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種美叫鮮美,有一種味叫美味,它就是源于大自然化腐朽于神奇的力作——食用菌。這類菌是人們餐桌上不可少的美食,尤其是素食主義者。“味之美者,越駱之菌。”早在2000年前的史料《呂氏春秋》中就有對它美味的描述。
GB 7096-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用菌及其制品》中將食用菌定義為:可食用的大型真菌,多數為擔子菌,如:雙孢蘑菇、草菇、香菇、牛肝菌,另,子囊菌:羊肚菌、塊菌。從被視為天堂珍饈、比黃金還貴的塊菌,到平民菜場比比皆是、人工栽培的食用菌菇,除了擁有無人能擋的鮮美外,它們還擁有怎樣的營養品質?
可食用的大型真菌是腐生生物,森林、樹林是蘑菇理想的生長地,無需光合作用,不含葉綠素,寄生、腐生或兩種兼而有之。據相關數據顯示:它們含水量豐富(一般在86%~95%之間),擁有蛋白質、低脂肪、碳水化合、膳食纖維、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其中,有些品種食用菌的蛋白質、維生素E、維生素B2、尼克酸、鉀、鋅、鐵和硒含量高于大部分蔬菜,另外,還含有豐富的多糖物質,被譽為“長壽食品”。
干巴菌是革菌科革菌屬的一類食用真菌,它作為云南珍貴野生食用菌之一,主要與中幼齡云南松、思茅松和油杉等植物形成共生關系。干巴菌所含維生素B2、維生素E和鐵營養素含量超過大多數蔬菜和可食用大型真菌,如:
富含維生素E。有些品種的干巴菌維生素E含量是草菇和平菇的120倍,是其他大部分蔬菜幾十倍。維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清除體內的自由基并阻斷其引發的鏈反應,保護生物膜、脂蛋白中多不飽和脂肪酸、細胞骨架及蛋白質免受自由基和氧化劑的攻擊;維持免疫功能,尤其是對淋巴細胞功能的維持。維生素E缺乏:主要表現為生殖障礙、神經肌肉障礙、紅細胞膜受損、壽命縮短并出現溶血性貧血等癥狀。GB 28050-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針對成人制定了每天所需攝入14 mgα-TE維生素E的營養素參考值(NRV)。
富含鐵。有些品種的干巴菌的鐵含量是冬菇的70倍,杏鮑菇的42倍,白菇、草菇的20多倍,高于大多數蔬菜的鐵含量。鐵營養素參與體內氧的運送和組織呼吸的過程,維持人體正常的造血功能,還有著調節酶活性、核糖體生物合成、輔助因子生物合成、基因表達和核苷酸代謝等生理功能。但是攝入過量也會產生危害,所以GB 28050-2011針對成人制定了每天所需攝入15 mg鐵的營養素參考值(NRV)。
另,據相關研究顯示,干巴菌含有聯三苯型酚類化合物、多糖和甾體等。其中,對聯三苯類化合物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活性,多糖對抗氧化、抗腫瘤、保肝、增強免疫功能等有著良好的輔助功效。
有相關文獻記載,我國食用菌半人工栽培、有規模的生產始于元代,可以說是商品生產的開始。如今,不少真菌品種已產業化,世界各地的人們隨時都能分享其美味。無論鮮食還是干制品,都擁有獨有的嫩滑口感和濃香,口感和濃香能始終被完美地保留,可以無憂無慮地“馳騁”在各類菜系中,尤其是素食菜肴,讓吃貨們大快朵頤,享受無窮味美。目前,可推薦的美食有:蠔油菌菇、蒜椒茶樹菇、奶油蝦滑菌菇湯、草菇海螺片、蘑菇意面、雞絲菌菇、三杯菌菇燒茄子、蘆筍爆炒松茸仔、養生松茸羊肚菌湯、菌菇蔬菜湯、菌菇燴寧波烤年糕等。
據悉,我國已知可食用菌有1 000多種,毒蘑菇400多種。其中,含劇毒可對人有致死危險的蘑菇有40多種。對于毒蘑菇,人們通常認為采用拒絕鮮艷的野生蘑菇、只挑選有蟲子取食痕跡的野生蘑菇等的“民間偏方”,就可避開毒蘑菇的致命風險,但依然有不少人未能幸免。故,目前鑒于野生蘑菇的復雜性,建議不要隨意采食、購買難以辨別及未曾食用過的野生菌。若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現惡心、嘔吐、劇烈腹瀉、腹痛和視力模糊等癥狀,必須馬上就醫,否則可能會錯失最佳治療期。

蠔油菌菇

蒜椒茶樹菇

蘑菇意面

奶油蝦滑菌菇湯

雞絲菌菇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指南》推薦:食物多樣,谷薯類為主。從蔬菜多樣性原則來看,建議一般成人一天三餐,餐餐有蔬菜,品種多樣化,推薦每天攝入300 g~500 g。食用菌擁有自身獨特的營養結構,應適量選用,實現膳食營養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