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黃文煒

在日本,私塾有兩種,一種是日本江戶時代發(fā)展起來的私立專門教育場所。設置者多為民間學者,教學內(nèi)容不統(tǒng)一,程度相當于中等專門教育水平。有的后來發(fā)展為私立大學,如慶應義塾大學。另外一種是私立補習學校,分“學習塾”和“趣味塾”兩類。本文主要講第二種私塾。私塾的環(huán)境好,學習強度大,日本人有一個共識:沒有經(jīng)過私塾的學習,很難考進名牌學校。東京大學85%的學生是上過私塾的。考入名牌大學的學生95%上過私塾。所以有私塾是培養(yǎng)精英的地方之說。
日本的私塾有百年歷史了,日本有小學2萬所,初中1萬所,高中約5000所。而私塾達到5萬家。半數(shù)的日本學生從小學開始上私塾,1976年小學生上私塾比例為26.6%,到了2013年達到49.7%,而在東京這一比例達到了59.4%。
私塾各有特色,有的私塾課程專門針對某個名牌學校。有個叫“鐵綠會”的私塾就像是東京大學的后備組織,從東大醫(yī)學部的同窗會“鐵門俱樂部”和東大法學部的同窗會組織“綠會”的名稱中各取一個字作為私塾的名稱,鐵綠會的目標就是讓學生100%考取東大。私塾的講師多是東大的在校生或者畢業(yè)生。私塾還出版了升學參考書籍,如《東大數(shù)學問題集》《東大古典問題集》《東大英語單詞熟語》《物理攻略》等書籍,這些書成為立志報考東大的學生的寶書。
記者認識的在日華人家庭的小孩大都上私塾,有的還不止上一個私塾。私塾的補習內(nèi)容各有針對性,學生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私塾來拾遺補缺。比如一位朋友的孩子是小學三年級學生,他每周上一次公文私塾,學習數(shù)學、國語、英語等基礎科目。此外,每周再去其他升學指導的私塾上兩次課。三個小孩都考上東大的著名的“東大媽媽”佐藤亮子在書中透露,小孩都上過公文私塾。這個私塾的特點是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制訂教學計劃,培養(yǎng)基礎學力。
有的私塾老師因為知識淵博,而且富有表現(xiàn)力,上電視成了明星。林修是東進衛(wèi)星私塾的日語老師,在該校的電視廣告中,林修用夸張而堅定的表情說“何時開始?就是現(xiàn)在”的樣子給觀眾留下了強烈印象。這句話成為2013年的流行語。
日本的大學都是自主招生,有獨特的考試內(nèi)容,所以面向留學生的私塾把握每所大學的考試方式,講授留學生考試秘籍。位于東京新宿區(qū)、由華人創(chuàng)辦的名校志向塾規(guī)模最大,成立于2004年,如今一年約有3000名留學生在這個私塾學習。留學生半天上語言學校,課余時間上私塾。
日本政府對于私塾的存在經(jīng)歷了一個從懷疑到認可的變化過程。過去一些公立學校的老師對私塾有成見,認為上私塾的學生在學校不好好學習,最近幾年,日本教育界出現(xiàn)公立學校和私塾攜手為學生服務的傾向。有些學校請私塾老師常駐學校,騰出一定的時間,用私塾的強化訓練手法教學生。大阪府大東市委托全國學習塾協(xié)會派遣老師,對公立學校學生進行升學指導。經(jīng)費由市政府補助。這一舉措受到家長的歡迎。▲
環(huán)球時報2018-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