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正娟
摘要:黨校是黨員干部思想教育的精神高地,是培養黨的領導干部和宣傳黨的理論的主陣地主渠道,是黨員干部提高黨性修養和成長的搖籃?!吨泄仓醒腙P于新形勢下加強黨校工作意見》更是對黨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為此,只有堅持“黨為魂、德為本、干為要、和為貴”這四大基本要義,才能夠完成新形勢新環境下黨和人民賦予的歷史任務和神圣使命。
關鍵詞:教師;遵循;四大要義
一、基本要義之一:黨為魂
(一)在黨愛黨?;仡欀袊伯a黨的奮斗史,就是千千萬萬共產黨員懷揣理想信念,以國家民族大義為重,以人民幸福安康為念,團結帶領人民頑強拼搏、接續奮進,用心血、奉獻和犧牲詮釋共產黨人愛黨、愛人民的歷史。黨校教師作為黨的理論力量,是黨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因此要時刻牢記中國共產黨血雨腥風的歷史,常懷黨念、常感黨恩,讓共產黨人的血脈流淌在自己的血液里,做到在黨愛黨。
(二)在黨言黨。“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是無數共產黨人用鮮血證明的真理。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每一個歷史畫面中,都閃耀著共產黨人艱苦奮斗、不怕犧牲的身影。黨校教師作為黨的理論 “代言人”,要始終堅持“學術無禁區,課堂講授有紀律”,傳播黨的好聲音、凝聚黨的正能量。一是面對歪曲黨的歷史、抹黑黨的形象、辱沒黨的言論,破壞黨的行為都應該保持堅定的政治立場,敢于亮劍、敢于同他們作斗爭,維護黨的光輝形象;二是要正面宣傳黨的歷史、黨員和人民;三是要緊跟時代脈搏,與時俱進地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讓黨的決議能夠及時貫徹執行,做到在黨言黨。
(三)在黨為黨?!皣遗d亡,匹夫有責”,黨校教師要時刻牢記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以黨的使命為使命,在思想上和行動上與黨保持高度一致,并充分發揮自己的才干和智慧,為黨分憂,分黨員之憂、分各級領導干部之憂、分黨和政府之憂,分人民之憂,形成“人人為黨分憂,個個為黨負責”良好氛圍,是黨之幸、黨之喜、黨之福,黨的事業才會興旺發達,瓜瓞綿延。
二、基本要義之二:德為本
(一)明大德。國無德不威,明大德是根基。中國人歷來注重道義和責任,為維護國之和諧安康,針對國家層面提出了“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核心價值觀作為國家大德,對社會提出倡議和呼吁;對現實發出理性的呼喚。黨校教師是領導干部思想建設的工程師,理應用行動踐行這一國家大德,理應是國家大德的信奉者和執行者,要弄清楚國家呼吁的是什么,就應該朝著呼吁的方向去實踐什么;要弄清楚國家禁止的是什么,就應該堅決不做什么。
(二)守公德。業無德不興,守公德是源泉。社會和諧是每個人的不懈追求,只有社會和諧安寧,才能擁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和條件,針對社會層面國家提出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這一社會公德,并向社會提出了倡議。作為黨校教師理應是遵守社會公德的表率,樹立良好形象,用行動去弘揚和實踐這一民眾之航標。
(三)嚴私德。人無德不立,嚴私德是關鍵。國家針對個人也提出了“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一個私德,“嚴私德”是守公德的前提,明大德的根基。黨校教師作為領導干部的教師,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力,其一言一行直接影響黨的形象。黨校教師只有不斷加強自己的品行修為,使自己不僅要以“能”勝其任,更要以“德”負其重,真正成為恪守職業道德和人格操守的典范,成為身正學高、為人師表的典范,成為弘揚人間正氣、引領良好風尚的典范。
三、基本要義之三:學為先
(一)向原著學。黨校是馬克思主義的宣傳陣地,是領導干部理論的加油站和黨性錘煉的熔爐,這就要求充分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以及其他國內外經典名著,認真學習原著,修煉理論功底,并結合自己的學習和當前的現實實際深發出自己的成果,讓思想成果影響學員,給學員不同視角、思路看待和處理問題,引發學員思想的共鳴和思考,從思想成果中受到啟發。
(二)向實踐學。黨校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用于指導實踐,是將課堂上的思想轉化行動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使黨校教學服務大局、服務干部成長。領導干部來自各行各業,有的來自基層,他們大都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黨校教師要經常和他們多交流,開闊視野,總結經驗。一些學員帶著實踐中的難題來到黨校學習,作為黨校教師應該用馬克思主義的辯證觀點對學員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了解學員所需所求,適時調整課堂內容,并從中豐富自己的教學和服務自身成長。
(三)向人民群眾學。人民是最好的老師,黨校教師應該常懷學無止境的之心,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既要“登高望遠”,多了解世情、國情、市情,又要“俯拾即是”多進基層了解人民生產生活狀況、百姓所需所求以及基層治理的熱點、難點形成調研、資政報告,為黨委政府和人民服務。
四、基本要義之五:和為貴
“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币院蜑橘F,以禮相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黨校教師應該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和實踐者,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都應該和諧處之,達到與人和諧,內心平靜的境地。
(一)內心平靜。正確對待得失進退,以平和的心態做人做事,遇事沉穩冷靜,不急不燥,切實做到大事不誤,小事不漏,講求細節,細致。尤其是黨校教師在面對復雜局面時要以“每臨大事有靜氣”的沉穩、“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洞察、“萬水千山只等閑”的氣度、“莫等閑空悲切”的緊迫,“習在深處、言在實處、干在新處、落在實處”,擔當起黨校教師為黨擔當的意識和覺悟。
(二)與人和諧。和氣對待共事的人。這就要求黨校教師,寬以待人,嚴于律己,面對觀念相悖,要學會求同存異,要經常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多向教學經驗豐富、研究能力強的同事學習,取長補短,多反思總結。
(三)與社會和諧。馬克思主義指出“社會中的人總是處于一定社會關系中的”,所以人不是獨立存在的,為此必須正確處理人與社會的關系。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凝聚著每一個人的貢獻與努力,作為黨校教師要時刻牢記為民服務的宗旨,多一分奉獻,少一分索取,充分教育和引導領導干部牢固樹立民本思想,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形成人人為社會的良好氛圍,只要人人多做一點貢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才有詩和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