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聰
摘 要:為了適應現階段公路工程經濟的發展要求,必須創新路網選線設計模式,以有效提高公路項目發展質量,這需要加大路網選線設計項目的投入成本,突破傳統路網選線設計方案的局限性,提升公路項目的綜合運作效益。
關鍵詞:公路路網工程;選線設計問題;具體方法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09.202
1 常見公路工程路網選線設計問題
在公路路網選線中,影響其整體運作效益的因素諸多,比如項目設計方法、項目安全性施工模式、路線設計模式、路網施工技術等,如果不能解決這些施工問題及安全性隱患,將不能進行舊路用地范圍的有效性、準確性測量,不利于實現對舊路的有效性利用。如果缺乏先進性的設計軟件,也不利于就建設用地的相關施工數據展開控制。在工程實踐中,受到舊有工程造價模式的影響,不能有效找準公路路網測量的關鍵控制點,這不利于公路路線的精確性控制,這可能會加大工程造價投入,不利于解決公路路線設計中的安全隱患。
2 公路選線的原則
為了提升公路工程路網的應用效益,必須進行路網選線設計模式的優化,這需要就工程各個設計階段展開分析,進行各種施工方案的優化選擇,在線路設計過程中,要保障車輛行駛過程中的安全性,進行施工成本的控制,實現工程各項施工程序的協調性運作,以有效降低工程難度,提升公路養護效益。在線路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到公路平面、縱面、橫面等的協調搭配原則,進行施工方案的優化,增強工程的整體運作質量,避免出現片面追求工程進度而忽略工程施工質量的狀況。
在線路選擇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到道路施工環境狀況,在有些風景區、名勝古跡區施工時,要避免對這些施工環境區域造成破壞,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結合,實現施工環境的有效性保護。在公路建設過程中,高速公路、一級路面是關鍵性的公路項目,為了提升項目運作效益,需要進行上下車道分離的設計原則,更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3 公路選線的步驟
3.1 路線方案
通過對路線方案的優化選擇,有利于提升公路工程的運作效益。這需要就公路項目起點、終點路線的走向問題展開分析,在小比例尺地圖上進行不同設計方案的選擇,通過對不同設計方案的選擇,選出性價比最高的設計方案。這也需要做好現場勘察工作,采取實際調查等方案進行公路現場環境資料的收集,如果施工地形比較復雜,可以利用遙感技術及航攝資料展開選線。
3.2 路線帶
在路線帶選擇中,需要根據路線的基本方向展開分析,充分考慮地質、地形、水文等自然因素,進行不同質量控制點的分析,通過對不同設計控制點的選定,進行設計控制點路線帶的設計及分析,確保公路路線整體布局的科學性、安全性。路線方案的選擇需要遵循低成本、高效率施工的原則。
3.3 定線
在定線施工過程中,需要就初步選定的線路展開加密,進行施工環境狀況及施工技術標準的分析,進行縱面、橫面、平面等因素的分析,實現定線方案的綜合性設計,進行道路中線區域的確定。
4 新型公路選線方法
4.1 單因素分析模型
為了提升公路路網選線效益,必須進行技術因素、社會因素等的綜合性考慮,實現選線負面影響因素的消除,這需要就各個施工因素間的聯系狀況展開分析,實現地質圖、地形圖等資料的數字化、綜合化分析,進行不同影響要素空間關系模型的建立。
4.2 多因素空間分析模型
為了適應公路工程復雜性路網選線工作的要求,必須進行多因素空間分析模型的建立,這需要進行GIS技術的應用,充分發揮GIS在空間分析中的積極作用,就公路選線的各項影響因素展開分析,這需要根據公路的服務水平狀況、經濟發展狀況、交通等級等進行公路選線緩沖區分析模型的建立,進行GIS空間分析功能的應用,進行公路帶狀緩沖模型的建立,在多因素空間分析模型計算中,需要進行公路緩沖區模型與單因素分析模型的結合性計算,獲取線路設計所需的特征信息。
4.3 選線方法
在公路選線過程中,需要有效處理農業發展與道路工程的關系,盡量少占高產農田,實現農田水利建設的有效性運作,當路線靠近河邊低洼的村莊時,需要靠河岸線進行路線的布置,做好公路的防護工作,實現道路經濟與農業經濟的協調性運作。在設計過程中,進行橋位與路線關系的優化處理是必要的,特大橋是路線方向的控制點,在大橋建設過程中,需要遵循路線的基本走向。在中小橋涵位置設計中,需要遵循公路工程項目的基本走向,。在橋位中線設計中,需要保障引道與橋梁在同一直線上。這也需要進行城鎮居民點與公路路線關系的處理,確保道路設計及施工的有效性開展。在這個過程中,需要遵循道路設計不擾民的原則,在路線區域選擇中,要避開關鍵性的電力設備、電訊設備,當必須靠近時,必須保持足夠的距離。
在山區選線過程中,需要根據具體的工程狀況,進行公路建設方案的選擇,提升公路路網選線的技術標準,實現工程造價的控制,以適應現階段公路經濟的發展要求,這需要遵循以人為本的環境發展原則,確保經濟的可持續性運作。在山區公路設計中,需要深入貫徹安全性、經濟性、環保性的原則,進行各種工程影響因素的分析,進行各種可信性方案的對比性選擇,做好實地選線工作,實現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協調化運作,針對典型工程展開綜合性比選,進行土石方平衡狀況的充分性考慮。
5 結語
通過對路線設計方案的優化,有利于提升公路工程的運作效益,這需要從公路平面、橫斷面、設計形式等模塊展開分析,推動我國基礎交通工程的有效性發展。隨著社會大眾生活品質的不斷提高,社會各界對路網工程的建設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要求,必須創新公路路網設計方案,以確保路線設計的安全性,實現工程造價的控制,提升工程施工的科學性,以推動公路建設的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劼昊.論述新理念的公路工程路線選線設計的研究[J].民營科技,2015(01).
[2]吳勇,劉喜耀.基于新理念的公路工程路線選線設計研究[J].科技資訊,2011(02).
[3]蔡紅兵.公路勘察設計新理念及其應用[D].浙江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