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慶
摘 要:目前我國絕大多數生產制造企業都采用直線職能制這種組織結 構模式。存在各職能部門自成體系,不重視信息的橫向溝通等問題。在學 習和借鑒先進企業成熟做法的基礎上,擬以構建‘‘生產管控平臺”信息系 統,建立跨職能“生產管控中心“,對基于生產業務流程的跨職能部門協 同管理模式進行研究及設計初步方案。
關鍵詞:協同管理;組織模式;生產管控中心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09.208
0 引言
生產制造企業,其業務流程上各個環節被不同的職能部門掌控, 由于職能部門間存在的職權分割,缺乏全局觀念和不重視信息溝通,難以 統一指揮形成合力,導致生產流程效率低下,管理費用增加,對環境變化 的響應也變得遲鈍。
1 內涵和主要做法
1.1 采取的管理方法和理論工具
(1)業務流程管理。業務流程管理(BPM: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是通過分析、建模、監控和持續優化企業的研發、生產、財務和人事等流程,由信息系 統完成或輔助完成任務的協同實施,從而使業務流程信息化、自動化。
(2)跨職能團隊 。 跨職能團隊(CFT:Cross-Functional Team)是指在正式組織內部, 由來自不同職能部門的勝任人員共同組建的一種虛擬組織,通過團隊成員 合作以實現既定目標。
2 開展的工作及采取的措施
2.1 基于BPM的生產管控平臺開發
(1)現狀分析?,F有制造企業生產管理業務主要涉及生產計劃管理、現場管理、物資 管理、質量管理、工藝技術管理等信息系統,雖然初步具備了流程化管理 的基礎,但對生產流程總體的管控較弱,在生產策劃、生產準備、過程管 控等方面存在缺失,并且與生產流程相關的各業務系統信息關聯較弱,及 時獲職數據困難。
(2)實施BPM的必要性。而BPM是通過對企業現有流程進行建模、自動化、管理和改進,提升 企業業務流程的運行效率,BPM還以構造規范化的業務流程為核心,推進跨 職能、跨系統和跨企業的信息流通與整合。BPM具有以下兩個特點 :
1)工作流管理:BPM以工作流的方式組織的業務流程,完成各部門和 人員之間的信息傳遞和協同工作,并對業務流程進行監控和分析,從而實 現流程的自動化。
2)應用系統集成:通過將一系列的方法、技術和工具,實現各異構應 用系統之間的集成,既保證了原有應用系統的正常運行,又實現了管理系統的整合,促進了企業內部部門之間、應用系統之間的數據流通和信息交 互。
(3)生產管控平臺開發。在系統中,“生產管控平臺”實時獲取各生產管理層級相關信息系統的運行數據和生產問題,按照“零件制造一裝配一 配套保障一交付”等主價值流程的“全過程””對生產情況進行顯現化展示,生產運行管控人員利用“生產管控平臺”的“生產問題協調模塊”及時發現主流程中出現的生產問題,對問題進行分層管控,并全面監控問題的處理、反饋。
2.2 建立跨職能的生產管控中心
(1)釆用跨職能團隊的必要性。面向生產流程、貫穿多個職能帶建立的“生產管控平臺”無法由一個 職能部門駕馭,甚至是直線職能制組織中最強勢的職能部門。因此,應該由 各職能部門的勝任人員組成團隊來掌控“生產管控平臺”,實現對生產流 程的協同管理。
跨職能團隊是一種在職能制組織內衍生的橫向混合組織,在新產品開 發、降低成本及提高組織運營效率等方面,均可發揮積極作用。這種效能的發揮來源于團隊成員的共同投入、相互合作與信息共享等。
(2)團隊的構建和控制 ??缏毮軋F隊的構建與運行需要進行管理控制,否則將影響其作用發揮。 而作為一種組織形式,跨職能團隊要從三個方面因素考慮其如何構建和控 制,分別是:人員結構、過程管控和考核激勵,這是組織設計的基本要素。 以下從這三個方面闡述“生產管控中心”的構建和控制。
人員。①主任和副主任。設置主任1名,負責生產業務;由主任提名副主任l~3 名,協管生產業務,負責實施管控、處理問題和智能分析。 ②跨職能會議代表。定期組織各職能部門和各生產單位采取依托集中辦公或會議模式開展,副院長主持。工作地點設在管控中心,人員主要為中層主管領導和主管業務人員。通過對業務看板,對計劃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及時協調重要問題,將上級需要信息及時整理上報。③現場管控人員。為拓展生產流程管控的深度和廣度,還將開發“生產管控平臺”的角 色看板和要素看板,并將生產相關人員納入管控體系,進行網格狀分布式 管控。
(3)運行機制。①集中辦公。設定專職崗位組成管控團隊,定時在 “運營管控中心”安排值班。跨職能單位會議代表可以通過可視化看板、各業務看板以及郵件、電話等方式,對生產運行情況進行監控,迅速協調解決出現的問題,及時調整計劃偏差,采取措施,及時反饋,做到閉環管理。重大問題及時上報。②現場管控。為了對生產管控中心的管控業務形成有效支撐,職能主管部門、各生 產承制單位和各生產保障部門等單位的領導和業務助理,也要通過根據本 人業務定制的“角色看板”接收管控要求,反饋執行進展,從而形成一個全面的生產管控網絡。 ③會議業務 可召開系統生產協調會、專項協調會等會議。會議地點設在生產管控中心, 各代表入座各自席位,科研生產全過程、全要素集成可視化展示,大家進行會議討論,進行問題處理及分析決策,實施全流程管控。
3 結束語
在傳統意義上,企業靠嚴格的邊界制勝,未來的企業則要靠無邊界贏 得競爭。展望生產管控中心跨職能團隊的建立以及工作的全面展開,跨職 能部門的溝通變得較容易,跨職能部門問題能及時、有效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