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海峰,楊沁睿,管詩嘉,趙海浪,譚玉靜
OEKO-TEX STANDARD 100是由德國Hohenstein研究協會和維也納-奧地利紡織品研究協會于1992年制定的。經過二十多年的調整和更新,OEKO-TEX STANDARD 100已經成為紡織品及紡織品有害物質檢測行業使用最為廣泛的生態標志。
國際環保紡織協會按慣例于2018年1月2日發布了2018版OEKO-TEX STANDARD 100。新標準自發布之日起將在為期3個月的過渡期后,即2018年4月1日開始對所有認證產品生效。本研究通過對比2018版與2017版的新舊標準的差異為紡織品行業生產者、經營者及研究人員掌握最近的標準要求提供便利,并為企業的生產提供一定的指導意義。
OEKO-TEX STANDARD 100適用于各生產階段的紡織制品,包括紡織品和非紡輔料。紡織品中若含有皮革部分,則皮革部分不適用。另外,同樣適用床墊、羽毛和羽絨、泡棉、室內裝飾材料及其它具有相似材質的材料,而化學品、助劑和染料則不適用于OEKO-TEX STANDARD 100。
OEKO-TEX STANDARD 100于2017年新推出的擴展要求——附錄6,是專為注重去毒行動的公司特別開發的,通過增加新的考察物質和提高限量值的要求,從源頭上開始規避潛在的有害物質,以實現有害物質零排放的目的。
在“其他殘余化學物”項目下新增苯胺、雙酚A、苯酚和喹啉四種物質(見表1),都適用于四個產品級別。苯胺在附錄4和附錄6中針對所有產品級別的限量值為100 mg/kg。苯胺可作為黑色染料,也可用于制造染料,很多偶氮染料在還原條件下會裂解為苯胺。在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的致癌物清單中,苯胺屬于3類致癌物,對人類的致癌仍存在可疑性,至今也尚無對人體或動物的充分證據。
雙酚A在附錄4中針對所有產品級別的限量值是小于0.1%,附錄6則是小于0.025%。在工業上,雙酚A是由苯酚和丙酮在酸性介質中縮合制得,可用于阻燃劑和涂料。2017年1月12日,歐洲化學品署(ECHA)正式公布第16批4項高度關注的物質(SVHC)中包括新增雙酚A,有生殖毒性。
苯酚在附錄4和附錄6中針對I類產品的限量值小于20mg/kg,針對II~IV類產品小于50 mg/kg。苯酚主要用于制造酚醛樹脂、雙酚A,也是合成染料的原料。在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致癌物清單中,苯酚也屬于3類致癌物,對皮膚、粘膜有強烈的腐蝕作用,可抑制中樞神經或損害肝、腎功能。
喹啉目前的要求是“受監測”,意味著在測試期間可以隨機對其進行檢測,但結果僅供參考,其限量值也尚未規定。
除了上述4種新增的“其他殘余化學物”,還有一些化學物被修改了限量值。鄰苯基苯酚(OPP)在附錄4中針對I類產品的限量值從50 mg/kg降至10 mg/kg,針對Ⅱ~Ⅳ類產品限量值從100 mg/kg降至25 mg/kg,附錄6中針對所有產品級別的限量值都降至10 mg/kg。OPP一般是作為合成纖維的染色載體[1],也可用于合成新型含磷阻燃材料,但有生物毒性,也在3類致癌物清單中。短鏈氯化石蠟(SCCP)在附錄4中針對所有產品的限量值由0.1%調整為100 mg/kg,在附錄6中則保持原來的限量值(50 mg/kg)不變。SCCP可用作阻燃劑,具有生物毒性,會影響人體的免疫系統和生殖系統。SCCP不僅被列于SVHC清單中,而且也被列于2017年12月27日由中國環保部、工信部和衛計委制定的《優先控制化學品名錄(第一批)》中。
從2018年開始,對可分解芳香胺偶氮染料的檢測增加了苯胺一項,且對于可在還原條件下分解出的苯胺,針對四個產品級別的限量值均規定為100 mg/kg。表1列出了新增5種致癌染料及涂料,分別為溶劑黃1、溶劑黃3、直接棕95、酸性紅114和直接藍15;致敏染料新增一種為分散橙59。針對所有產品級別,它們在附錄4中的限量值均為50 mg/kg,在附錄6中的限量值均為20 mg/kg。
表1中列出了2018版OEKO-TEX STANDARD 100中新增的殘余表面活性劑為直鏈和支鏈的庚基苯酚及戊基苯酚。在附錄4和附錄6中針對所有產品級別,規定殘余表面活性劑的限量值為5 mg/kg,潤濕劑的限量值為50 mg/kg。在2017年公布的第16批4項SVHC,與雙酚A一起列入清單中的有直鏈和支鏈的4-庚基苯酚,以及對叔戊基苯酚,有科學證據證明它們會對人類或環境產生嚴重的影響。
附錄4和附錄6中針對I類產品的耐水色牢度要求更為嚴格,由原來的“3級”變更為“3~4級”,從側面可以看出國際市場對嬰幼兒的健康安全非常重視,也有利于促進企業產品質量的提高。
附錄6中修改了殘余溶劑項目要求,對于需要在熱處理(水中或干燥)條件下作進一步處理的N-甲基吡咯烷酮(NMP)、二甲基乙酰胺(DMAc)和二甲基甲酰胺(DMF)的限量值規定為1.5%。另外,2018新版標準中針對丙烯酸(PAN)、彈性纖維(EL)、聚氨酯和芳香族聚酰胺以及經聚氨酯(PU)、聚氯乙烯(PVC)、聚氯乙烯塑溶膠、聚偏二氯乙烯(PVDC)、聚氯乙烯-共聚物涂層的材料上的NMP、DMAc和DMF的限量值規定為0.1%。除上述材料外,其它材料的限量值仍為0.05%,這樣可以更好地適用于當前多種纖維材料的生產。

表1 新增限制型化合物
在附錄4和附錄6中,將鉻(六價)、芳香胺和染料的檢測限值都直接列于表格中,不再以腳注的方式出現,更加直觀。
2018版OEKO-TEX STANDARD 100在四類有害化學物質檢測項目下新增了12種限制性化學物,針對嬰幼兒產品的耐水色牢度要求提高,修改了殘余溶劑針對不同纖維的限量值,更能適應不同纖維材料的生產。另外,新增的化學物逐步與SVHC清單中的物質保持一致,國內紡織品生產商除了關注OEKO-TEX STANDARD 100外,也應格外關注每年的SVHC清單的更新,及時跟進技術法規和生態標準的最新動態,作出應對措施。
[1] 穆奎,夏兆鵬,趙巖.標準曲線法測定紡織品中鄰苯基苯酚含量的研究[J].中國纖檢,2014(2):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