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春檑
摘 要:針對目前煤礦通風系統運行過程存在的安全穩定,文章從問題角度出發,分析了煤礦通風系統的安全問題及穩定性的研究現狀,并提出了具體的優化控制對策,其目的是為相關建設者提供一些理論依據。
關鍵詞:煤礦通風系統;安全問題;穩定性;環境因素控制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09.065
0 引言
煤礦資源的開發建設,在當前的經濟發展階段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此階段,煤礦企業生產建設運用的煤礦通風系統,是保證井下采礦作業人員安全性的關鍵。但在實際系統構建階段,系統運行效果會因外界因素、系統建設局限以及煤礦生產建設速度加快等問題影響,難以為煤礦資源的施工建設人員提供相對安全的施工作業環境。故,煤礦工程建設者應將安全性作為通風系統構建的應用目標,即明確系統運行安全性與穩定性問題的情況下,采用對應的措施方法,來提高系統運行的價值效果。
1 研究煤礦通風系統安全問題及穩定性的現實意義
當前階段,作為排出井下工作區域污濁空氣的重要系統,煤礦通風系統,以其能夠井下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提供保障。在煤礦企業生產建設方面,通風系統直接決定了生產的安全性與事故防治控制效果。然而,系統運行易受諸多問題影響的特點,使得煤礦通風的管理效果并不理想,這就為煤塵、瓦斯以及火災等安全事故的發生埋下了隱患。為此,相關建設人員應加大煤礦通風系統的研究力度,即將預防作為優化控制目標,以實現系統運行的穩定性目標。如此,煤礦資源的開發建設就可在施工建設安全穩定性的保證下,提升資源的開發建設效率[1]。
2 煤礦通風系統安全問題及穩定性的研究現狀
研究表明,煤礦通風系統的安全問題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即安全性與穩定性。在安全性方面,煤礦井下生產過程,過于重視對資源開發生產建設目標達成控制,這就導致通風系統運行未進行相應的升級,存在一系列的安全隱患。這里的煤礦通風系統未升級具體是指,系統運行設備存在老化與變形問題,存在出現冒頂事故的風險。此外,煤礦資源開發建設使用的通風系統運行缺乏相應的維護管理工作,這就加快了設施使用問題出現與設備老化。上述問題的存在,將弱化系統對設施通風參數的控制,進而導致通風機故障。一旦煤礦通風系統無法正常運轉,就會嚴重威脅井下作業人員的身體健康。而且,井下開采作業,準備、投產以及結束等不同階段會發生一些變化,一旦通風構筑物也發生變化,就會對系統運行的通風參數帶來影響[2]。
在穩定性方面,煤礦通風系統運行具有一定復雜性且主要由井下巷道組成。一些煤礦的開采建設存在地質條件構造復雜、瓦斯涌出量變化大且自然環境惡劣等問題,這就增加了通風系統運行的復雜性。此外,煤礦內外部的生產條件會對輸入的參數帶來影響,進而降低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如,煤礦生產過程供電網電壓的波動問題,就會引發風機設備運行出現不穩定性問題,進而導致工作風壓與工作風量異常。此情況下,會造成礦井水災與坍塌阻塞事故的發生。對于系統提升運行過程出現的活塞風速問題,也會降低通風系統運轉的穩定性。
為此,相關建設人員應將現有的科學技術成果應用于煤礦通風系統安全與穩定性問題的優化控制,以使行業發展能夠以可持續狀態進行,進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煤礦資源開發建設所產生的人員、設備以及資金等方面的消耗成本。
3 優化煤礦通風系統安全問題及穩定性的控制對策
3.1 選用先進通風設備
現代化經濟快速發展所帶來的科技進步,使得煤礦生產市場環境中出現了許多新型的通風系統,其能夠達到煤礦企業生產建設所提出的需求。為此,相關建設人員應加大新型通風系統設備的引用力度,以提高系統運行的效率,進而保證運行控制的安全穩定性。但在具體選用過程,因市場環境多元,相關人員應與工程項目開發建設的實際進行充分結合,以提高新型煤礦通風系統設備選用的科學合理性。此外,新型系統設備的操作人員,也應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術,以使系統設備應用的風量、阻力以及主扇工況等優勢能夠充分發揮出來,進而不僅達到企業生產建設的經濟效率目標,還保證了井下作業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值得注意的是,新型煤礦通風系統的運用,還具備安全監督功能,即通過監督作業人員的施工行為,來避免因施工不當問題而出現安全與不穩定問題,進而提高問題處理措施運用的合理性[3]。
3.2 環境因素控制
據權威數據統計,對煤礦通風系統運行的安全穩定性造成影響的環境因素,主要包括:硬環境、軟環境、火災爆炸隱患以及危險大氣狀態等。因此,在制定煤礦通風系統管理方案時,即綜合系統所處工程環境的實際情況,來保證系統管理方案的確定更具科學合理性。具體來說,就是在利用先進系統設備的基礎上,對開采作業過程可能出現的安全威脅因素進行預報,并做好事先的防范工作,來避免事故現象的發生。
3.3 人為因素控制
一方面,煤礦通風系統的控制應安排具備專業技術的管理人員,并針對系統構建出相應的規章制度,以使管理措施的運用更趨效果。此外,管理人員還應建立起完善的綜合治理工作體系與事故救援體系,進而保證應急救援工作的開展實現產業化,最大限度地保障井下采礦人員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還應加大工作人員對煤礦通風系統運行情況的重視力度,以使煤礦資源的開發建設工作能夠安全順利的進行[4]。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煤礦通風系統的安全穩定問題,應從環境因素、人為因素以及系統設備技術市場環境因素入手,通過選用先進的系統設備,來使問題得到最有效的控制。事實證明,只有這樣,才能將最具效用的煤礦通風系統運用于煤礦企業的生產建設,進而滿足涉及行業的資源使用量需求。
參考文獻:
[1]肖成俠,陳全.HAZOP在煤礦通風系統安全風險分析中的應用[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3,9(11):97-102.
[2]李新春,劉全龍,喬萬冠,石甜.煤礦安全通風系統脆性風險分析及管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14):254-259.
[3]陳強,蘇鋒,焦士海.煤礦通風系統中自動化控制技術的實踐運用探索[J].科技經濟導刊,2017(24):59.
[4]杜永志.煤礦通風系統安全問題及穩定性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17):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