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瑞鑫
【摘 要】世界上任意一種語言的出現,都有它特定的文化背景,并通過語言傳播文化,兩者緊密相關。所以,基于跨文化的視域完成語言的翻譯,需注意不同地區文化的特點,確保翻譯的結構與原有的語言結構一致。故本篇文章是在跨文化視域下,討論了德語翻譯的方式。
【關鍵詞】跨文化視域;德語翻譯;文化補償
中圖分類號:H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02-0196-01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文化與經濟的融合更加深入,而包容也是文化具有的特點之一,因此,基于跨文化的視角翻譯德語,是在表層語言的基礎上,分析語言具有的文化,突顯語言具有的特征,打破語言和文化間的差異。也就是說,翻譯人員應從異化、同化的角度翻譯,表達德語真正的意思。
一、跨文化視域下德語翻譯的不足
首先,忽略思維方式的差異。我們共同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中,但卻有著不同的文化,也正是這一種文化讓當地的人們形成了特定的思維方式,對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而德語翻譯人員在翻譯過程中,常常會忽略兩種文化下思維方式的差異,導致翻譯后的文章或語句背離德語原有的意思。如果不參照雙方的思維方式,只是按照語言表達的方式翻譯,可能會影響德語表達的邏輯性[1]。其次,忽略中西方宗教的差異。宗教是文化發展的根基之一。西方很多國家都信奉基督教,而它也對每個家庭有深遠的影響,同時,它也是文化傳播的途徑之一,但在中國,佛教、道教是中國幾千來主要發展的宗教類型,影響文化發展的形式,逐步出現哲學、倫理學等內容。
二、跨文化視域下德語翻譯的優化
(一)從文化補償的角度完成翻譯
文化具有的特色是,每個國家、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且從這些文化中可以發現文化特有的魅力和感染力,但多種文化的出現,也逐漸產生了文化間的差異,增加了文化交流的難度。在當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為適應時代發展的特點,運用翻譯促進不同文化的交流,翻譯人員必須了解不同的文化內涵,與每種文化的發展過程,故翻譯時,翻譯人員可借助異化的技巧,把本土文化的領域拓寬,在兩種文化間發現文化相通的內容,互為融合,把高低不同的文化軌道變得平行,以達到共同進步的效果。每個翻譯文章的讀者會受到多種文化的影響,形成數個價值觀,而翻譯人員也會盡自己最大能力還原文章信息,但有些翻譯人員會把讀者不需要了解的文章內容剔除,只翻譯符合讀者需求的文章,這一翻譯方式下,會造成文化的缺失,讓讀者出現理解上的失誤,因此,負責翻譯文章的人員,必須確保讀者在閱讀中了解當地的文化[2]。
另語言文化會受地域特征,或是不同文化特征的影響,有獨有的風格,翻譯過程中歸化的應用,是讓其與其他國家有文化的對等,讀者從翻譯后的文章,也可以得到不同的文化。翻譯人員實際翻譯德語的過程中,需克服多個困難,所以其可以運用歸化的方式,但如果只運用這一種方式,讀者可能對德國的文化產生片面的理解,因此翻譯人員可以用歸化、異化結合的方式,深入分析文章,挖掘文章包含的信息,豐富翻譯后文章的內容。
(二)在翻譯中加入文化借用策略
進行并完善德語翻譯的目的是,加快文化間的交流,若是在翻譯中使用錯誤的方法,只進行文字表層內容的翻譯,可能會增加文化交流的阻礙。德語翻譯的重點是,克服語言交流的不足,理解不同的文化,并在翻譯中規避兩種文化相互的沖突。
整個世界的文化體系中,德語的文化與其他文化都有必然的聯系,而中國文化的發展更加注重文化的聯系,兩種文化結合的過程中,兩者會相互排斥,基于這一情況,翻譯人員會不自覺地傾向于原有的文化。但歸化策略的采用,是讓翻譯人員把讀者作為核心,對原文進行全面的分析,發現語言的本質,并在本質的基礎上翻譯文章,確保翻譯后的文章與原文對等,并保持翻譯文章的自然。文化借用是使用原文化的語言,直接或間接使用在翻譯后的文章中,所以,這種翻譯方式被稱為是直譯與義譯,但如果翻譯人員很難從文章中發現可以使用的原句,可以在文章中用注釋補償。
(三)翻譯中采用文化置換策略
文化置換提出的翻譯方式是,把需要翻譯的信息融入到德語的文化環境中,可以用于文字表面意思的翻譯,但會造成與原文意思翻譯的不一致,即它是把文字用字面意思替代。每種文化內容的置換,都是選擇不同的文化與語言內容,完成文化內容的置換。而除選擇文化外,也要選擇源文化,并完成源文化的解讀,并在適當的時機忽略源文化對翻譯的影響,如此,可以為讀者對文章的理解提供便利,優化對文章、作品的理解,讓其大概了解源文化的特征。即用文化置換翻譯文章、作品,雖然可以為讀者的理解提供便利,但卻容易曲解文章表達的內容,讓原文和譯文不一致。
三、結語
德語翻譯是把原文的意思轉化為另一種表達方式表達出來,因此基于跨文化視域總結的翻譯的不足與優化,是要求翻譯人員注重兩種文化間的差異,對文化有深度地分析和理解,在翻譯的過程中了解文化內涵,向讀者傳遞文章、作品表達的思想。
參考文獻:
[1]張冠楠,崔惠珍.德語成語的文化淵源及翻譯策略[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1(06):97-101.
[2]于秀偉.德語經濟語篇的翻譯策略與方法[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4,(05):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