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建立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制度的通知》明確指出: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是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關鍵所在,本文在診改基礎上,分析探討了現階段高職院校課堂教學質量提升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以及課程體系改革的方向。
關鍵詞:車身維修;診改;課堂教學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09.179
高等職業院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人才培養的核心在質量。2017年6月13日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關于全面推進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制度建設的通知》,做了詳盡的工作要點和工作要求的具體通知,目的就是要全面開展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切實發揮學校的教育質量保證主體作用。
在高職教育發展進程中,構建并運行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強化質量意識和質量管理,是學校主動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需求、持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基本內涵。診改工作以崗位需求為基本導向,進行多元化、多維度診斷,不斷更新、改進、創新,形成人才培養工作數據,并整合資源,通過學校自主診斷與改進,構建的內部質量監控體系,在學校、專業、課程、 師資、學生等不同層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對獨立的質量目標、 質量標準、 質量制度,形成教學工作診斷改進工作機制。
萬變不離其中,要培養出高質量的人才,課堂教學是人才培養重要節點,同時也是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以促進教學融合為主要目的,更新人才培養模式,根據工作崗位需求重置課程目標、內容、授課方式。以課堂教學形態轉變為突破口,促進課程改革,提升課堂教育教學質量。因此,構建有效課堂教學是診斷與改進工作的重點所在。
1 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思路
在產學研結合的基礎上,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質量為中心,產業和教學相結合、職業教育和學歷教育相結合”的辦學理念,確定“綜合素質+專業崗位技能培養”“工學結合” 為主的人才培養模式。通過教學方法的改革、校企合作等促進人才培養模式的實現。
以車身維修企業的實際需求為依據,依托汽車維修大行業的基礎上,構建“綜合素質+專業崗位技能”、“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可有針對性地研究制定多樣化的培養模式,如“訂單培養”、“工學交替”和“頂崗實習”“以賽促學,持續學習”等多種培養模式,可以更快、高質量地滿足車身維修企業用人短缺的要求,并且能夠實現了校企雙贏,既可以實現企業用工技術對接的需求,也可以實現學生就業的實際需求。
2 人才培養模式內容與措施
綜合素質+專業崗位技能培養+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構造與完善。可試采用“1.5+1.0+0.5”的過程,構造、完善“綜合素質+專業崗位技能培養”“工學結合”為主的人才培養模式,并將學生的素質教育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教育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中。
前1.5年,采用校內理實一體、現場教學、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模式,采用理論教學、課內實踐等,使學生獲得專業所必備的車身維修初級職業基本能力,引導學生選擇性考取汽車維修職業技術證書、二手車評估師等。
隨后的1.0年,根據技術工種的要求,在學生自愿選擇的情況下,構建“教學安排與技術工種相結合”的教學安排模式,將學生分為車身鈑金維修、車身涂裝修復、汽車漆膜與汽車玻璃修復美容三大類工種,再根據各個工作崗位的關鍵能力要求,構建“校內實訓與企業頂崗相結合”實訓體系,達到專業素質的培養及專業崗位技能的培養。
最后0.5年安排學生頂崗實習,以真實的工作任務為載體,拓展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綜合應用,使得學校所學與企業實際技術需求無縫對接,順利上崗工作。
加大校企合作深度、落實工學結合。在鞏固現有合作企業基礎上,增加合作企業數量,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力度,打造長、中、短期的“訂單培養”;增加實習崗位的個數,保證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實施。
著力創建職業教育實訓中心,進一步保證工學結合的落實。著力創建職業教育環境,校內高標準建設車身鈑金技術、涂膜修復技術、汽車車身與玻璃美容等關鍵技術訓練的實訓中心,滿足學生頂崗實訓和教師項目教學、現場教學的需求。保證工學結合的全面執行,促進教學方法的改進,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促進人才培養模式的多元化。
3 課程體系的改革
對傳統的課程體系進行解構、重構,全面推進體現崗位職業能力要求、“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體系構建。根據職業崗位(群)的工作任務和職責要求,分析典型工作過程,依照工作順序,確定每個工序所要完成的工作,以及完成工作所需的知識和技能,結合認知的順序,合理整合,確定課程,構建基于車身維修技術工作過程的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的課程體系框架。課程體系構建流程如圖1。
4 小結
課堂教學改革關乎著學生的成才與就業,關乎著教師的創新與發展,關乎著學校的發展與未來。不斷完善與修訂教學管理制度,優化教學的激勵機制,創新教學課堂,鼓勵和重視中青年教師的培養,組建優秀教學團隊,優化管理隊伍,這樣教學的積極性就可以充分調動起來,在標準的框架下創新與實踐,才能讓教師們樹牢現代職教觀念。
參考文獻:
[1]劉曉瓊,羅樹明.診改視角下高職課堂教學改革實踐探索[J]. 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7(12):125-127.
[2]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高等職業學校專業建設方案(高等級公路維護與管理專業)[S].
作者簡介:翟靜(1982-),女,遼寧鞍山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車身維修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