擇首調唱名法與固定調唱名法進行不同專業方向教學。通過視唱練耳實踐訓練進行深化基本樂理知識,教師通過設置特別的實踐練習內容和采用相互滲透的訓練方式,提高學生的合唱指揮、鍵盤和聲、即興伴奏等演奏綜合實踐能力。
其次,通過音樂課程重新設置以突破過去的孤立性與單一性,將兩門課整合后形成多元性教學方式;還可以從教學原則上加以突破,以審美教育為核心,把審美感知和審美發現作為音樂視唱練耳課程教學過程,通過音高、旋律、節奏和曲式等多種語言材料和音樂表現要素,可以促進學生在基本樂理和視唱練耳學習中感受音樂美,在審美教學中學會理解和享受音樂;突破單一性為多元文化的音樂教育原則,多元文化音樂教育能夠開拓學生視野和思想,提高學生綜合音樂素養;打破單一的傳統音樂理論教學與技能訓練,將我國民族音樂文化與世界音樂文化融為一體,以豐富音樂教學內容和了解更多的音樂文化內涵;運用學科滲透教學原則才能促進學生音樂才能的發展,才能促進學生音樂美學觀的形成,培養學生的全面音樂感知能力。
第三,還要全面改進音樂教學內容,優化音樂教學方法,完善教學評價機制。可以選擇不同教材以滿足學生不同層次和興趣愛好需求,盡量選擇一些具有新穎性和趣味性的教材,教材在欣賞與視唱方面加大中國民間音樂比例。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以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運用圖文并存和聲情并茂的課件,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多接觸其它音色的樂器以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公平公正的評價機制才能正確給出價值評判,才能讓學生心理平衡。當然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的制定也是很難的,尤其對學生的音樂素質、審美能力和藝術情操等進行評價時,無法使用一種標準去衡量與測試。但是作為音樂也有自己獨特的評價機制,尤其對基本樂理與視唱練耳課程教學與學習結果評價,是貫穿于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的一種動態行為的形成性評價,只能通過多元化、自我、相互等多種評價方式,才能較為公平地給出一定價值評價結果,從而促進音樂教育的發展和進步。
四、結語
總之,基本樂理與視唱練耳是中等學校音樂教育的兩門基礎課程,有效整合這兩門音樂科目也是音樂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二者相互有機融合有助于實現音樂教學全面創新,能夠打破這兩門課程教學長期分離的現狀。當然整合這兩門音樂教學科目需要音樂教師大膽探索與實踐,這就必須做到創新教學理念和更新思維,優化教學內容與方法,完善教學評價機制,從而提高音樂教學質量,提升學生音樂綜合素質和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郭聲健.音樂教育論[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4.
[2]潘艷軍.基本樂理與視唱練耳課程整合教學的探討[D].湖南師范大學,2012.
[3]秦婉麗.基本樂理與視唱練耳整合的教學初探[J].大眾文藝,2011.
[4]張小燕.樂理視唱練耳課程綜合化教學探析[J].四川戲劇,2012.
[5]杭麗華.高師視唱練耳與基本樂理整合教學[J].民族音樂,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