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祖廣
摘 要:新形勢下,隨著越來越多的新興科學技術應用于煤礦開采活動中,使得開采工藝與技術愈發成熟與先進,尤其在人們安全意識與節能環保理念高度集中的今天,煤礦采煤技術的合理優化,已然成為煤炭行業可持續發展中的必然趨勢。基于此,本文簡要闡述了煤礦采煤技術的原則,并進一步探討了煤礦采煤技術的合理優化措施,旨在通過本文的分析與研究,能夠為煤礦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做出相應的促進與推動。
關鍵詞:煤礦;采煤技術;合理優化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09.083
0 前言
新時代背景下,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促使各類先進的科學技術在煤礦開采工作中得以普遍應用。針對作業難度大且工序復雜的煤礦開采作業而言,若要在控制人力與物力成本的基礎上,有效的提升開采效率,則科學合理的技術形式便不可或缺。而進行采煤技術的合理優化,不僅是提升煤炭企業經濟收益的重要舉措,更是確保煤礦開采得以安全生產的有效前提。因而,文中對其所進行的研究,便具有顯著的作用及價值體現。
1 煤礦采煤技術的原則
1.1 安全原則
對于以日常生產為基礎的工作而言,安全問題始終是重點關注的內容之一。而安全問題也是煤礦生產活動的前提與基礎。在進行煤炭開采時,既要確保施工人員的安全,又要切實維護好機械設備,使其能夠安全、穩定的運行。因此,在煤礦采煤的過程中,安全原則便成為需要首要落實的原則性內容。同時,為確保煤炭開采整體過程中的安全性,前期的檢查工作必不可少。例如:對巷道、通風管道、運輸設備、支護情況以及防水防火措施的建立等,都是確保施工安全的常規性檢查。通過對此類檢查工作進行完善,便能夠有效提升施工作業中的安全性,這在降低開采風險的基礎上,也能夠顯著降低采礦成本的投入。
1.2 經濟適用原則
煤礦采煤技術的經濟適用原則,即是在確保煤礦得以安全開采的基礎上,逐步增強其經濟適用性,進而促使煤炭企業經濟收益的顯著提升。并且,針對投入成本較高的煤炭企業而言,經濟原則是其生產活動中的重要內容,為達成經濟適用原則,企業可采取改良與完善采煤技術的環節及工藝,促使相同投入成本下的煤炭開采量與生產效率得以提升,由此便可促使應用采煤技術的性價比有效增長,從而達成經濟適用原則。除此之外,經濟適用原則也是在安全原則基礎上所構建起的優化開采方式原則,具有典型的綜合性與差異性。
1.3 高出采率原則
煤礦產業的采出效率即是采出率,而煤礦采煤技術的高采出率原則,便是通過煤礦開采技術,在確保施工安全的情況下將經濟生產作為重點,在開采活動中既做到成本的節約,又達成礦產資源浪費量減少的目的,以此來促進煤礦資源的出采率得以提高。對于煤炭的出采率而言,與其生產過程中的損失現象,具有直接關聯性聯系,即若煤炭的出產率顯著提升,則煤炭的自燃現象便會由此減少,這也是有效避免采煤浪費所應達成的基礎性原則之一。
2 煤礦采煤技術的合理優化分析
2.1 離層注漿技術
離層注漿技術是現階段煤礦開采活動中的重要施工工藝與方法。其技術內容為:將高溫漿液注入至采空區上方的覆巖離層帶中,通過填充控制手段減少覆巖下沉現象的發生幾率,并由此達到減緩地表沉降的根本目的。此種技術多用于井下施工,不僅應用設備較為簡易、投入成本相對較低,且對生產系統所產生的干擾也相對較小,進而促使采煤效率得以顯著提升。需要注意的是,此種技術形式對于準確性有較高的要求標準,不僅要對采空區實施監測與控制,更要對煤炭分布情況與設定出的開采尺度等因素進行精細化勘察與制定,進而提升煤炭的開采效率。
2.2 條帶開采技術
通常情況下,條帶開采技術具有較為特殊的應用形式,即是通過規范化的條帶形式進行煤層的劃分,并以此實施開采的技術形式。其特殊方面在于隔條開采工藝即相鄰條帶不開采,以此確保留存下的條帶結構能夠對上層巖石做出支撐,從而促使地表變形與傷害程度等得以降低。此種采煤技術應用時,應盡量控制對地表所造成的損害程度,而地表損害程度的控制,便要通過條帶的合理分布,結合精細化的開采預留工藝予以達成。一般情況下,預留條帶的寬度應為開采條帶寬度的15%~25%,且中部條帶以留存為主,并通過合理的確定地表的移動規律以及密度,來煤礦開采的安全性得以有效提升。實施條帶的開采及預留,既能有效擴大煤礦開采的范圍,又可同步觀察地表的傷害程度,加之其設備應用簡單、運行穩定以及投入較低等技術優勢,使其成為時下煤礦開采中應用較多的技術形式。
2.3 長壁采煤技術
長壁采煤技術也稱之為長壁采煤法,其主要由綜采、炮采以及普采三方面構成,且由于其具備綜合性特點,使其在煤炭企業中得以廣泛應用。作為將人工技術與機械輔助相結合,并通過爆破方式來進行開采作業的特殊性技術形式,此種采煤技術所起到的開采效果與經濟效率等也均具有明顯的優勢。其中,所采用的爆破方式與開采需求緊密結合,若在煤礦開采前期做出完善的地質勘查,并制定出明確的開采需求,便可對長壁采煤技術中的爆破參數及爆破順序等進行準確設定,以此才能在爆破后確保頂煤與底煤未做留存,從而降低爆破環節對煤層的破壞。
2.4 放頂采煤技術
放頂采煤技術是應用于較厚煤層的開采技術形式,其作業內容為:在厚度較大的煤層底部開設出約為2m的工作面,隨后,通過普采方式進行煤炭資源的回采作業。在此過程中,更要通過煤礦的壓力及松動的方式,進行煤層頂部破碎位置處支架的設立,以此確保此種技術形式的應用完善性。同時,由于此種開采技術具有操作簡單、成本低廉以及高效低能等優勢,使其在部分煤礦區域內得到較為普遍的應用。
3 結語
總之,唯有對煤礦采煤技術進行科學合理的優化,才能使煤炭企業在確保開采安全的基礎上,進一步的控制開采成本、提升開采效率,從而使煤炭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抓住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也唯有如此,才能使我國礦產資源的開采率與利用率得以顯著提升,進而為經濟收益與社會收益的同步提高,做出相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張建國.煤礦采煤技術的合理優化分析[J].中國機械,2015(02):150-151.
[2]李綱.淺談煤礦采煤技術的合理優化與適當調整[J].能源與節能,2017(11):39-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