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信息化的視角下,各行各業的管理模式都收到了相應的沖擊,同樣,高等院校學校圖書館依然不例外。信息技術突破了空間時間的限制,使高校圖書館的管理手段日益豐富,同樣,傳統的管理模式阻礙了高等學校圖書館的高校發展,為了打造管理的新業態,必須沖破傳統管理模式的層層阻礙,開拓新模式,在發展中做到穩中求進。
關鍵詞:傳統管理模式;高等學校圖書館;新模式
1 傳統管理模式的特點
傳統的管理模式是指在人性假設的基礎上,整合出來的一套管理概念,對于高等院校圖書館的管理而言,由一套固定的管理方法組成,與現代意義上的管理,存在不適應的狀況。傳統化管理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主,缺少對社會效益的統一兼顧。因此會不全面,面對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傳統管理呈現出較弱的信息掌握能力,智能化程度低。傳統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價值,以經驗為主導,具有局限性,傳統管理以模式化為重,目光較為短淺,缺少對現有人力,物力資源的有效利用。
2 傳統管理模式阻礙高等學校圖書館發展的表現
2.1 高等學校圖書館管理資金匱乏
當前,很多高校的資金主要運用在校園基礎設施建設之中,而忽略了圖書館的關注,在圖書館的投入上較少,一方面,在圖書資源方面匱乏,各類圖書書籍少,隨著信息量的增大,高校圖書館的借閱率較低,圖書館書籍具有盲目性和隨意性,藏書質量低,書籍管理不嚴格,人為破壞性嚴重。另一方面,圖書資源更新速度慢,新增書籍少,不利于學生多樣化文化知識的培養。學校重視校園建設而忽視對圖書館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從意識上會給學生帶來相應的心理壓力。
2.2 圖書館的管理設施不完善
圖書館的管理設施基礎設施缺乏建設,管理人員的管理意識不強,對于圖書的管理事不關己,導致學生養成不好的瀏覽圖書的習慣,高校圖書館的設施陳舊,存在不易管理的現象,圖書館的工作量大,內容較為繁瑣,為管理增添了難度和挑戰,也致使高校的圖書館管理工作難度與日俱增。大大降低了管理水平。
2.3 圖書管理與信息技術結合的不夠全面
目前,很多高校圖書館都實行了互聯網管理,也有一些高校沒有將網絡技術真正應用起來,管理人員對信息技術的掌握不夠充分,停留在表層面,技能不夠全面,也未得到深化,另外,監控措施做的也不夠,導致一些突發問題無法進行判斷和解決,圖書管理工程仍處于進一步規劃和探索之中。
2.4 圖書館管理分類不夠明確
在很多高校圖書館的調查考證之下,呈現出一個普遍的現象,圖書分類雜亂無章,學生很難去搜索到自己想要找的圖書位置,會造成圖書館出現混亂的局面。由于圖書擺放無章可循,因此學生在閱覽完圖書時也會隨意放置,對于管理人員來說,對圖書的數量,圖書的類別都沒有一個較為明確的概念。即使圖書丟失,也無處可尋。
2.5 圖書管理缺乏系統化
高校圖書館對于學生的借書,還書都缺乏一個系統化,自動化的管理模式。學生的等待時間較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借閱圖書和學習的積極性,浪費了學生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使學生的熱忱降低,減少圖書館的人流量,會使管理形成散漫,怠惰的狀態。
2.5 圖書資源缺少網站的整合,高校專門的圖書網站有待確立
學生不明確各類藏書的具體位置,在網上也沒有顯示,這就延續了傳統式的管理,并沒有利用起網絡技術,對圖書資源進行定位,以便于學生查找,缺少適用于學生登陸的專屬網站。
3 發展新型管理模式,適用于高等學校圖書館的發展
3.1 加大高等院校圖書館管理資金投入力度
