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闡述甘谷縣圖書館古籍普查情況,古籍保護工作的現狀,通過在古籍普查保護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存在的不足,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建議。
關鍵詞:甘谷縣圖書館; 古籍普查; 古籍保護
古籍是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遺產,是老祖宗留給我們最寶貴的文化財富,把古籍完整保存并傳承下來是圖書館應盡的責任。國務院對古籍保護工作的高度重視,也充分說明了古籍這一不可再生資源對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建設的重要作用。截止2007年,我國還沒有對文獻古籍進行過全國性的普查。自2007年文化部啟動全國古籍保護工作以來,我館組織人力并集中精力,陸續開始了古籍清理、古籍整理、古籍申報、古籍普查登記等工作。通過這次普查,改善了現存古籍的存藏環境,有計劃地對古籍進行保護,以實現對古籍文獻的原生性保護,同時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 甘谷縣圖書館古籍普查和古籍保護情況
1.1 甘谷縣圖書館古籍室基本情況
甘谷縣圖書館設立專門的古籍藏書室,單位領導從古籍的安全性和重要性考慮,專門設立古籍室并安置在圖書館大樓五樓,占地面積120平方米,里面安裝了監控系統和自動報警系統。古籍室共有藏書23366冊,其中善本5713冊,古籍書中經部圖書304種,4283冊;史部圖書397種,7872冊;子部圖書276種,2886冊;集部圖書303種,3931冊;叢書集成圖書55種,4145冊;外文部6種,229冊,都是較為珍貴的文字遺存。
1.2 甘谷縣圖書館古籍普查情況
自2007年文化部啟動全國古籍保護工作后,我館組織人力,集中精力開展了古籍普查工作。首先對古籍書庫全面進行清理,并對我館藏的23366冊古籍認真核實,實物與目錄對照,目錄與在架藏書對照,最后做到心中有數,家底清楚。同時對我館的古籍數據,進行了全國古籍普查平臺錄入工作。并對我館部分善本古籍撰寫了申報說明書,拍攝了照片,做了書影,申報了全國珍貴古籍名錄和甘肅省珍貴古籍名錄,其中《吾學編》入選第一批《全國珍貴古籍名錄》;《吾學編》和《詩人玉屑》入選第一批《甘肅省珍貴古籍名錄》;《資治通鑒綱目》、《十三經注疏》、《泊如齋重修宣和博古圖錄》、《二十一史論贊輯要》、《容齋隨筆》、《班馬異同》入選第二批《甘肅省珍貴古籍名錄》。
1.3 甘谷縣圖書館古籍保護情況
由于甘肅省政府、甘肅省文化廳對古籍保護工作的大力支持,也大大推進了我館的古籍保護工作。我館首先改善了古籍室的保管條件,對老舊書柜進行更換,購置艾草、樟腦丸等措施來防蟲害,并安裝監控系統和自動報警系統。其次,加強古籍普查和古籍培訓工作。我館領導同上級主管領導協商,從其他科室調配古籍相關專業人員協助我館進行古籍普查和古籍申報工作,并積極參加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和甘肅省古籍保護中心舉辦的各類古籍培訓班學習,為我館進一步做好古籍保護工作,發揮重要作用。另外,為了盡快的做好古籍普查和保護工作,我館領導專門購置電腦、安裝網線、安裝古籍普查平臺,為了更好的管理和保護古籍,并制定了《甘谷縣圖書館古籍室管理規章制度》。
2 甘谷縣圖書館古籍保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1 保護的認識和重視不到位,沒有古籍保護專項經費
中國比較好的藏書單位,領導對古籍保護的認識比較到位,重視度也相對高,投入的資金也比較多,一般都設有固定經費,所以古籍藏書條件也好一些。我館由于受到甘谷縣經濟影響以及縣領導對古籍保護的認識和重視不夠,也沒有設立古籍保護專項經費,古籍保護長期得不到經費投入,導致我館古籍基礎設施較差,這也是影響我館古籍有效保護的關鍵因素。
2.2 古籍藏書環境不佳,缺少古籍有效保護的設施設備
由于沒有古籍保護經費的投入,導致我館古籍藏書環境不是很樂觀,我館雖然擁有單獨存放古籍的地方,但是我們并沒有專門存放古籍的書柜,大多數古籍沒有函套保護,容易落上灰塵;也沒有溫度、濕度監測系統,不易于古籍的存放和保護,對我館古籍保護工作帶來了諸多不便。
2.3 古籍保護專業人才匱乏
古籍的管理不像管理普通書籍一樣,它需要有專業知識的人才能夠管理和保護好古籍。然而,我館古籍保護人員短缺,古籍專業和修復人才更加缺乏,以致我館古籍普查保護工作任務長期而艱巨。
2.4 古籍管理制度不完善
嚴格的管理制度,對古籍管理保護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館雖然制定了古籍室管理制度,但是還沒有建立健全嚴格的管理體系,處于封閉式管理階段,未能充分發揮宣揚傳統文化的重要作用。
3 對甘谷縣圖書館古籍保護工作的建議
3.1 加強對地方政府的古籍保護培訓
地方圖書館古籍保護經費的投入,與地方政府對古籍管理與古籍保護的認識密切相關,地方政府通過參加古籍保護培訓,進一步了解、認識古籍保護的重要性,提高古籍保護意識,從而重視古籍保護。
3.2 加大宣傳力度,增強古籍保護意識
加強社會輿論宣傳,提高全社會各界人士對古籍保護的意識,掀起全民對人類古文明文化遺產的保護熱潮,呼吁社會各界關注并支持古籍保護工作,為我們燦爛的文化遺產保護作出應有的貢獻。
3.3 改善古籍保管條件
由于古籍對周圍環境的溫、濕度、空氣指數以及紫外線都比較敏感,建議更換專門存放古籍的書柜,安裝溫度、濕度監測記錄儀和遮光窗簾,加購空氣凈化機和氣體滅火系統。
3.4 招聘或引進古籍專業人才并加強對古籍人才的培養
古籍專業人才是古籍保護工作的關鍵。沒有古籍專業人才的管理,就會出現古籍閉塞管理現象。因為沒有專業知識也不懂如何修復破損古籍,出于對古籍原本妥善保存,不能實施開放借閱。所以導致了古籍保護與讀者之間產生矛盾。古籍也失去了傳播知識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的作用。因此,我館對古籍專業人才的需求迫在眉睫,尤其是古籍修復人才更為突出。所以古籍專業人才的引進或招聘,以及對古籍保護與修復專業人才的培養,對古籍保護工作顯得更加重要。
3.5 建立健全古籍保護的長效機制
古籍保護專家委員會的成立和健全的古籍保護工作機制,是做好古籍保護工作的有力措施。應該由政府主管部門牽頭,成立古籍保護領導小組和專家委員會,負責制定出符合我館實際情況的可行保護計劃,建立健全古籍保護長效機制,并組織和全面實施我館古籍保護工作。
作者簡介
張利芳(1984-),女,甘肅天水,漢,本科,職稱:圖書館助理館員,研究方向:古籍保護,從事的工作: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