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政務微信是開展信息服務的發展方向之一,微信作為一種新的即時通信產品,從開始就備受各界關注。本文首先分析了四川政務微信信息服務開展的現狀,指出在開展信息服務中存在的問題; 接著引入微信和微信公眾賬號,分析它們的特點和用戶行為; 總結了當前微信公眾賬號應用的常見模式;然后說明和分析基于信息構建的微信公眾賬號的信息服務方式,提出符合四川政務微信特點的信息服務平臺設想,為今后四川政務微信的發展和構建建言獻策。
1.引言
在經濟社會和信息全球化發展日益提速的今天,如何進一步滿足公眾對社會公共服務不斷増加的需求已成為世界各國政府所關注的重點,如何進一步使政府機構更高效的履行職責、進行管理、提供服務是各國政府都要面臨的一項嚴峻挑戰。通過不斷的研究和探索,“建設職能科學、結構優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成為我國政府發展轉變的目標,及時公開各種政務信息、提高政府機構的公開透明度,加強與公眾之間的互動交流、提高政府部門的公信力和可信任度,建立廉潔高效的服務型、陽光型政府不僅是政府建設努力的目標,更是改革的重點和難點。與此同時,信息技術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了迅猛發展,特別是互聯網的普及應用,使得社會發生了前所未有的進步,也改變著人們的生活。伴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全面到來,人際信息的傳播速度加快,大大増強了公眾的權利意識和網絡話語權。知情訴求、監督訴求、參與訴求比往任何一個時代都更加強烈,對于政務公開的需求也更加迫切,這對服務型政府的建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傳統的服務手段由于其自身的缺陷如受眾群體小眾、傳播速度緩慢等多方面原因,無法更好的滿足公眾的需求。這一切因素都促使著各國政府不得不進行管理創新尋求更較便捷快速的政務媒介。
2.四川政務微信信息構建現狀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與區域經濟的不斷增長,現代的科學與技術為四川省政府信息公開化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特別是各種類型的政務新媒體的出現與使用,極大的加速了四川省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進程。根據騰訊研究院發布的《“互聯網+”微信政務民生白皮書》與清博大數據發布《2017上半年政務新媒體發展態勢報告》等數據顯示,截止2015年8月,全國的政務微信已經超過8.3萬個,覆蓋了全國絕大多數地區,幾乎涵蓋了所有的政府職能機構。其中四川省在微政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尤其是政務微信方面。從省級層面上看,四川省的政府微信數量達到了4425個,位居全國第5(相對于2014年上升一名),西部第1。其活躍用戶規模排名第7,由此可以看到四川省在政務微信的發展中取得了極為優異的成果,同時進一步結合清華大學新聞研究中心負責編撰的《2015年微政四川發展研究報告》。可以看出四川省很多政府部門已形成共識,高度重視政務微信在建設四川服務型政府進程中的突出作用。在各政府職能部門中,尤其以教育、旅游、公安、氣象、工商等民生類賬號表現異常活躍;在各市、州及區、縣中,成都及成都各區(市)縣的政務微信集體表現搶眼,其他市、州和區(市)縣后發而上,緊跟緊趕(如遂寧市政務微信),并開始彎道超車。在部分領域的政務微信甚至表現出領先的態勢。
2.1 樣本選取
為進一步分析四川省政務微信的發展現狀,筆者通過對網絡調查、實地訪談、問卷調查等方法收集樣本資料。而由于四川省是一個地理范圍廣、民族情況復雜的大環境,且同時由于四川省政務微信的種類繁多,筆者無法做到針對所有地區的所有政務微信總體進行詳盡的分析,因此筆者決定對已有地區與地區政務微信進行適當的篩選,力求使樣本的選擇具有合理性、科學性,保證最終研究結果的準確性、指導性。本研究樣本選擇主要遵循以下原則:
(1)地區選擇
四川省由于地理與歷史因素,形成了一個具有一個大雜居、小聚居為特征的居民生活環境,根據《2016年四川省統計年鑒》,四川省的經濟發展、科技水平以及人口分布均存在嚴重的不平衡現象。因此為了保證樣本選取的科學性,保證研究分析可充分考慮經濟、地理、人口等因素帶來的影響,最大限度的保留樣本的信息含量。在地區選擇上,筆者最終選取了四川省為總,選擇四川省之下的包括成都、綿陽等21個城市。
(2)行業選擇
四川省政務微信作為西部政務微信發展第一的省份,其政務微信涉及到政府職能領域的方方面面,已有數據表明四川省政務微信涉及領域超40個。對此,筆者選擇結合新浪、騰訊發布的最新微信排行榜、各省、市發布的區域政務微信影響力排行榜,選取了政府、旅游、共青團、公安、交通、氣象等6個關注度最高、影響力最大的行業系統,同時考慮到四川省為農業大省的實際情況,選擇將農業系統也化作為取樣行業,兼顧發展經濟建設需要將工商作為取樣行業,兼顧民生、雙創將民政、人力也作為取樣行業,共計10個行業系統。
3. 四川省政務微信總體發展概況
3.1 四川省政務微信總體發展概況
