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奇

俗話說:“暑夏食鰻賽參茸”,“寒冬吃鱉,伏夏食鰻”。每逢盛夏三伏,鰻魚特別肥厚。鰻魚有“淡水魚中第一美味”、“水中人參”之美譽。它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E、尼克酸和鈣、磷、鐵、硒等多種營養成分,其營養價值位于魚類前茅。
祖國醫學認為,鰻魚性平,味甘,無毒;入肺、脾、腎;有補虛損、養陰補肺、祛風明目、活血通絡、解毒消炎等功效;對虛勞骨蒸、風濕痹痛、腳氣、風疹、肺結核、咳嗽、夜盲、淋巴結核、小兒疳癆、胃病、遺精、貧血、氣管炎、肝硬化、神經衰弱、面神經麻痹、痔漏等都有一定療效。清朝人趙時敏的《串雅補編》中有一食療方叫“香鰻”,主治“癆蟲”(即肺結核)。方子為:肥鰻二斤,白薇一兩,小茴香一錢,甘草一錢,茨仁五錢,榧子十個(去殼),同入砂鍋內煮熟,食后勿立即喝茶。《本草綱目》中引《稽神錄》的一則故事,是關于鰻魚對肺結核的神奇療效:“有人病瘵,相傳染死者數人。取病者置棺中,棄于江以絕害。流至金山,漁人引起開視,乃一女子,猶活。取置漁舍,每以鰻魚食之,遂愈。因為漁人之妻。”“病瘵”即肺結核。
現代研究表明,多食鰻魚可消除疲勞、強健體魄、滋補養顏、增強抗病能力。鰻魚富含維生素A和維生素E,其含量分別是普通魚類的60倍和9倍,維生素A為牛肉的100倍、豬肉的300倍以上,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E對于預防視力退化、保護肝臟、恢復精力有很大益處。鰻魚還含有豐富的“好”脂肪,其中所含的磷脂為腦細胞不可缺少的營養素。鰻魚還含有被稱為“腦黃金”的DHA及EPA(深海魚油成分,DHA為二十二碳六烯酸,EPA為二十碳五烯酸),含量比其他海鮮、肉類均高。而DHA和EPA被證實有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作用,可降血脂、抗動脈硬化、抗血栓,又能給大腦補充必要的營養素,防止大腦功能衰退。鰻魚還含有大量的鈣質,對于預防骨質疏松癥也有一定的效果。鰻魚所含的豐富磷脂對人體組織器官的生長發育、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體內膠體溶液穩定性的維持,具有重大的作用。磷脂作為滋補強壯劑,對兒童的智力發育、成人的腦功能健康尤為重要。最讓女士動心的是,鰻魚的皮、肉都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可以養顏美容、延緩衰老,故被稱之為“可吃的化妝品”。
鰻魚食法較多,可紅燒、清蒸、油炸、汆湯,還可制作魚丸、魚片、魚卷等等。清蒸海鰻的滋味最為鮮美可口,海鰻制鲞也很有名,故有食諺“新風鰻鲞味勝雞”,漁民習慣以鰻鲞作冷盤享用。鰻鲞亦可烤肉,亦可用黃酒或酒糟制作,都是菜肴中的佳品。
1.鰻魚1公斤,切成段,入鍋內用兩杯酒煮,加少許食鹽,蘸醋食之。治骨蒸勞瘦及腸風下血。

2.鰻魚數斤,蒸籠鋪荷葉,將鰻魚蒸一炷香時間,取出,去頭、尾、骨,入炒熟山藥粉,制成梧子大小,曬干,加薄荷,磁器收藏密封。每用薄荷湯或酒送服10克。治一切虛勞弱癥。
3.鰻魚燒存性,研細末,或做成丸劑。每次服5克,一日兩次,或經常煮食。治肺結核、淋巴結核、體弱小兒及神經衰弱。
4.鰻魚250克,馬蹄7個,加水燉服。一日一次,連續服食較長時間。治夜盲。
5.約150克重的小鰻魚1條,剖腹去內臟,洗凈切成數節,加黑豆30克,用適量水燉熟,食鹽調味。分兩次服,治小兒久咳不愈。
6.酒炒鰻魚:鰻魚500克,去鰓及內臟,加黃酒500毫升,水適量;用小火燉至熟爛,加鹽調味,蘸醋食用。有補虛勞,退虛熱作用。適用于身體消瘦,低燒、便血等癥。
最后,介紹鰻魚油的功效與制法。鰻魚油每次服半匙,一日兩次,飯后加少許食鹽服,治肺病潮熱、慢性肺炎、小兒疳癆;治瘰疬、痔瘺、流痰、陰疽久不收口者,用鰻魚油涂擦或注入瘺管,一日二三次,有促進愈合之效;治療白癜風生于頭面,逐漸擴散、癬瘡、白禿,用熱鰻魚油擦患處,每次擦3~5分鐘,一日兩次,7~10為一療程。制法:將鰻魚切成寸長一段,放入鐵皮筒內(筒長約六七寸),筒的一頭用泥封固,另一頭用鐵絲罩住;將鐵皮筒架在炭火上燒,塞鐵絲的一頭稍向下,筒下用碗承接。俟至鰻魚焦時,鰻油即向下流入碗中,燒至油盡鰻枯成炭為止,鰻炭及油均可作藥用。另一制法:將鮮活鰻魚數條,清水漂洗,去腸雜。放進鍋內用清水煮二三小時,鰻魚油浮于水面,取油備用。
鰻魚油含有豐富脂肪,痰濕體質及病后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大便溏薄者應慎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