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的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過程中,教師很注重對學生進行知識輸入而學生被動接受,導致學生學習效果不佳,因此按照自主學習理論、合作學習理論為依據提出從第一課堂、第二課堂、評價體系等三方面對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模式進行重構,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教學目的性。
關鍵詞: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模式;重構
一、傳統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直以來,英語視聽說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課堂傳授知識為主,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
(一)學生自學能力薄弱,缺乏“主體”意識
1.初高中英語學習的方法是死記硬背和題海戰術,教師安排教學進程,評價學習結果。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后因為之前從沒有計劃過自主學習,導致他們很難進行自主學習,依然依賴老師的上課講解,而不能自覺根據自身情況使用正確的學習策略進行學習。
2.學生在英語視聽說學習時缺乏團隊合作意識,缺少互相幫助及協作的精神。由于大學英語視聽說的特殊性,學生在課外依然需要大量的自主聽說訓練,因此學生必須改變傳統教學中對任課老師的過于依賴,并采用同課程同學之間相互合作學習的模式,相互促進和提高。
3.學生不會運用多渠道和模式進行英語學習。在學生的認知當中只要按時上課并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就是合格的學生了。很少有學生還會在課外自己再找媒介進行相關的視聽輸入。
(二)教師教法單一,受課時和教學進度的限制無法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
教師一般只按照教材內容完成聽力和口語練習。同時,網絡平臺利用率較低。目前,英語網絡學習平臺的很多功能還沒得到大多數教師的足夠重視和掌握。教師一般也只是利用網絡電子教材讓學生復習學過的內容。
(三)學生能力參差不齊阻礙教學效果,課堂時間利用率低
外語老師面對的一個窘境是教學內容是一定的,但由于學生的接受程度卻不盡相同。對于同一篇材料,有些學生聽兩遍就懂了,但對學生來說如果教師不細致講解根本不懂。如果一味遷就程度差的學生,那么好學生對課堂失去了興趣。而程度差的學生在課堂上反復受挫后,也對視聽說課失去了信心。大多數學生片面重視英語筆試能力, 卻忽視培養自身的聽說能力。很多學生對視聽說課不以為然,認為對自己沒什么用處,因此并不用心聽材料,只是被動記下答案。縱使現在四、六級考試越來越重視聽力的考察,學生還是以“應試過關”為導向,只注重臨時技巧的掌握。這些原因導致無法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教學模式的重構
(一)大學英語視聽說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改變教師單一傳授,學生被動接受,而是應該將合作學習和自主學習相融合起來。自主學習指的是學生個體自主完成學習任務,而合作學習指的以學生為中心、以小組活動為主要形式的學習模式,合作學習的基礎是個體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合作學習中,小組成員都有各自分工和職責,因此合作學習其實也就是集體的自主學習。教師可以在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部分中有機運用合作學習。
在課前,教師可以布置學生搜索一些跟上課主題相關的一些資料,并且通過小組討論把資料進行整合,做成演示材料。這樣可以有效的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合作學習的能力。課中教師可以隨機抽取學生上臺展示課前準備的內容;在觀看視頻和聽音頻任務的過程中,教師通過PPT展示詞匯和相關問題,以檢測預習效果,同時解釋疑難點,講解聽說技巧;之后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對教科書內相關問題進行討論,教師提供指導幫助并予以監督,討論完畢之后,每個組指派一名學生對討論的結果予以總結和陳述。在課中,小組協作學習能讓基礎差、性格內向的學生找到自信,同時基礎好的學生能在小組活動中起到積極地帶頭作用,共同完成教學任務。課后給學生提供一些與單元主題相關的視聽說資料,并布置一些個人和小組作業,個人作業需要學生把視頻發到微信群里,讓學生之間相互學習,這樣會促使那些學習態度不積極或自控力不強的同學按時完成作業。
(二)建立多元評價考核機制
既然在教學過程中提倡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并重,那么在教學效果評價中必須打破傳統的以期末期中考試評價作為中心、以教師考核學生為主要手段的評價考核機制,要建立由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小組成員互評、小組自評以及小組見互評等方式構成的多元評價考核機制。這樣的評價體系更側重于過程而不是結果,把對學生的評定分布在整個學期之中,而不僅僅是學期末。因此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有效及時的監控,同時鼓勵學生自主協調和解決小組成員間的觀點沖突,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的發展有很大的裨益。
(三)大學英語視聽說第二課堂的構建
第二課堂活動旨在促進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英語學習的各種能力。以學生為主體,就是要樹立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的意識,教師的責任在于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和設計、組織各項英語活動。這些活動必須要有主題,以主題統領學生英語活動的“語言輸入”和“語言輸出”,并通過主題任務的完成,將第二課堂和第一課堂有機地整合在一起。“以活動為中心”,就是讓學生通過完成一系列精心設計的各項語言實踐任務,真正實現“用語言去學”的目的,并在各種形式的第二課堂活動中,讓學生體驗英語文化活動的愉悅,深度發掘學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比如高校里可以經常開展一些英語配音比賽、英語歌曲比賽、英語演講比賽、英語話劇比賽等都能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由于第二課堂活動的豐富多彩,英語學習的氛圍必然會越來越濃厚,從而使教學效果得到提升,而且教學質量得到改善。
三、結語
綜上所述,上文首先對目前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并針對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案。在教學工作中,教師需要積極投身教育創新教學工作,從實踐中總結經驗與不足,致力于優化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從而全面促進課程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雷紅玉. 談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生的自主學習[J].教育探索,2011(02).
[2]劉潤清,戴曼純.中國高校外語教學改革現狀與發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3]談言玲,張榮根,嚴華. 自主學習環境下的學習策略研究[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1(02).
[4]李曉娟,賀根有,武鑫山. 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教學模式的重構和改革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7(01).
作者簡介:朱明瑛(1982年1月)女,浙江杭州,漢族,浙江大學城市學院講師、研究生,主要從事語言學,教育學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