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工程建設項目的開發往往帶動一系列經濟問題的發展, 項目開發的好與壞會給社會帶來一系列的連帶效益。文章重在全面的分析工程建設項目開發可能帶來的社會效益。
關鍵詞:工程建設項目;社會效益;探討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09.225
1 引言
在現在這樣的一個社會大發展的時期,各行各業都在各行其是,社會效應存在不同的作用特點,呈現出非常大的差異,因此,為了研究社會效益對公眾事業的影響,一些學者對其展開了研究,主要致力于社會生產和人民收益方面,提高社會發展程度和人民的整體自身素質方面,以及對人民自身能力的合理再利用方面。例如,對于國家建設性方面事業來說,建設方面仍然處于火熱階段,各個開發商將目光投向開發項目,工程建設等方面上大力發展,瘋狂爭搶先機,占據優勢,然而,由于其盲目追求經濟和社會效益,不顧社會的正常發展速度,從而造成一定的負面社會效益。當然值得我們關注的是如何才能真正認識到工程建設項目的開發帶來的社會效益呢。
2 工程建設項目的社會效益
2.1 適合城市韻味,促進城市發展
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經濟發展層次不盡相同,在這背后肯定需要一個極為清晰的社會經濟主力和大量帶動經濟效益不斷增長的社會組成單位。從而支撐城市經濟的不斷繁榮發展。良好的經濟效應必然會帶動一個城市經濟不斷增長。目前,城市開始由建設行業指引前進,工程建設項目躍居我國國民經濟的制高點,成功的帶領城市發展的進度,為建設一個擁有自己特點和文化的城市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另外,每一個社會組成都會有著不同的特點和風格,因此,為了更好地發揮工程建設項目的潛力,必須考慮城市自身的風格和經濟發展特點。做到目標明確,有計劃的提高城市的社會經濟效益。
2.2 帶動城市區域經濟發展的社會效益
對于區域性經濟,其最大一點就是經濟發展不均衡。例如某些經濟效應好的工程建設項目社會單位或者是社會型單位。足以帶動整個區域的經濟水平,它良好的發展態勢以及先進的管理模式也為城市區域建設等單位帶來了無限生機與活力。
2.3 是社會安定的基礎保障
現在的社會是一個人類的社會,要向社會安定團結,則必須有一群安定的人群。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人類最基本生理需要無非是食物資源,房屋資源等一些可以滿足各種基本生理需要的最基本的東西。因此,當人們在這些方面得到滿足后,人心才能得以維持基本穩定。因此,就社會事業來說,工程建設項目則是維持社會穩定和諧的首要措施,可以有效保障社會安定。
2.4 項目節能設計的社會效益
建設項目需要達到一定的節能標準,才能適應國家對于安全標準的要求,目前我國完全符合這些標準要求的仍不高于15%。我國人口總數大 ,建筑住房也占很大的比重,然而在這么大的建筑總數中,僅有5%的房屋符合國家節能標準,高能耗房屋比重過大,造成國家資源的嚴重浪費,和社會效益的普遍降低,同時也造成了城市環境污染。制約了我國節源能源發展的腳步,我國的發展形勢要求工程建設項目節能設計的規范性,普遍性和利民性。嚴格按節能標準開展工程建設工作,同時也要保證國家社會效應持續增加的良好發展勢態。
就社會效益方面而言,高效節能的房屋設計雖然工程項目工作可能會繁瑣復雜,但帶來的社會效益絕對是極為可觀的。人們生活中的各類消費,例如,減少水,電,天然氣等必須的生活消費,社會效益將會得到極大提高。與此同時,在一些建筑材料上采用節約方案。建設成本將進一步降低,在經濟上則更加有效地提高社會效益。
2.5 促進相關先進建筑、經濟技術行業的發展。
社會是一個整體,需要共同進步。近年來,工程建設項目的開發已經占據我國國民經濟的領導地位。它也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需要多種技術層面的協調配合才能完成。因此,工程建設項目的發展也帶動了各行業新技術,新模式的革新。引領著各行業的經濟和技術的發展。
3 工程建設項目的社會效益評價
3.1 社會效益評價的特點
社會效益評價的特點有(1)社會效益評價對象不定;可以是一些生產經營性也可包括非生產經營性的工程建設項目。(2)社會效益評價對象表現形式不同;對社會效益有益的和沒價值無意義的。(3)社會效益評價方式有差異;社會效應由工作作用效應和工作的產量和分析(4)社會效益評價的年限不同;社會效應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具有傳遞性,蔓延性,收益效果不定的特點。(5)社會效益評價的產生社會效應的主要對象復雜;社會效益來源于社會的多種方面,要綜合考慮國家對建設項目的規范性要求,又要考慮工程安全性以及節約性的要求。
