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青蘭,黃偉華,黃永才,徐曉嶼,吳艷艷,牟海飛,吳代東,劉潔云
(1.廣西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廣西 南寧 530007;2.廣西大學農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4)
廣西香蕉在2015、2016年連續兩年經歷了低迷行情,且枯萎病蔓延危害加劇,2017年種植面積迅速下降,但仍然出現連續低價甚至滯銷的低迷行情,給香蕉行業造成了重大損失。因此,探究廣西香蕉產業面臨的問題及原因對指導產業發展至關重要。前人研究認為,我國香蕉產業已由“三高”(高投入、高風險、高回報)向“兩高一低”(高投入、高風險、低回報)轉變,產業發展存在品質下滑、盲目擴張、專業化發展困難、銷售組織化程度弱等問題[1]。近年來,凍害、臺風等災害導致香蕉產量減少,栽培成本猛增致使香蕉生產風險加大,規模小、技術落后阻礙了香蕉標準化生產,存儲和流通環節設施建設不足使得香蕉產銷難以協調,廣東、廣西、云南、海南等主產地產品同期上市也對整個香蕉產業形成了沖擊[2-5]。香蕉枯萎病也是制約我國香蕉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香蕉枯萎病,海南省香蕉種植面積迅速下降[6],且近幾年香蕉枯萎病在廣西幾大香蕉主產區發展蔓延迅速[8],病區面臨改種風險。廣西是全國香蕉種植面積第二大省區,其香蕉產業發展存在產業節點發展不平衡、缺乏高效率的物流網絡、風險應對能力弱等問題[7]。此外,隨著東盟國家香蕉種植面積迅速擴大[9],廣西香蕉產業必然受到影響。但是關于目前廣西香蕉產業發展問題和行情分析還鮮有報道,本研究以全國各地區和廣西香蕉主產區香蕉統計數據為基礎,結合崇左市香蕉產業調研結果,分析了廣西香蕉行情低迷的原因,并提出了相關對策,旨在為廣西香蕉產業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從圖1可以看出,2011—2016年全國香蕉種植面積整體呈上升趨勢,由2011年的38.60萬hm2增加到2016年的40.79萬hm2,略有波動,其中2014—2015年面積增長幅度最大、為3.44%,而2016年全國香蕉種植面積同比下降0.31%。各省(區)2011—2016年香蕉種植面積趨勢為廣東>廣西、云南>海南>福建,其中廣西香蕉種植面積整體呈上升趨勢,由2011年的8.51萬hm2增加到2016年的10.75萬hm2,增幅達26.32%,而海南香蕉種植面積迅速下降,2011—2016年降幅高達45.86%。從全國各省(區)香蕉總產量可以看出,2011—2016年全國香蕉總產量整體呈上升趨勢,增幅為24.97%,2016年全國香蕉產量同比增長4.26%。各省(區)2012—2016年香蕉總產量表現為廣東>廣西>云南>海南>福建,其中2016年廣西香蕉總產量為319.93萬t,2011—2016年增幅高達55.50%。

圖1 2011—2016年全國各省(區)香蕉種植面積及總產量
由圖2可知,香蕉單位面積產量較高的地區有海南、廣東和福建3省,廣西香蕉單產(24177.00~29760.54 kg/hm2)較低,但整體呈上升趨勢。

圖2 2011—2016年全國各省(區)香蕉單位面積產量
從圖3可以看出,2017年香蕉市場價格波動較大的時間段為4~6月和12月,平均市場價格峰值出現在6月、為4.89元/kg,低值出現在1月(4.00元/kg)、10月(4.16元/kg)和11月(4.07元/kg)。整體來看,西南地區、西北地區香蕉市場價格較高,而華北地區和東北地區相對較低。
