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斌,呂俊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上海有限公司,上海 200030)
近年來隨著游樂產業的發展,觀覽車(摩天輪)在全國各大城市的市場需求與日俱增?,F今國內某些城市的傳統式觀覽車大部分都是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先后安裝的(而且大多在42米以下)。這些觀覽車已有近20年的歷史,根據游樂設備發展的一般規律,這批觀覽車都已經進入升級換代期,所以結構新穎、配備齊全、高顏值觀覽車的產生,在時間上與其更新換代的需求相吻合,勢必也有其自身的發展空間和市場需求。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雖然觀覽車的基本功能是乘車觀光,但更是一種休閑旅游活動,乘客對觀覽車要求不僅是乘坐的舒適性,更對觀覽車所帶來的視覺效果提出了更多要求。比如:立架結構形式:傳統的觀覽車大多是三腳架形式,雖然其力學性能穩定,但對大多數人來說已產生視覺疲勞,缺乏吸引力;燈光效果及其載體轉盤結構:從無燈光,到蘑菇燈,到霓虹燈,到LED條燈。燈光的形式在變,其效果及能夠表達的內容在變。其最直接要求是,觀覽車轉盤形式作為布置燈光的載體也必須隨之改變,以求能夠表達更多的燈光內容。
國內一些游樂設備制造方近10年來致力于設計、生產百米以上的觀覽車,這會造成觀覽車的發展瓶頸:63米觀覽車現已成了“最低消費”,60米以下觀覽車的市場如何來填補,三線及以下城市對小型觀覽車的市場需求逐年上升,如何將小型觀覽車設計的新穎、簡潔、精致就成為了擺在設計人員面前的一道課題。
為了解決上一節提出的問題,本文介紹了一種模塊化小型觀覽車的設計,其高度為50米。本觀覽車為模塊化通用型設計,轉盤結構為全桁架式結構,總高度為50.2m,轉盤直徑為47.5m,立架高度為25.7米,主軸安裝高度為26.25m。觀覽車在轉盤外緣設置32個轎廂。50米觀覽車主要由立架、轉盤、主軸裝置、轎廂、驅動系統等組成。
圖1 50米觀覽車效果圖
立架。立架是觀覽車的主承力組件,如圖1所示,立架共有8個支座,從正面看去,立架呈三角形結構。立架分成前、后兩組,每組由兩根直徑820mm鋼管斜立柱作為主支撐,直徑508mm鋼管作為輔助支撐,從側面看去單組立架呈“A”字型,輔助支撐高度為13.11m。立架整體高度為25.7m,立架頂端通過螺栓法蘭形式直接與主軸安裝。
轉盤。觀覽車轉盤由外圓驅動滾道和桁架組成,二者為整個觀覽車的主體部件,也是懸掛轎廂的載體。本觀覽車驅動滾道直徑為47.5米,轉盤采用全桁架式結構,從正面看,由內而外共有5圈桁架;桁架的最外圈為驅動滾道,滾道與滾道之間采用螺栓連接,滾道內側設有轎廂座,轎廂直接安裝在滾道內側,驅動滾道外側設有花紋鋼板以提高摩擦傳動效率。
主軸裝置。主軸裝置為轉盤的旋轉中心及承重部件,如圖2所示。
圖2 主軸裝置
主軸筒體與兩端的軸頭利用螺栓彼此連接,軸頭與立架間同樣運用螺栓連接,從而使主軸與立架形成穩定的門式結構。筒體及軸頭作為主軸裝置的主體由厚鋼板卷制焊接而成,二者內部焊有筋板,以提高其強度及剛度。主軸兩端設有回轉支承,回轉支承與桁架直接運用銷軸連接,結構十分緊湊且有效簡潔。一端的回轉支承與主軸筒體軸向螺栓連接,另一端的回轉支承軸向不附加任何約束即軸向自由,當正面極限風荷載工況下,回轉支承通過一端的軸向自由完全釋放軸向載荷不對主軸產生彎矩?;剞D支承是整個主軸裝置的核心部件,其使用壽命可達15年。
主軸是觀覽車最重要的受力部件。設計時全面考慮了觀覽車滿載時的靜載荷、動載荷,地震與極限風荷載的作用,兼顧了制作、運輸、安裝的方便等諸多因素,通過有限元的計算與校核最后得出現在的優化方案。
轎廂。轎廂是乘客與觀覽車直接接觸的主要部件,必須安全、整潔、舒適、耐用、可靠。按觀覽車總體設計要求,設置32個轎廂,每個可載客4人,總共可載客128人。
驅動系統。本觀覽車采用變頻調速電動機帶動實芯橡膠摩擦輪的驅動方式。本系統設置4套(2對)由變頻調速電動機通過減速箱帶動的摩擦橡膠輪傳動部件。由于計算機控制和變頻調速技術的發展和普及,使變頻調速驅動技術越來越成熟,本觀覽車采用由變頻調速電動機通過減速箱直接帶動摩擦橡膠輪,使觀覽車驅動部的結構大大簡化,維護保養也較液壓傳動系統更為簡單。變頻調速電動機驅動系統可以便捷地實現觀覽車的正反轉、一定范圍內的變速,并且可以通過程序使啟動與停機更加平穩,設備的總裝機功率也因此而大幅度降低。本觀覽車并配有柴油發電機組作為備用電源系統,在電網停電情況下維持設備運轉,安全地疏散乘客。
立架結構。相比于傳統觀覽車的立架結構,本觀覽車采用全新的A型立架結構。該結構型式力學性能、結構強度均能滿足設計要求。運用有限元分析軟件模擬對可能發生的各個工況進行校核,該結構均能滿足各個工況的強度要求。
轉盤結構。本觀覽車沒有設置連接轎廂用的轎廂架,就傳統型式觀覽車而言轎廂架屬于關鍵部件。轉盤采用桁架結構轎廂直接連接在轉盤外輪緣,外輪緣內側連接轎廂,外側為驅動滾道。
主軸與轉盤連接方式。傳統的主軸裝置一般使用調心軸承來作為其旋轉部件,這樣的結構在軸承外部需要設有軸承座來與立架連接,為了不讓軸承本身承受過大的徑向力及滿足主軸與轉盤的配合尺寸,主軸筒體結構往往采用過多的冗余設計。這就造成了主軸結構復雜、重量大及造價高。
本觀覽車改進了主軸部分的設計,以定制加工的回轉支承結構來簡化主軸部件結構形式。免去了軸承座設計,主軸筒體徑向尺寸大大減小且從旋轉件改進為固定件,回轉支承外圈直接轉盤桁架銷孔連接,簡化了結構且方便安裝及后續維保,如圖3所示。
圖3 傳統型與新型轉盤結構比較
模塊化小型觀覽車的設計、制造、安裝均已完成,相關設計文件已通過國家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審查。各項試驗數據均在國家標準的允許范圍內,設備也已通過了國家相關技術監督部門的驗收。此類結構型式對小型觀覽車的發展具有推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鄭文緯,吳克堅,機械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王小盾,石永九,王元清.摩天輪結構及其工程應用研究[J].建筑科學與工程學報,2005,(03).
[3]GB 50017-2003,鋼結構設計規范[S].
[4]GB 50009-2012,建筑結構荷載規范[S].
[5]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設計規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