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明 付峰明
摘 要:本文主要對實動工時的測定和分析,借助數學分析工具對勞動定額進行制訂、修訂,進一步完善勞動定額。定額管理是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通過定額管理,可以合理安排組織生產、調配人員、控制生產進度,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公司的經濟效益,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
關鍵詞:實動工時;定額工時;分析工具;效益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09.218
0 前言
實動工時的測定以及定額工時的制定能準確、及時、真實地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情況;一方面可以有效的利用實動工時數據,在編制生產計劃時合理的安排勞動力,在日/周計劃中實現工人調度的平衡。一方面可以真實反映勞動力的投入情況,準確掌握產品的人工成本。另一方面定額管理是企業的一項基礎管理,也是企業進行產品成本核算的重要依據。
1 實動工時的概念
1.1 實動工時的概念
實動工時是指企業的車間或班組或工人生產產品過程中所實際耗費的工作時間,也稱“實際工時”。實動工時等于當月制度工時+加班工時-各種原因的等工和缺勤等無效時間。無效工時包括:等待工件時間、等待檢驗時間、技術服務時間、設備維修時間、加工質量不合格所耗用的工時、停工工時。
實動工時反映了工人在生產制造活動中所發生的工作時間是檢查工作計劃、勞動定額水平的依據,也是反映企業在制造產品工時定額最原始的憑證,更是勞動者記錄工時的唯一原始單據。
1.2 實動工時填寫方法
實動工時統計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作。多數企業采用傳統手工方式采集實動工時數據,部分企業開始將工時管理納入企業信息化系統中,實現工時管理的IT化。不同的企業統計實動工時的方法和過程管理,都存在很大的差異。但是,實動工時的填寫應至少具備如下要素:
(1)工號、項目名稱、施工圖號與名稱;(2)實際施工數量和定額工時;(3)施工內容與要求;(4)填寫每半天的實際施工工時;(5)填寫施工班組和具體施工人員的姓名、工種類型;(6)施工時天氣情況。
1.3 實動工時填寫范圍與要求
填寫范圍:直接從事產品生產發生勞動消耗的基本生產工人;
填寫要求:
(1)實動工時記錄要及時、準確;(2)實動工時填寫必須實事求是;(3)按法定工作時間計算,若加班要標明;(4)進行借進、借出工時統計時,要標出來歷去向;(5)填報實際工時時,要準確填寫基本信息,明確當天出工人數。
2 影響實動工時測定的因素
環境因素:主要是指氣候條件的影響,如氣溫高低、風力大小等;
技術因素:場地的因素、工藝要求和路線的不同、使用設備情況等;
自身因素:技術素養、工作環境、努力程度、勞動態度、身體狀況、品質、施工范圍的差異。
3 測定實動數據的分析工具
(1)離散系數:是衡量資料中各觀測值變異程度的一個統計量。離散系數大,說明數據離散度大;離散系數小,說明數據離散度小;可以借用正態分布圖,進行量化分析,選取測定值范圍。
(2)抽樣推斷:是在根據隨機原則從總體中抽取部分實際數據的基礎上,運用數理統計方法,對總體某一現象的數量性作出具有一定可靠程度的估計判斷。
特點:1)按隨機的原則抽取樣本。 2)在數量上,以樣本推斷總體。 3)抽樣推斷的誤差可以事先計算和控制。
應用:1)用于無法采用或不必采用全面調查的現象。2)對全面調查的結果進行復核。3)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4)對總體的假設進行檢驗。
(3)相關與回歸分析:相關分析是研究現象之間是否存在某種依存關系,并對具體有依存關系的現象探討其相關方向以及相關程度,是研究隨機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的一種統計方法。
回歸分析是確定兩種或兩種以上變量間相互依賴的定量關系的一種統計分析方法。包括:簡單線性相關分析、一元線性回歸分析、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等。
在統計學中對變量進行線行回歸分析,采用最小二乘法進行參數估計時,R平方為回歸平方和與總離差平方和的比值,表示總離差平方和中可以由回歸平方和解釋的比例,這一比例越大越好,模型越精確,回歸效果越顯著。R平方介于0~1之間,越接近1,回歸擬合效果越好,一般認為超過0.85的模型擬合優度比較高。
4 定額工時的主要方法
4.1 西屋測定法
不同能力勞動者,在不同的勞動條件下,加工一個零件所用的時間,通過評定后轉成通常能力的勞動者在正常勞動條件下的通用工時定額。
西屋評定表主要考量了四個因素:技術程度、努力程度、工作環境、一致性和品質。
根據上表進行說明:
技術程度:技術是實行某個既定工作方法的效率;
努力程度:為工作效率意愿的表現;
工作環境:會影響到操作者,而不影響操作的因素;
一致性:指操作者、設備、原料等在操作過程每次操作單元都保持相同狀態;
質量:完成工作的實際質量;
實例:一個零件在測定時的制作時間為X,而制作工人在測定時的各種情況是:技術為優得分0.11、努力程度為良得分0.05、工作環境為可以得分0、一致性為劣得分-0.03、品質為良得分0.01;那么,該零件的制作通用定額工時為:X*(1+0.11+0.05+0-0.03+0.01)=1.12X。
4.2 經驗測定法
利用歷史數據或根據多個專業人員的對同一工序進行估算,得出先進工時a、一般工時b、落后工時c(a
4.3 非肯定型時間計算法
類似與經驗指定法,只是要考慮定額的適用范圍,并根據概率學中的正態分布的原理進行調整。
σ=√((b-a)/6)2適用于綜合定額,σ=b-a/6適合于單件定額。
5 實動工時與定額的區別
定額工時是一種管理方法,它把標準工時(在一定的工作環境下進行加工生產所需的勞動時間)和人、機、料、法各種生產因素及市場需求進行綜合考慮,用于對生產工人進行績效管理的一種相對主觀的工具。
在企業的現實的生產活動中,定額工時不能看作實動工時,二者的比率,叫做“定額完成系數”,它能夠準確地反映勞動定額的實際完成情況,為定額管理工作提供科學的數據。
實動工時源自工藝部門或生產制造部門,工時定額是來自生產管理或人力部門,用這兩種不同但又存在內在聯系的杠桿進行管理,發揮兩個部門不同的管理角色,對于企業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
6 實動工時如何修訂定額工時
(1)先決條件:是實動工時的測定或統計是真實可靠的,而且數據是充分的;
(2)修訂原則:總體上要符合企業對成本的要求,同時結合參照國內同行的具有代表性的同類水平;
(3)修訂依據:以實動工時的統計分析結果為主要數據,同時結合參照國內同行的具有代表性的同類工時定額;
(4)修訂期限:每年由專業部門根據實動工時的統計和計算結果,提出定額修訂的意見,交由企業辦公會議專題進行討論,通過后,并以正式文件下發執行;
新定額試行一段時間后,如實動工時統計數據不詳、不實、不真的,將按調整前后較先進的定額執行。
7 結束語
定額工時制訂的基礎是實動工時基礎數據的收集、分析,受到統計數據的真實性、合理性直接影響。另外,分析精度的高低,也將對統計數據的精細度、合理性、可行性產生直接影響。所以,定額管理工作,需要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態度,精益求精的精神,去開展這項基礎工作。
參考文獻:
[1]洪慧明.定額管理:中外模式比較及其在IT時代發展方向[J].管理學家,2013(09).
[2]邰旻.統計學[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07).
[3]郭志軍.應用Excel對一元線性回歸模型的分析[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