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波利亞說過:“掌握數學意味著善于解題。”任何數學教師離不開解題教學,解題教學是中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實,很多數學教師在解題教學沒有一個有結構的程序方法,在幫助學生解出題后,沒有幫助學生進一步的反思,為什么這樣解題?為了解題而解題,學生的解題能力不僅沒能提高,并且等到下次學生再碰到類似的問題,學生還是在不會這個問題,陷入就提論題、重復做題的消極循環中去,看不到問題背后的本質。
關鍵詞:數學;解題教學;方法;問題
針對眾多的解題教學方法,教師怎樣選擇解題教學方法來講課?波利亞的《怎樣解題》中有一張解題表,筆者認為有利于中學數學教師的解題教學,該表有四個步驟,具體如下:
下面以例題出發用波利亞的方法來探索中學數學的解題教學。
例題1.已知橢圓 的焦點為 ,離心率為 ,點 為其上一動點,且三角形的面積最大值為 , 為坐標原點
(1)求橢圓 的方程;
若點 為 上的兩個動點,求常數 ,使 時,點 到直線 的距離為定值,求這個定值。
分析(1):首先,弄清楚問題是什么?問題是求橢圓 的方程,也就是求出 的值。其次,找條件,條件中的信息如何理解?題中有兩個未隱含條件:其一,給出離心率的比值,得出 的比值;其二, 的最大值 ,當點 在與 軸上時,面積最大,得出 。條件二給的不直接,需要教師教學的時候引導學生們思考條件二的實質是什么?與 有什么關系?他利用了三角形的哪些理論?還有一個隱含條件,有橢圓的定義可以知道 。只要明白了這三個條件的真實意義,就能求出 的值。最后,檢驗結果是否正確。
分析(2):首先,弄清楚問題是什么?求點 到直線 的距離。其次,找條件,條件中的信息如何理解?題中只有一個條件: ,橢圓與向量結合,并且以向量積的形式出現,一般向量積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利用平面向量的數量積 ,即兩個向量的模的積與其夾角的余弦值的積;另一種是平面向量的空間坐標運算,首先設 ,則 ,那么選擇第二種方法更利于本題的解答。因為第一種方法三個未知量都無法得知,并且與本題相關性低,而第二種方法設坐標,不僅能求出 的直線方程,更利于用距離公式。
但是問題到這里還沒有解決,前面有四個未知數,那么直線 的方程應該如何若直線 斜率不存在, ,則 ,很容易求出直線方程,最后直接求出距離。
若直線 斜率存在,我們在引直線 方程為 。
下一步我們來看點 、直線 、橢圓 之間究竟有什么樣關系?由題知,直線 與橢圓 相交于點 。那么我們可以設
一個方程組 ,消去 ,得
( )由于 ,得到 ,則 這樣一來得出了前面的未知數有關,我們就可以直接得到
,整理
又因 為常數,因此 , ,因此得出結果。最后,檢驗結果是否正確。一般圓錐曲線的題目,我們無法直接利用,需要設一些未知數,如何設置這些未知數?學生難度在這里,通常教師在課堂上解圓錐曲線的題都會直接用設而不求法,但是作為教師,都需要反思,為什么這樣做?如何讓學生明白這樣做的好處?能不能用別的方法?如何讓解題教學的效率提高?教師需要在解題教學中多探討其價值,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波利亞.怎樣解題[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苗興巧,女,河南新鄉人,河南師范大學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2017級學科教學(數學)專業教育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