根據清華大學新聞研究中心負責編撰的《2015年微政四川發展研究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0月底,四川開通政務微信賬號接近2300個,排名全國第6。其構成中主要以縣市級政務微信占據主體地位,其中縣級(包含區、市級單位)占據總體的60.08%;市、州政務微信占總體的32.88%;而省級部門的政務微信約占7.04%。這也大體上服和四川省政府部門的省市區三級分布情況。
在進一步的調研中(調研統計時間為2017年11月30日),從城市角度分析,根據21個市級城市樣本數據顯示,四川省各市級政務微信的開通率較高,如圖3-1所示
政務微信開通率均達到100%的城市達到總體的1/3,其中包含德陽、內江、樂山、南充、宜賓、達州、巴中等市的;政務微信開通率達到90%的城市同樣達到總體的1/3,其中包含了成都、瀘州、遂寧、內江、雅安、眉山、阿壩州、甘孜州等城市;攀枝花、綿陽、廣元、廣安等地政務微信開通率達到80%;而其他地區諸如自貢、資陽、涼山地區的政務微信開通率僅達到60%。將所得結果與筆者2015年調研結果進行對比,發現四川政務微信在這兩年里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部分地區的政務微信建設取得了驕人成果,如作為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綿陽的政務微信的開通率從2015年的不足60%,居于中等水平,遠落后與成都、德陽等地區,到現在達到80%。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將四川省政務微信開通率與四川省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進行橫向對比。二者之間并不存在顯著的相關性,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證明了各地區政務微信的開通與建設并不受區域經濟因素的影響,落后地區建設政務微信具備可行性。
從所選行業角度分析,根據10個系統行業樣本數據顯示,相較于地區而言,四川省各政府職能行業的政務微信開通率存在極為顯著的差異,如圖2-2所示。
從圖中可以看出,其中以旅游、公安、政府三個行業的政務微信最受地區政府部門的關注,其各地區開通率均達到100%,這與清華大學新聞研究中心負責編撰的《2015年微政四川發展研究報告》所發布的“政府職能部門中,教育、旅游、公安、氣象等民生類微信賬號表現活躍”相符合;相對的交通、共青團、氣象等行業略微不足,存在部分地區未給予適當的重視,如阿壩、成都等地區;值得注意的是,四川省作為農業大省,關乎民生的農業與民政行業的政務微信創建數居于末尾。約有1/3的市、州未創建此類政務微信。
雖然從政務微信建設數據層面上來看,四川省的政務微信的建設表現出蓬勃發展的景象,但進一步對地區與行業數據進行細致分析,可以看出四川省政務微信發展仍然存在嚴峻的問題。
首先,從可用性角度分析。可以看出四川省部分地區雖然已經創建了政務微信,但這之中存在較為明顯的“僵尸微信”現象(本次調研共查處9個“僵尸微信”,占已創建政務微信的5%),如內江、瀘州、德陽、眉山等地區,且這些“僵尸微信”更多的處于交通這一行業(共6個“僵尸微信”)。根據新浪、騰訊發布的最新微信排行榜、各省、市發布的區域政務微信影響力排行榜等數據顯示,在多數地區交通行業的政務微信都屬于實用性極強、與居民生活最為緊密聯系的行業。
其次,從實用性角度分析。政務微信的重要功能之一就在于其是可以及時、準確的推送政府在相關方面的政務信息,因此及時性也是對政務微信的重要評價標準。根據筆者本次的調研所得四川省相應的省市級政務微信的信息推送方面存在較為嚴重的延遲。四川省政務微信的推送頻率表現出了較強的兩極分化的現象(統計樣本中不包含“僵尸微信”),當天推送與與一周以上推送的政務微信占主要地位,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在推送時間超過一周的政務微信中存在部分的推送時間超過1個月甚至3個月的(這類政務微信約占總體的15%)。
4.結語
通過本次的調研結果顯示,在交互系統這一方面,四川省大部分地區的政務微信對交互系統的重視度不足,總體的建設率不高,少數構建微矩陣的政務微信其內部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方面是微矩陣的涵蓋面不足,未能真正的做到將多種政務部門進行協同整合,徒有其表,無法真正的滿足用戶對多部門政務信息整合、對比的要求,另一方面部分微信的微矩陣不顯眼,無法讓用戶快速識別,為用戶的使用帶來了不變。如自貢市人民政府的微自貢、德陽市德陽發布等政務在這方面均做到了微矩陣涵蓋了本地的其他政務微信,但卻忽視了對同類型及省級政務微信的關聯;而瀘州市人民政府的醉美瀘州則恰恰相反,做到了對同類型政務微信的關聯,卻忽視了與本地區其他政務微信的關聯。同時依然有部分地區的政務微信未能準確的意識到微矩陣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如綿陽的綿陽發布等政務微信的交互系統設計極不合理,未能將微矩陣嵌入政務微信中。
參考文獻
[1]楊新華.中國政務微信內容、形式與效果分析[J]. 統計與管理,2015(06)
[2]王玥,鄭磊.中國政務微信研究:特性、內容與互動[J].電子政務,2014(1).
[3]陳超賢.政務微信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青島行政學院學報,2013(4).
作者簡介
司璐(1988-),女,西南科技大學情報學研究生,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