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軍



一條長長的老街,潮濕的青磚墻上長滿了青苔,爬山虎正朝著陽光生長,屋檐下一條磨得光滑斑駁的凳子,晾曬的床單隨風而動……如果看照片,很難想到這只是西樹制作的一件縮微景觀作品——《老巷舊夢》。
《老巷舊夢》是西樹按照成都寬窄巷子以1:20的比例創作的。“但它又不是嚴格地模仿寬窄巷子。”西樹說,“我花了很長時間待在那里,讓自己沉浸進去,熟悉過后,在腦子里剝去各種商業包裝,留下一種感覺,那些在各個角落里發現的老物件,都附著在這種感覺里了。”循著熟悉的感覺自由發揮,《老巷舊夢》就成了現在大家似曾相識的模樣。
《老巷舊夢》里不見一個人影,不僅這件作品如此,西樹的所有作品里都沒有人物,“希望觀者可以‘設身處地地成為作品里的某一個角色。”西樹相信,許多人的童年回憶里都有一條老巷。
《老巷舊夢》堪稱“鴻篇巨制”,是目前西樹制作過的最艱難的作品,前后花了半年多。《弘一法師寮房》是他最喜歡的作品。“創作前花了不少時間去了解弘一法師,他的有情與無情,給了我許多啟發和感動,那是我無法企及的人生境界。”創作的過程,也是凈化的過程。最終完成的作品呈現出一種簡樸內斂,那正是西樹所希望的返璞歸真。在后來的臺北佛光緣美術館展出中,在眾多作品的“爭奇斗艷”中,它顯得特別冷清和孤寂,西樹卻認為:“它應該是這樣的。”
相較于《弘一法師寮房》,西樹的《霸王別姬》《夏》《山寺廚房》等更受歡迎。歷經10年的創作,欣賞他的人越來越多。“袖珍創作,就像一種特別的語言,沒有聲音和文字,但總有那么多人能聽懂,甚至領會得比我想說的還多。”
微博上有網友看到西樹做的袖珍兔子花燈,勾引起了對爺爺的思念。小時候過元宵,爺爺給她做了一盞兔子燈,里面放上蠟燭提著到處走,那真是最開心的時刻。后來燈燒毀了,她哭得很傷心。爺爺說,明年還給你做。但爺爺不久就過世了,再也沒人為她做兔子燈。這就是西樹的作品帶給大家的童年記憶,很深刻,也很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