3.2 工程建設項目的社會效益評價指標體系分析
從社會效益的評價指標等方面看,社會效應最終的服務對象即是人民,為保證人民的各項生活水平。直接判斷一個良好的社會效益的產業鏈條是否滿足以上條件就可評價社會效益的情況。
3.2.1 建設項目對社會經濟的推動和滿足人們福利要求的評價
工程建設項目總是會在各種產業鏈中促進經濟資源的流動,如在建筑鋼材,板材,水泥,各種儀器等等。這些都涉及到了國家的多種產業鏈,帶動了多個行業經濟的共同發展。工程建設項目在經濟評價中還可設定一定的社會效益效果指標,具體估算城市經濟整體經濟發展水平和人民的平均收入水平。如:城市區域增長指標,城市居民消費增長率。
3.2.2 建設項目對增強城市和地區實力的評價。
工程建設項目的開發對于美化城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極大的貢獻。綜合性較強的工程建設項目可以提高城市在國家中的地位和實力,一個好的工程建設項目的實施對于某個區域來說無疑是一個良好的發展契機。工程建設項目的技術水平幾乎可以整體評價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因此擁有一流的工程建設團隊和技術團隊是對一個國家綜合國力水平評價的一項重要標準。是增強我國綜合國力和國民奮斗精神的有效措施。
3.2.3 建設項目對推動社會精神文明發展進步和滿足人的全面發展要求的評價
就工程建設項目而言,他們不僅僅只限于滿足人們正常生理需求的要求,很多建設項目在提高人們教育管理水平和科學文化等方面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例如:一些工程建設項目致力于教育事業,這推動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發展的步伐。有些則是通過不斷地發展新人,培訓出一大批科技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很強的職工。提高了職工的整體素質和超強的工作能力。
3.2.4 建設項目對社會穩定和諧發展要求的評價
建設項目包括了人們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如家庭住宅,學校,公司,廠房等等。這些建筑保證了人們不受風雨雷電的傷害。同時也為人們提供舒適的辦公地點和學習地點。推動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提高社會效益。提高了國家GDP增長率。工程建設項目提高了人們的綜合素質水平,降低了城市犯罪率。
3.2.5 建設項目對環保、資源配置、利用的評價。
國家在保護環境、保護社會資源方面制定頒布了大量的措施和法規。例如《中國環境保護21世紀議程》、《“九五”期間全國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世紀綠色工程規劃》等。而在對建設項目資源配置的這一點上,因為人類在自身生產生活中已經造成了許多不可挽回的過失,因此,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工程建設項目對環保的影響評價將變得更加苛刻。我們可以通過計算項目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等措施來進行較精確的評價。在評價項目對資源配置和利用中可綜合計算項目的各項損耗。
參考文獻:
[1]高勝普,楊艷.標準化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分析[J].大眾標準化,2016(03).
[2]李志強.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矛盾與統一[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15(02).
[3]楊繁榮.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現場進度及質量管理研究運用[J].價值工程,2016(24).
[4]張境軒.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現場進度及質量管理研究運用[J].才智,2015(27).
作者簡介:徐文(1968-),女,學士,經濟師,中級,研究方向:經濟、社會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