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凡驊
【摘要】鸚鵡型領導和啄木鳥型領導的優劣赫然分明。假裝在改革、假裝在執行、假裝在調研,是鸚鵡型領導的核心特征;俯身實干、勇于創新是啄木鳥型領導的典型特征。善于口號模仿、做表面文章的鸚鵡型干部會虛化黨的政策、損害黨的形象。創新的時代需要啄木鳥型的領導者,啄木鳥型領導者的涌現有賴于制度供給。
【關鍵詞】領導干部 經驗導向 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D630 【文獻標識碼】A
鸚鵡和啄木鳥我們都很熟悉,二者都擁有華麗的羽毛,并且都靠嘴生存。鸚鵡靠模仿各種聲音贏得人類的喜愛,成為許多家庭的寵物,過著“錦衣玉食”般的生活。啄木鳥靠抓樹蟲生存,有益環境,受到人們的喜愛,但沒有達到被“寵”的程度。心理學研究用獅子、孔雀、考拉和貓頭鷹來代表專斷、交際、合作、審慎四類典型性格特征的人群。借此邏輯,我們用鸚鵡和啄木鳥來比喻兩類典型的領導干部類型,分析起來更為通俗形象。
鸚鵡型領導最擅長的技能是模仿,尤其是模仿上級領導。語言上的模仿是鸚鵡型領導的“第一技能”,領導講話用了哪個新詞,鸚鵡型干部學習模仿得最快,大會小會爭相使用,以此來“表忠心”。上級政府出臺了政策文件,鸚鵡型干部以快速轉發來表示其執行的堅決,但是解決問題時卻開始“靠經驗”“等指示”。鸚鵡型干部負責的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主要是搞“模仿秀”,他們往往不能立足實際而隨意跟風,其他地區投資汽車制造,鸚鵡型領導就上汽車項目;其他城市設立開發區,鸚鵡型領導就籌劃跟進開發區建設。模仿跟進快者或許也能有所建樹,跟進慢者大多有始無終。鸚鵡型領導者的政績大多是重復建設、浪費資源。穿透鸚鵡型領導的華麗外衣,我們不難發現,假裝在改革、假裝在執行、假裝在調研,是鸚鵡型領導的核心特征。
啄木鳥型領導最擅長的技能是發現和解決問題。他們具備扎實的知識儲備和廣闊的視野,能夠全面學習和領會中央精神,能夠結合當地實際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貫徹落實方案。啄木鳥型領導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能夠有效掌握新理念、新業態、新技術,具備長遠眼光、戰略思維,能夠制定出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發展規劃。俯身實干、勇于創新是啄木鳥型領導的典型特征。
比較見經緯,鸚鵡型領導和啄木鳥型領導的優劣赫然分明。但是,我們的工作圈之中,鸚鵡型領導者并不在少數,如此現狀,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目標極不匹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實現沒有可模仿的對象,必須靠自我創新和探索實現。鸚鵡型領導者在治理現代化過程中只能成為旁觀者和助威者,很難成為開拓者和實踐者。
建設創新型國家必須靠創新型的黨政干部引領。鸚鵡型領導無法勝任,啄木鳥型領導才是新時代亟需培養的人才。善于口號模仿、做表面文章的鸚鵡型干部會虛化黨的政策、損害黨的形象。近幾年,中央的創新創業政策、扶貧攻堅計劃、環境保護工程正在有序推進,一些地區出現了“鐵錘打棉花——政策力度大,效果軟綿綿”的現象,其核心癥結就在于鸚鵡型干部的盛行。除了執行無力,有的鸚鵡型領導甚至會“折騰式執行”,他們的工作方法陳舊,不但不能有效貫徹各類科學政策,還可能會適得其反,破壞黨群關系,影響黨和政府的公信力。
欲改之,先剖之。鸚鵡型領導之所以大行其道,必然有其蔓延的制度文化土壤。經驗導向的領導干部任用制度是形成鸚鵡型領導現象的制度原因。經驗是我國公共部門人員招錄的必備條件。普通公務人員招錄時,地級以上部門優先錄用具備基層工作經驗的人,大多數崗位只招收有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的報考者。領導干部的選拔任用對經驗有剛性要求,《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第八條第一項規定:提任縣處級領導職務的,應當具有五年以上工齡和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第八條第二項規定:提任縣處級以上領導職務的,一般應當具有在下一級兩個以上職位任職的經歷。由此看出,重視經驗是干部錄用的基本特征之一。