廣西香蕉的主產區包括南寧、崇左、玉林、百色、欽州。調查顯示,2017年全區香蕉種植面積縮減嚴重,不足6.5萬hm2。其中,南寧市種植面積約3.3萬hm2,主要分布在西鄉塘區、武鳴區及隆安縣,較2016年縮減15%。崇左市為廣西第二大香蕉產區,主要集中在江州區、龍州縣、大新縣、扶綏縣等地,2017年香蕉種植面積約1.3萬hm2,較2016年減少1.0%(圖4)。
目前廣西種植的香蕉品種主要是桂蕉1號和桂蕉6號,抗枯萎病品種大多還處于試種階段。枯萎病對廣西香蕉產業的影響較大。已有研究表明,香蕉枯萎病4號生理小種在廣西幾大香蕉主產區均有不同程度發生,平均發病率由2014年的2.48%上升為2015年5.78%[8]。2017年廣西香蕉枯萎病迅速蔓延,南寧、欽州香蕉枯萎病發病率均超過20%,在南寧壇洛鎮和欽州浦北縣大量蕉園被迫改種。市場方面,廣西全區香蕉上市分布時段為8月之前上市10%、9月上市30%、10月上市30%、11月上市20%、12月后上市10%。其中最高峰時期為9月中旬至10月中旬,約占全年上市總量的50%。香蕉的采收價格在9~11月出現長時間的低價。

圖3 2017年全國各省(區)香蕉市場價格變化

圖4 2017年廣西香蕉各主產地市香蕉種植面積
2017年11月對崇左江州區羅白鄉、那隆鎮、馱盧鎮,龍州縣逐卜鄉、上龍鄉,扶綏縣昌平鄉、大新縣雷平鎮等4個香蕉種植企業(廣西佳聯瀛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龍州縣先鋒農場、廣西美呈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廣西藍天綠地集團,種植面積共1165.80 hm2)、1個專業合作社(崇左市天蘭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種植面積593.33 hm2)和5個種植大戶(種植面積共546.67 hm2)的香蕉種植和產銷情況進行了走訪和問卷調查。
2017年崇左市香蕉種植面積約1.3萬hm2,主要種植品種為桂蕉6號、桂蕉1號、巴西蕉等。香蕉產量普遍較上一年增產20%~30%,主要種植企業和農戶的單株產量在25.2~37.5 kg(表1)。該地區香蕉種植戶蕉園面積鮮有增加,整體香蕉種植面積縮減。部分蕉園大面積改種,如龍州縣上龍鄉藍天綠地集團原有133 hm2香蕉園,因香蕉產業低迷和老蕉園枯萎病嚴重,2016年93.3 hm2蕉園改種其他水果,其中90.7 hm2改種金菠蘿、2.6 hm2改種沃柑;扶綏縣昌平鄉四和村隴午屯部分蕉園改種澳洲堅果。此外,崇左市香蕉種植戶主體為外地商戶和企業,在本地租用土地種植。企業種植規模較大(200~600 hm2),且部分企業在多地均有種植基地。
2017年崇左市香蕉產量較2016年增加20%~30%,主要歸因于5~8月降雨偏多且出現較長時間的高溫天氣,香蕉生長加快,葉片寬大,抽蕾提前,單株產量提高5.0~7.5 kg。目前,崇左市蕉園種植的香蕉包括新蕉、2年蕉、3年蕉、4年蕉和5年蕉,其中2年蕉和3年蕉所占比重最大,新蕉面積較小。該市2016—2017年基本維持原有蕉園甚至棄種或改種。
