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云
摘 要:方志是一種記載自然社會各方面現狀和歷史的著述,也被稱為地方志,本身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和資料性,是國家最為重要的文化遺產,本文針對山東古代方志的研究情況進行探究。首先分析了現階段山東古代方志研究中存在的問題,然后從問題入手,對山東古代方志的研究提出建議,最終簡單評價了山東方志的研究工作。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能夠對山東古代方志的研究編纂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經濟文化;方志體例;編纂方法
山東省歷代都十分重視方志的編纂和研究工作,無論是民國時期,還是信息社會,志書編纂研究的隊伍都是十分龐大的。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古代方志研究和編纂工作必須要進行創新發展,才能夠從根本上促進方志的發展和文化的進步。但是,在研究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其中很多方志存在歸屬錯誤且無據考證,加上很多地區的名字發生變化,也需要進行商榷研究,對方志進行全面補充發展。
一、山東古代方志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少經濟內容
在研究過程中可以發現,山東在民國以前的志書中雖然設有相關門類,但是內容十分簡略,而且主體內容依然圍繞著人文和名勝古跡。但隨著社會經濟體制的不斷深入發展,國計民生成為新時期的重點研究內容,因此在研究地方志的過程中,也需要突出對社會經濟內容方面的研究,以此發揮出地方志書的重要作用。現階段山東部分地區的方志研究工作,依然還缺少對社會及經濟史料的總結,甚至部分地區的實業志中存在很多問題,沒有進行全面的考證。要認識到社會是經濟的基礎,通過對古代地方志社會經濟的研究,反映出社會的發展和變動狀況,提高方志的實用性。
(二)歷史文化較少
山東方志中反應革命斗爭的資料內容極為豐富,比如《膠澳志》中間就詳細記載了近百年來,帝國主義對清高的侵略過程和青島人民反抗斗爭的過程,其中對日本占據青島至中國主權于不顧的行為進行了詳細的描述。甚至可以說《膠澳志》是一部侵華資料的匯集。但實際上關于這方面的研究卻相對較少,因此需要對這一部分的斗爭史料進行全面的研究加強。
(三)內容較為省略
古代地方志的內容在記述上較為簡略,舊時很多志家學者們都在強調記錄的問題,這一現象,在當今社會中也依然存在。對于地方特色內容的記錄依然較為省略,很多地區得方志都需要進行糾正,也需要對方志的記述研究的研究工作進行全面的研究,豐富內部的記錄內容。
(四)缺少群眾生活
在古代受到封建綱常的影響,地方志中反應人民群眾生活的內容相對較少,但是新時期,強調一人為本的民主思想,加上馬列毛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等重要理論的影響,在方志的研究過程中,還需要充分挖掘強調方志的民眾性。但是在研究過程中,卻對這方面的內容反饋較少,很多縣志中強調的內容沒有得到詳細的記錄和研究。
(五)缺少科學研究
當今社會科學化和信息化并駕齊驅,都是社會所倡導的核心發展方向,在方志領域也要如此,在研究過程中也要注重科學性和文化性,但是很多學者沒有對方志中的內容進行全面的記錄,依然存在一部分舊時內容,對方志的客觀性和科學性造成一定的打擊。
二、山東古代方志研究的變革創新
(一)方志體例門類的創新
方志從中國古代的宋朝開始發展,體例已經基本定型,直到中國封建社會莫奇簡短,方志的體例門類才開始有了創新,但是當時的門類設置依然是為了適應傳統舊志的編修需要,編修方法和研究內容沒有發生根本上的改變。新時期,社會在不斷地發展變革中,方志的研究和編修理論也需要進行全面的發展,山東很多的志書學家在研究過程中,為了兼顧不同歷史時期的記錄特點,采用了全新的體例門類,兼容了多種不同的方式和特點,采用了全新設類法,對市區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描述[1]。比如,想要讓志書研究得到全面的發展,適應社會的變化,就要對傳統舊方志的體例門類進行變革創新,以門類排列上,就可以先經濟后財政,向科學后宗教,包括司法、警務、兵防等內容,強調創新。通過這些門類設置上的變革發展,能鞏固讓現代社會中的地方志從整體結構上發生變化。