經驗發揮作用的前提是未來處理的工作與以前的經驗高度相關。在傳統工業社會、農業社會形態下,技術更新、工作內容的變化速度慢,工作的績效主要來自于人們對工作的熟練程度,因此,經驗很重要。但是,進入信息社會之后,信息技術的迭代速度正如摩爾定律所言:每隔18—24個月,集成電路的性能就會提升一倍。技術改變著社會的方方面面,社會治理、政府治理的變化速度也前所未有。經驗的價值日趨淡化,持續創新才是應對變化的常道。經驗導向的選拔任用制度為善于模仿弱于創新的鸚鵡型干部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會。
封建社會的為官之道為鸚鵡型領導的存在提供了文化土壤。我國“官場文化”歷史悠久,《資治通鑒》《史記》《呂氏春秋》等巨著描述了不少帝王興衰和為臣之道。這些傳統思想中,精華與糟粕并存。類似于“中庸之道”“功成身退”“木秀于林,風必摧之”等所謂的“官場社會學”,為鸚鵡型領導提供了文化滋養。
改革開放的前半程是我國學習西方發達國家的階段,學習得快、“模仿”得好,本身就是發展。但是,當前我們已經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邁進。經濟的“后發”階段為啄木鳥型領導釋放才能提供了空間。鸚鵡型領導已經沒有市場,啄木鳥型領導釋放才能的空間非常廣闊。
創新型國家需要啄木鳥型領導。十九大報告在黨的建設方面明確提出,“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匡正選人用人風氣……注重培養專業能力、專業精神,增強干部隊伍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的能力”。十九大報告指明了選人用人的方向,下一步就需要制度建設的配套跟進。領導干部選拔任用需由經驗導向轉為創新導向。
領導干部晉升時,除政治、民意考察外,應單設創新能力考察,凸顯新時代對領導干部創新能力的重視。創新能力的考察可以從五個微觀層面來設計:一是對新管理理念的了解程度;二是對新科技的了解程度;三是看解決問題的思路是否具有創新思維;四是考察對國際國內大事的了解程度,考察其國際視野;五是考察群眾對其日常工作創新程度的評價,通過工作方式看創新能力。
重用具備新知識新理念的年輕干部。經驗常常是創新的桎梏。信息社會中,各行各業的領軍人物不乏年輕人。年輕人雖然經驗少,但是他們不拘泥于固定套路,面對新問題,采用新知識、新思維,才能取得新成果。
增加企業、高校領導者到機關任職的比例。企業和高校是社會創新的搖籃,創新是企業家的本質特征,成功的企業家必定是啄木鳥型領導者。將具備創新管理能力的企業家引入到政府機關,有利于打破機關原有的保守文化,促進創新和變革。
不斷更新領導干部的知識和理念。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增強學習本領,在全黨營造善于學習、勇于實踐的濃厚氛圍,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推動建設學習大國。”目前,中組部針對干部學習已有具體的時間要求,《2013—2017年全國干部教育培訓規劃》規定,縣處級以上黨政領導干部人均年脫產培訓不低于110學時,五年內應當累計達到550學時以上。在干部學習課程上,要增加新內容、傳遞新理念、量化新知識、提倡新技術,避免學習流于形式。要建立制度化的學習機制,持續提升領導干部的學習能力。新時代是創新的時代,創新的時代需要啄木鳥型的領導者,啄木鳥型領導者的涌現有賴于制度供給。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國家與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新華網,2017年10月27日。
責編/趙橙涔 美編/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