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芳
摘 要:十九大報告提出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并將此作為我國的一個發展戰略寫入黨章,切切實實把農村農業優先發展提升到了戰略高度。我國農業人口總量龐大的國情決定了沒有當下的鄉村振興和農村農業現代化,就不會有整個國家的現代化。本文就推進鄉村振興發展中如何發揮村級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進行初淺的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鄉村振興 黨組織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承載著億萬農民的美好生活期待,為新時代農業農村發展勾勒出了宏偉藍圖,明確了重點、指明了方向。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統籌推進工農城鄉協調發展,出臺了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實現了農業連年豐收、農民收入持續提高、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為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提供了基礎支撐。但長期以來,我國在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農業農村現代化始終是短腿和薄弱環節,因此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宏大的工程,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著力夯實基層黨組織特別是村級黨組織的建設,發揮其在宣傳黨的政策、貫徹黨的決定、引導群眾發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開拓創新,埋頭苦干,建設幸福美好家園。
當前,村級黨組織戰斗堡壘的作用面臨著諸多嚴峻挑戰,村級黨組織軟弱渙散、黨員干部能力不足,不能帶領群眾發展,不能引領一方致富等問題嚴重制約了鄉村發展,加強村級黨組織、提升其組織力和執行力勢在必行。
加強隊伍建設,夯實人才基礎。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支部強不強,在于“領頭羊”。打造一支信念堅定、素質優良、敢于擔當、戰斗力強、帶動力強的村黨員干部隊伍,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堅強組織保障。當前,大量農村人口進城務工,鄉村精英人才外流已成為制約鄉村振興的瓶頸之一,再加上村干部事務多、壓力大、報酬低,村干部后備干部隊伍建設,成了一個老大難的問題。首先要加強鄉村振興領頭人隊伍的培育和建設。各地要結合自身實際,堅持問題導向,不斷創新思路,探索有效措施,壯大村級干部隊伍建設,打造一支強有力的領頭羊隊伍帶領群眾奔向小康、帶領鄉村走向振興。優化農村基層干部隊伍結構,抓好選派農村基層黨組織第一書記工作,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村官工作,加大從優秀村干部中考錄鄉鎮公務員、選任鄉鎮領導干部的力度,提高農村基層干部的吸引力,激發其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積極培養和吸收優秀人才入黨,注重“后備人才”隊伍建設,不斷把年輕人吸納到農村基層黨組織來,把骨干發展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骨干,培養一批“思想好、有文化、會辦事、辦好事、出成果”的年輕黨員,讓黨員隊伍更趨“年輕化、知識化、革命化”。重點從在本村從事創辦經營新型農業和熱心幫助他人、思想道德素質高的村民中發展黨員,作為村后備干部加以培養,增強他們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和擔當精神。同時加強監督管理、正風肅紀,打造一支政治過硬、群眾信賴的鄉村振興領頭人隊伍。堅持反腐敗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重拳整治群眾身邊微腐敗,讓不守規矩亂作為、只守攤子不作為和敷衍了事慢作為的干部沒有市場。健全激勵容錯機制,讓干部有多大擔當就有多大舞臺,讓擔當作為者更有尊嚴、更有地位,不斷激發鄉村振興領頭人創新創業活力。
推進陣地建設,強化基層堡壘。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核心力量。要充分利用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發揮其開展活動、服務群眾的重要陣地作用。當前,村級黨組織缺少陣地,無議事場所、無活動場所的問題基本得到解決,但在管理使用方面,投入和產出不成比例。譬如農家書屋、電教課堂、群眾說事室等都沒能發揮應有的效果。要進一步規范愛心書屋借閱、群眾說事等相關制度,使群眾真正參與到民主管理、共享精神大餐、共建美好家園的具體實踐中了。只有靈活用好陣地,切實發揮村級黨組織“陣地”作用,才能把黨和群眾緊緊地聯系在一起。推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引導廣大黨員做到政治合格、執行紀律合格、品德合格、發揮作用合格,使廣大黨員在鄉村振興的偉大實踐中,真正成為農民致富的帶頭人、執行政策的明白人、社會穩定的維護人、文明新風的倡導人、村容村貌的管護人,一名黨員一面旗幟,一個支部一座堡壘,以自身的先鋒模范作用影響和帶動廣大群眾。創新完善黨組織設置形式,加大在專業合作社、產業鏈、流動黨員聚集地、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中建立黨組織的工作力度,以黨的建設的全面覆蓋和全面加強,全面增強基層黨組織創造力、戰斗力和凝聚力,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支撐。
規范制度建設,密切黨群關系。人民群眾是真正的英雄,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發展前進的動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始終依靠人民群眾,才能凝聚起億萬農民偉大復興中國夢磅礴力量,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好幸福美好家園。因此,村級黨組織作為服務群眾的前沿陣地,要通過加強制度建設,發揮其教育黨員,凝聚群眾力量的重要作用。在加強黨員教育方面,要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制度,嚴格堅持、規范遵守黨的組織生活制度。由于各種原因,在村級黨組織中存在“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談心談話等制度堅持不夠嚴、執行不到位等問題。因此各級黨組織應該從嚴管理,健全完善制度,規范黨的組織生活。同時,在堅持原則的前提下,要結合實際、靈活形式,為黨員干部提供方便。比如利用微信群或QQ群講黨課、把會場從會議室挪到村頭巷尾、把課堂挪到田間地頭,把能同時召開的會議一起召開,等等,結合實際貫徹制度,該嚴則嚴、能寬則寬,把制度和實際結合起來,既規范制度落實,又切合基層實際。加強對流動黨員管理,通過成立“流動支部”“駐外支部”等對流動黨員進行動態管理,讓他們始終抓牢組織這根“線”,離鄉不離黨,流動不流失。同時充分發揮好發揮村級黨組織聯系群眾、武裝群眾、團結群眾、依靠群眾的功能,團結帶領億萬農民勠力同心創新創造,啃硬骨頭、涉險灘,攻堅破難、奪營拔寨,一步一個腳印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一定能夠開辟美麗經濟發展新境界,譜寫“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篇章。這就要求我們學會教育群眾,用宏偉的目標統一思想、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因此,在關系本村發展的重大決策過程中,要發揚民主,聽聽群眾的意見。村民們對自己土地情況的熟悉程度無人能及,多聽聽群眾的需要、群眾的意見,防止一股腦地拍腦袋決策,最后卻失去了群眾的支持。這就要求我們學會引導群眾正確處理局部和整體、當前和長遠利益的關系,引導群眾克服自私、狹隘的“小農”意識,正確認識自身的根本利益所在和實現自身利益的途徑,學會組織群眾,注重培育群眾中的積極分子,引導廣大群眾積極主動地參與鄉村振興的偉大實踐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