崇左市香蕉主產區所調查蕉園枯萎病平均發病率為3.22%,根據蕉園發病情況分為5類:重病區(發病率≥15%)占2.51%,較重病區(發病率10%~15%)占3.60%,中病區(發病率5%~10%)占8.90%,輕病區(發病率5%以下)占67.18%,無病區(發病0)占17.80%。大部分蕉園枯萎病為零星分布,重病區基本棄種或改種其他作物,如柑桔、金菠蘿、澳洲堅果等,這也是種植戶避開香蕉行情低迷的趨利選擇。而在重病區,農戶的抗枯萎病技術往往非常欠缺。崇左市香蕉枯萎病發病大部分為輕病區,重病區比例不大。種植戶防治枯萎病的主要措施包括在枯萎病病株的空缺處補齊健康苗、防治根線蟲以減少枯萎病擴散、生物藥劑防治和加強蕉園管理等。然而,要更有效地防治香蕉枯萎病,還需加強綜合防治技術的應用,采用生物防治[10]或化學防治方法[11-12],及時清除病株,防止病菌擴散。此外,種植抗病品種也是應對枯萎病發生蔓延的重要措施。目前在廣西試種的抗病品種主要有桂蕉9號、南天黃、中蕉9號等。但崇左市對枯萎病抗病品種的關注度很低,鮮有種植戶選擇大面積種植抗病品種,大部分仍處于小面積試種階段,因此,抗病品種的推廣任重道遠。

表1 2017年崇左市香蕉主產區香蕉種植戶的種植概況
2017年崇左市香蕉采收價格波動較大,且企業和種植大戶的與普通農戶的相比差距較大。該市香蕉9月初開始出現低價,且持續近2個月,直至11月初才開始回升,是近年來香蕉低價持續時間最長的一年。種植大戶最低地頭出售價為0.6~1.3元/kg、出現在9月底,最高地頭出售價為2.6~3.6元/kg、出現在11月中旬,平均價格為1.4~2.0元/kg。普通農戶最低地頭出售價為0.4~0.6元/kg,最高地頭出售價1.4~1.6元/kg。企業等種植大戶較普通農戶的地頭出售價格高出0.2~0.4元/kg。造成不同經營主體采收價格出現差距的原因主要包括:(1)企業和種植大戶對接大市場,有相對固定的客戶,銷路穩定,而農戶大多只能等收購商來收,較為被動;(2)企業種植和管理等技術嚴格,香蕉品質較優,而農戶管理不到位,香蕉品質一般;(3)香蕉集中上市,紙箱、運費等漲價,裝運香蕉的成本明顯增加,收購商便壓低收購價以保證自己利益。規模較大的蕉園香蕉最早上市時間為7月至8月中旬,上市高峰為9月中旬至10月中旬,與全區相同。該市香蕉主要銷往華東、華中、華北和西南部分地區。綜上,2017年崇左市香蕉產業面臨蕉園改種、品質下降、供過于求、價格不穩定以及持續低價和種植戶抵御市場風險能力較弱等問題。
廣西是全國香蕉主要產區,2016年香蕉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僅次于廣東。2017年廣西香蕉出現行情低迷甚至滯銷的局面,香蕉種植行業受到重大沖擊。2017年全國香蕉平均市場價格在10、11月出現低值,結合市場現狀和調研信息分析,認為香蕉出現行情低迷的主要原因有以下3個方面。
2016年冬季屬暖冬氣候,收獲季結束后,大部分種植企業、農戶留芽比較統一,2017年經過暖冬后蕉苗生長一致度較高。6~7月是廣西香蕉抽蕾的高峰季節,而種植戶為調節產期留的小苗生長加快,提前一個月抽蕾,與大苗的香蕉同時上市,致使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出現嚴重的供求失衡。此外,受氣候影響,香蕉普遍高產,平均每667 m2產量約3.04 t,比常規年份高20%~30%,加劇供求矛盾。此外,由于2017年香蕉普遍高產,從事香蕉挑蕉、包裝的農民工相比往年減少,也出現了“挑工挑不動而放棄挑蕉”的現象。
香蕉入冷庫貯藏是分散廣西香蕉上市時間、緩解高峰期大量出貨的重要措施,但2017年該地區農戶和企業鮮有香蕉入冷庫貯藏,原因如下:一是降雨偏多,香蕉出現青熟、水爛等現象導致品質不佳,達不到入冷庫的要求,耐貯性差,容易出現果軟影響銷售;二是香蕉出現持續長期的低價,入冷庫成本為0.3~0.4元/kg,風險較大。
銷售端也存在不利于香蕉出貨的因素,傳統的北方香蕉消費區在香蕉集中上市的2個月一直處于高溫天氣,大眾香蕉吃得很少,即使香蕉很便宜,銷量依然慘淡。很多香蕉運到北方后,被迫存放在庫房中,收購商采購量也明顯比往年減少,有的發貨量比往年減少30%~50%。
