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湘
摘要:小學數學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在新課改下,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對全部因素加以綜合,并對小學生自身的特點加以全面考慮,不斷的創新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根據時代發展的需要,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將現代化的教學技術與設備應用其中,將課堂主體地位還給學生,從而對學生的數學思維創新能力加以有效培養,促使其全面發展。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
前言:在小學階段,小學數學屬于基礎性的學科,也屬于十分關鍵的課程之一,有利于對學生的邏輯能力、數學素養及思辨能力進行培養,并是學生今后繼續學習的重要前提條件。現如今,新課程改革進一步深入,更高的要求著小學數學教學,要求小學數學教師能夠及時的轉變思想,對新課程理念加以充分學習,對教學觀念加以及時更新,進一步創新小學數學教學方式,以此來對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的新要求加以極大程度的滿足,將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加以提升,并對小學生的整體素質進行培養。本文闡述了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新要求,提出創新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具體策略,進而讓小學數學的教學方式更加的豐富,使得教學的有效性得以極大程度的提升。
1.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新要求
1.1明確教學目標。在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方法創新的實際要求為明確教學目標。小學數學教師通過“教書”與“育人”的目標加以體現,有利于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讓小學生能夠對數學內容加以及時消耗。教師應對學生的知識學習需求加以滿足,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及思維邏輯能力;并把簡單的理論學習延伸至“美育”及“德育”方面,如:教師在教授時間概念的過程中,應讓學生意識到時間稍縱即逝,還讓學生認識到珍惜與把握時間的重要性。
1.2體現實際性。在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方法創新的最基本要求及最關鍵的內容是對實際性加以體現。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對于小學生而言,數學不再只是理論的象征,還需對具體應用及實踐性加以極大的呈現,從而對一些生活上的問題加以有效解決。所以,小學數學內容已不再存在局限性,而是緊密的聯系著每一位小學生。如:在向學生教授測量單位時,教師可以讓這一數學內容更加形象和清晰向學生展示,借助平面圖的測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并使復雜的數學單位變得更加的容易理解[1]。
1.3提升學生的創造力。學生創造力提高的基點為創新性教育,其也能夠具體的體現學生的全面性發展,特別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激發小學生的創造力十分的重要。一方面,數學自身屬于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邏輯性的關鍵工具,每一個問題的解題方法多種多樣,只要轉變一下思路就能夠獲得新的啟發,為創造力的開發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另一方面,數學知識的把握主要是在小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方面加以體現,如:在《圖形與變換》教學中,讓學生對不同的變換形式加以想象,從而有效拓展學生的思維,使其對學習的要領加以充分掌握[2]。
2.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具體策略
2.1掌握數學知識特點,做到因材施教。在小學階段,小學生的各方面正逐漸發育,每一個小學生的身心發育程度存在較大的差異。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因自身存在一定的差異,使得其對數學內容的興趣點存在一定的差別,所以極易出現有的小學生跟不上班級總體數學水平、熟悉與運用課本知識不平衡等情況,這就在極大程度上影響了小學生掌握數學知識點的水平。對于這一情況,教師應有效的結合數學知識點及學生的能力、興趣,做到因材施教,做好學生的課后輔導工作,有效結合多種數學知識點與多種教學手段,從而將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加以有效提升。如:在小學數學教材《長度單位》中,對于大部分學生不能夠對長度單位間十進與百進的關系加以掌握,導致小學生經常會用錯單位,對于這一情況,教師可選擇類別的方式,讓抽象的數學知識點更加的直觀化,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點[3]。
2.2創造教學情境,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情境教學屬于關鍵的教學手段,通過在教學過程中增加一些較為有趣的內容,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如:在《重量單位》的教學中,教師可借助一些道具開展教學活動,在學生進入教室之前,借助體重秤對全部學生的體重進行測量,再利用excel表格記錄所測量的體重,并向學生展現數據,通過多角度對比的手段讓學生對“千克”與“克”之間的區別加以有效區分;然后借助真實場景體驗,讓學生全面的了解這類問題。同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達到教學方法創新的目的。如:在《同分母分數》教學中,教師可借助多媒體中的動畫功能進行教學情境設置,以動畫片熊出沒中的動畫人物作為切入點,對以下場面進行模擬:熊大將一個西瓜分成3份,分別分給熊二和光頭強,求光頭強得到了多少西瓜,且用分數的形式進行呈現;通過這樣的方式,有效的結合學生喜歡的動畫片及教學內容,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復雜的數學問題簡單明了,達到教育方法創新的目的。
2.3對小學生的好奇心加以培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需積極引導學生對相關問題進行思考,提出相應的問題,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之間)提升數學學習的效率。由于小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其在學習中會產生許多問題,為此教師需要對小學生的好奇心進行培養,從而激發其學習積極性。同時,教師應提供輕松的學習氛圍,對學生的求知欲進行激發,讓其更加積極的學習數學知識。在對學生好奇心培養的過程中,能夠將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提升,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對自己的見解進行大膽的發表,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發言,促使學生學習更多的數學知識,并加以更加深入的了解,進而促使小學生的創造性、自尊心與好奇心得以有效的結合,進而對創新意識加以形成[4]。
2.4加強學生主體意識。在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應更加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通過充分發揮小學生的自主性,從而推動其全面素質能力的發展。同時,在重視小學生主體性發揮的同時還應重視教師的引導能力。為此,教師應對自己的教學理念加以轉變,借助引導啟發性教學讓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得以增強,將其思考能力進行提升,引導啟發性教學主要是結合小學數學的教學活動,重視引導學生課前預習,使其對較好的預習習慣加以養成;重視課堂講授引導,借助相應的教學手段讓課堂變得更加的活躍,并強化學生自主復習所學知識點,教師指導小學生對數學知識點加以自主學習[5]。
結束語:總而言之,在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結合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新要求,有效的結合數學知識點及學生的能力、興趣,做到因材施教,使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點;通過在教學過程中增加一些較為有趣的內容,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有效的結合學生喜歡的動畫片及教學內容,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復雜的數學問題簡單明了,達到教育方法創新的目的;有效的結合小學生的創造性、自尊心與好奇心,使其形成創新意識;通過充分發揮小學生的自主性,讓其能夠自主的學習數學知識點,進而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周亮.淺析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J].課程教育研究,2017(15):196-197.
[2]賀梅.分析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7(02):14.
[3]陳盼盼.淺談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J].都市家教,2017(09):145.
[4]汪勝奎.探究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J].西部素質教育,2016(13):179-180.
[5]車艷菊.分析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J].求知導刊,2016(08):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