(二)研究方法手段的創新
在研究山東古代方志的過程中,還需要對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進行全面的創新,比如,在地質、氣候、公路、衛生等方面,很多都發生了變化,不能夠一味的根據舊有的地方志進行研究,要從實際出發,掙脫古代地方志的束縛,跟隨時代的潮流,探索出符合當今社會的全新內容。比如,新時期出現的測繪、GPS、GRS等技術,就可以應用到地方志的研究中去,在借鑒古代地方志內容的基礎上那個,根據城市的特點,形成現代化的科學圖標,并且運用到修纂地方志的過程中。以新時期的《山東方志匯要》為例,該書中不僅對宋代以前的地方文獻進行了總結和研究,還收錄了部分鄉土志和山水專志,志書目錄極為全面,可以說這本書反映了山東方志的全貌。相關志書研究人員要充分認識到,搜集、整理、研究志書的重要性,挖掘重要資料,讓山東地方志發揮出其真正的作用,成為地區的百科全書。《山東方志匯要》藝術,是山東古代方志研究的典范,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很多地方志流失背會,查錄極為困難,對研究整理造成了較大的影響,正因為如此,就要結合新時期的科學技術,強化對山東古代方志的研究[2]。
三、山東古代方志研究的評價
一直以來,山東方志的研究和纂修工作都是在傳統舊志的基礎上,進行創新發展,已經取得了較大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山東政府對古代方志的研究工作一直較為重視,參與研究、纂修的對位較多,方志的內容較為充實,資料豐富。很多山東的政府人員以及專業學者都參加過地方志的纂修和研究工作,各市縣也十分重視方志的研究,包括研究所的專家、學校的校長等都是參與研究的重要人員。此外,因為志書涉及到的內容較為廣泛很多地區為了保證研究工作順利開展,招聘了多種專業的人才,而山東的研究工作,研究委員會就有19人,到真正的纂修階段,最高時期有近200余人參加。在研究過程中,發現了很多珍貴資料,比如,在《博山縣志·實業志》中就發現博山一帶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膠澳志》中也對當地的林業、漁業、鹽業、以及礦業等做出了詳細的記載。比如《泰安縣志》中,就包括了歐陽修、蘇軾、李白、杜甫等多位名家留下的詩文。通過強化對古代地方志的研究,幫助國家進一步了解了山東的歷史文化,獲得了更多的可靠資料,但是,山東在研究和編纂過程中也存在諸多的不足,很多地區的歷史沒有如實的反應出來,加上因為時代的原因,志書的編寫存在一定的問題,如果一味地沿襲舊志,就會阻礙志書的發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必須要堅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原則,開展相應的研究編纂工作,保證新時期的地方志書更加的全面完善[3]
總結:綜上所述,古代地方志既可以反應地方行政單位的天文、氣候、地形、資源等自然發展的過程,也可以反映出國家各族人民斗爭、生產、科學等社會發展成就,是國家不可以忽視的文化遺產。山東地方志的內容較多,涉及到的內容較光,因此更要進行系統化的研究和編撰,借助新時期的科學技術手段,通過商榷、研究等方式補全方志,以此為當今方志的編纂提供準確性和參考性較高的地方發展資料。
參考文獻
[1]王熹. 明清順天府附郭宛平縣方志幾個問題的辨證——兼與郗志群教授商榷[J]. 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5, 13(1):10-15.
[2]鄭春蕾. 關于《中圖法》(第五版)地方志類目設置的探討——兼與周衛妮老師商榷[J]. 圖書館雜志, 2015, 34(7):37-40.
[3]陳續濤. 盛世與淪落:洛陽“運河一號”古沉船考釋[J]. 中國港口, 2016(S1):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