2003—2014年,廣西水果進出口整體呈穩步增長態勢,但出口不如進口穩定,進口水果對廣西水果產業的壓力在增大[13]。2014—2015年廣西香蕉種植面積迅速擴大,而云南、老撾、緬甸等地區和國家的香蕉種植面積也在迅速擴大,此外,東南亞的越南、柬埔寨、泰國等國家香蕉種植面積也在擴大。上述擴大種植香蕉的國家和地區都將中國作為主要銷售市場,進口蕉對中國香蕉產業形成很大沖擊。目前我國香蕉進口國主要有菲律賓、厄瓜多爾、緬甸、泰國、越南和印度尼西亞等[14]。我國香蕉進口量持續擴大,但出口量呈遞減趨勢[15],且與進口量相比相差甚遠。
此外,國產香蕉與進口香蕉的品質有較大差距。進口蕉對種植技術和包裝有較高要求:一是進行嚴格的水肥管理,其香蕉皮老,催熟后果皮鮮黃、外觀好,且糖分高、口感好,品質較優;二是進口蕉(如菲律賓)采用工廠化包裝,香蕉機械損傷小;而國產香蕉雖然高產,外觀卻不及進口蕉,且內在品質參差不齊;三是國產香蕉包裝不規范現象普遍,影響其貯藏性進而影響催熟后的品質。可見,我國香蕉管理水平不高,香蕉產業規模化和管理水平仍待提升[16]。
我國的農業快速發展,農產品供應充足,整個夏秋季節都是水果供應旺季。除傳統的西瓜、葡萄、蘋果、梨、桃等大宗水果外,各類新興水果也是琳瑯滿目。近幾年來,葡萄、蘋果、梨等都呈現產量大、效益下滑甚至行業性虧損現象,對香蕉的沖擊明顯。火龍果、百香果等南方新興水果發展迅速,也改變了北方人對南方水果的消費結構。除了國產水果外,各種進口水果都搶占了相當份額的消費市場。目前,我國香牙蕉的產銷量在蕉類總量中占95%以上,除廣西、廣東、福建、海南等南方省區有粉蕉、大蕉、雞蕉消費外,全國其他市場幾乎都是清一色的香牙蕉。我國香蕉要重新占領市場急需深受消費者喜愛的優良特色品種。
2017年廣西香蕉產業總體存在多種問題,良性發展還面臨障礙。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廣西香蕉種植面積減少到約8.004 萬hm2,形勢嚴峻。2018—2019年,廣西香蕉經歷了前幾年的低迷和枯萎病的摧毀后,種植面積將繼續萎縮,預計在5.3萬~6.6萬hm2,香蕉價格會在一定階段出現非理性超高行情。本研究中,2017年崇左市香蕉產業面臨蕉園改種、品質下降、供過于求、價格不穩定以及持續低價和種植戶抵御市場風險能力較弱等問題,這也是2017年廣西香蕉產業面臨的主要問題,針對以上問題,提出如下建議:
(1)在產業技術層面,應加強香蕉新品種、新產品的研發和新消費市場的培育。需要在科研方面加大投入,研發不同質感、不同用途的香蕉新品種;研發以香蕉為主要原料的多樣食品、飲料等,培育新型、更大的香蕉消費市場,提高香蕉在農產品中的競爭力,強化品牌效應[17]、開展香蕉優質深加工[18],以提高香蕉附加值,為香蕉產業的發展開拓更廣闊空間。
(2)在產業發展層面,產業規模必須有一定的限度。通過政府行政管理或行業組織要求,建立起控制規模的制度。引導行業發展適度規模經營,保證行業公平性、可控性發展。引入大數據技術服務香蕉產業,準確分析產業的動態變化,為產業健康發展提供信息服務。
(3)在產業國際貿易層面,國外香蕉進口對我國香蕉產業造成了較大沖擊,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內香蕉產業的穩定。因此,應深入研討我國的香蕉國際貿易政策,嚴格執行香蕉進出口政策,避免出現少數進口商不符合進口條件卻能順利通關的情況。
(4)在臨時應對香蕉滯銷的措施方面,建議種植戶根據市場和當年冬季氣候決定如何留蕉芽,調節生長及收獲時間,避免集中上市;加強生產管理,嚴格執行高標準,注重有機肥、生物肥的施用,建立標準化生產技術,保證香蕉品質優良;根據市場情況選擇適合冷藏的香蕉及時入庫,避免扎堆出貨,促進蕉價回升。