拓展圖書館管理資金渠道,利用周邊資源,展開校企合作的策略,引流資金,向社會發起對外募捐籌資活動,收集各類圖書,豐富圖書資源,在學生群體中展開問卷調查,尋找到大眾學生都鐘愛的圖書類型,定期彌補圖書館空缺。采用多元化的圖書收集方式,引進多種類型的書籍。提高藏書質量,制定嚴苛的書籍管理規劃,減少人為破壞現象,在圖書館建設上投入大量的資金,保證高校圖書館有條不紊地運行管理。
3.2 完善圖書館基礎設施管理建設
完善數字化圖書館建設,更新硬件軟件設備。打造圖書館公共化的圖書管理服務模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閱讀機會,增加圖書館的管理人員,分區域對圖書進行管理,此外做好圖書館的維秩工作。
3.3 將圖書管理與信息技術結合起來。
將互聯網覆蓋到圖書館的管理中,創設手機,微信閱讀平臺。建立網絡數據庫,并開啟試運行模式,加強管理人員的技能培訓,定期外出學習考察,通過網絡渠道,加大圖書館管理的宣傳和推介,做好網絡監控的線上監督工作,適應市場環境發展,增強圖書管理的期望值,將管理與信息技術有機地結合到一起,借助網絡優勢,制定長遠目標吸引學生參與到圖書閱讀中。
3.4 對圖書館的管理進行有序的分類
合理布局高校圖書館,增加書架的擺放數量,對各類書籍按類別劃分。在每幾個區域內安排專業的管理人員監督,例如A人員負責 歷史類,文學類,科學類書籍,需要記錄哪位同學借閱了此書架內的書籍,登記好記錄和歸還的時間,采用書夾,書簽,對每本書進行編號,每天在閉館之前,服務人員都要統計各個區域缺少了哪些書籍,并進行對號入座。
3.5 對圖書館管理進行系統優化
開通網絡借閱書籍報名系統,按先后報名次序進行網絡消息發布同時,登記好學生的聯系方式,減少不必要的排隊時間,在借閱圖書前后都做好綜合性的統計,制定圖書館的規定,借閱圖書期限,次數,包括在圖書館內不得出現大聲喧嘩,隨意播手機,不得帶任何零食進入圖書館。需要用學生身份證和學生證注冊圖書館出入證,對損壞的書籍采取罰款政策。
3.6 加強圖書資源網站整合,建立高校圖書館專屬網站
設置學生網站登錄入口,線上更新網絡資源,建立高校專屬圖書網站,供校內學生進入系統,建立完備的校園網絡系統,增加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線下圖書資源與線上消息渠道互補融合,將互聯網技術與圖書管理優勢相結合,開通網絡鏈接,擴大校園圖書網站的輻射范圍,拓展圖書管理者的服務范圍,建立專門的校園網絡入口,學生登陸系統以及隨時查閱到自己想要找的資料。
4 結 論
信息化的浪潮風起云涌,帶動了經濟科技以及管理的進步。在諸多領域做出著諸多的貢獻,傳統的管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發展所需,對于高校圖書管理來說,利用起網絡更新資源,迫在眉睫。網絡化管理能夠更加方便快捷,同時便于管理和分類,簡化繁瑣的程序,避免浪費過多的人財物力,針對圖書管理,具體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嚴格執行圖書館、閱覽室的規章制度,保持館內的清潔衛生和良好秩序。掌握新書出版信息,添購書籍,充實書庫。新書買到后,及時進行分類編目,盡快介紹出借。做好師生借書工作,管好學生閱覽室和教師資料室。及時做好書報刊訂閱工作,月底、年底做好收、裝、訂保管工作。經常做好書籍、資料,及時送各相關教研組。進行愛護書籍的宣傳教育,做好圖書的防潮、防蛀的工作和圖書修補工作。認真落實防火、防盜措施。加大高校圖書館的管理力度,促進圖書館管理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
參考文獻
[1]淺談高校圖書館管理模式和策略[J]龍源期刊網 趙強 2017.6.14
[2]高校圖書館管理工作思考[J] 維普網 孫靜 2015.7.28
[3]信息時代下高校圖書館管理模式探究[J]張強 2017.7
作者簡介
張亞冬,(1962-)男,漢族,北京昌平人,研究方向: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