(5)農業相關政府部門方面,建議提早做好應對香蕉市場低迷的預案,及時提出應對方案。例如,可實施“入冷庫補貼”,緩解高峰期集中出貨的供求失衡;還可動員消費,組織政策性采購或政策性引導采購,若能將形成規模消費的學校、企業、事業單位、機關、部隊等動員起來增加消費,會幫助減少高峰期的大量庫存。在滯銷情況下,熟蕉、超肥蕉是造成蕉園損失的重要原因,因此可對運銷熟蕉、超肥蕉的商販進行一定的經濟補貼。此外,廣西香蕉面臨種植面積迅速下降的風險,建議加快研究制定有效應對措施,穩定香蕉種植面積。
參考文獻:
[1] 柯佑鵬,過建春,夏勇開,等. 2013—2014年中國香蕉產銷形勢分析與預測[J]. 廣東農業科學,2014,41(15):184-187.
[2] 顧天竹,周啟凡. 中國香蕉生產布局的時空演變分析[J]. 江蘇農業科學,2017,45(5):315-319.
[3] 王芳,過建春,夏勇開. 海南香蕉產業組織現狀與發展對策[J]. 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26(1):7-11.
[4] 韋開蕾,左媚,王柱. 當前我國香蕉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經濟研究參考,2013(20):53-56.
[5] 劉以道,張慧堅. 世界香蕉產業發展概況及發展趨勢[J]. 世界農業,2013(10):76-79.
[6] 張俊芳,李錚,李曉慧. 香蕉枯萎病研究現狀及展望[J]. 熱帶農業科學,2015,35(12):108-112.
[7] 郭婉梅,農潭. 廣西香蕉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和建議[J]. 湖南農業科學,2017(2):120-122.
[8] 覃柳燕,李朝生,韋紹龍,等. 廣西香蕉枯萎病4號生理小種發生特點調查[J]. 中國南方果樹,2016,45(3):93-97.
[9] 劉志強,張江周,李寶深. 老撾香蕉種植的SWOT分析[J]. 中國南方果樹,2016,45(2):181-186.
[10] 蒲小明,林壁潤,沈會芳,等. 防治香蕉枯萎病膠囊藥劑研制與應用[J]. 植物保護,2015,41(1):185-189.
[11] 甘林,陳漢鑫,楊留水,等. 枯草芽孢桿菌T122F菌劑對香蕉的生物效應研究[J]. 熱帶作物學報,2014,35(12):2464-2468.
[12] 李赤,于莉,陳永欽. 9種殺菌劑對香蕉枯萎病菌的室內毒力測定[J]. 中國南方果樹,2008,37(2):44-46.
[13] 李小紅,孔令孜,楊景峰. 廣西水果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J]. 熱帶農業科學,2016,36(8):79-85.
[14] 王芳,過建春,柯佑鵬,等. 2016年我國香蕉產業發展報告及2017年發展趨勢[J]. 中國熱帶農業,2017(3):21,25-29.
[15] 艾建安,熊瑞權,董麗萍,等. 2015年廣東香蕉產業發展形勢與對策建議[J]. 廣東農業科學,2016,43(4):11-15.
[16] 王芳,郇青鶴,柯佑鵬,等. 中國香蕉產業的全要素生產率、技術進步與效率變化[J]. 廣東農業科學,2016,43(12):168-175.
[17] 李健,楊昌鵬,景艷艷. 南寧市香蕉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現代農業科技,2011(15):381-386.
[18] 張云蘭,談曉花,鄧美鳴. 廣西水果產業競爭力分析[J]. 北方園藝,2017,41(6):18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