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巖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5-0-01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凡事先要有充分的準備。它是學生學習如何準備和改進自己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他們一旦掌握了預習方法,就等于用新舊知識架起橋梁,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興趣,從而獲得更深層次的數學學習技能。在新課程理念背景下,怎樣看待預習,進一步明確數學需要怎樣的預習十分必要。
一、培養學生預習的能力,使學生體會探索的樂趣
1.數學概念課的預習
在數學學習中,數學概念的學習是重中之重,而這個重點又是個難點,因為數學概念是人類對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簡明概括的反映,非常抽象,不少學生的抽象思維差,要掌握干巴巴的數學概念并非易事,所以加強預習很有必要。
1.1通讀內容,了解主要數學知識。讓學生在通讀新課內容的基礎上,動手畫畫、圈圈知識要點、主要內容。這樣,學生可以從整體上了解新的知識,把自己認為重要的概念結論勾一勾,使新課中的主要內容顯現出來,為理解和掌握知識做準備。
1.2細讀內容,理解主要數學知識。這是概念預習的主要環節。可以通過列舉事例來理解概念,讓學生舉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概念,能幫助學生形象的理解概念。也可以動手實踐來感覺理解概念,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還可以用對比分析關系來理解概念,在數學的學習中,“對比”是很重要又經常用到的學習方法,在預習中也是如此。
2.數學計算課的預習
在整個小學數學內容中,計算貫穿了始終,所以計算是數學中的重頭戲。
2.1要看懂例題。在教材安排的計算是指形式的計算方法,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預習平臺實例。學生可以通過預習在很大程度上掌握這些方法,到了教室,學生可以集中精力解決在預習中沒有解決的問題,可以把知識挖掘的更深更廣。
2.2嘗試練習。通過嘗試練習,可以檢驗學生的預習效果,這是數學預習不可缺少的過程。學生經過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數學知識,要讓學生通過做練習或解決問題來檢驗自己的預習效果,這樣,既能讓學生反思預習過程的漏洞,又能讓老師發現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比較集中的問題,以便在課堂教學中抓住重點、難點。
3.數學空間圖形的預習
這部分內容要求學生具備比較強的空間想象力,而通過動手操作、觀察更有利于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布置的預習任務就要側重于學生的動手操作和觀察思考,通過自我探索,逐步實現了簡單圖形的形狀、尺寸和相互位置關系,使學生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觀察,就可以不斷地生成新知識,進而改進師生之間的合作交流。
二、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1.畫重點、找疑點
畫出重點、思考難點、標注疑點,這是數學預習的重要一環。事實上在小學階段,老師很少要求學生去認真閱讀數學課本,學生也很少主動地去看數學課本,課上能聽得懂,會做題,就完事大吉了。數學課本的啟迪價值難以體現,這也迫切需要我們改變這一現狀。因此我要求學生在預習時要逐字逐詞逐句的閱讀,用筆把自已認為的重點、關鍵之處畫出來,并告知學生“學起于思,思源于疑”,預習就是尋疑的過程。對預習中遇到的疑難之處,先獨立思考分析,努力去理解知識,確實有困難再與同學進行探討或作為問題在課堂提出。疑惑在哪,怎樣解惑,解惑后又有何感想,我認為都需要把它記錄在數學筆記本上,隔段時間拿出來看看想想,溫故而知新嘛,這些方法積累到了一定程度就轉化為一種學習能力。這正是我們所追尋的。
2.蓋答案、重探索
在小學數學課本中有相當一部分內容的設計是以解答數學問題的形式出現的。如不指導學生怎樣預習這樣的內容,就很大可能造成學生讀完題后就看答案的現象。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先討論這一現象,從中讓學生明白先看答案與用紙蓋住答案先獨立探索,兩種行為肯定不同,前一種收獲的僅僅是答案,后一種收獲的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能力。該怎么去做,我想學生自有定度。我們提倡以研究為基礎的預習,預習引導學生注意如何獲取知識發現或結論,注意新的想法來解決自身的問題,注意不理解他在準備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同時也會有更深入的理解,獲得更深入的體驗和感覺。課堂才會出現更多的思維碰撞,才會開出更炫目的思維之花。
3.擬提綱、重指導
這里指對教師的要求了,開始階段,為培養預習方法,達到預習高效,教師經常需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精心設計預習提綱,給學生提出指導性問題。例如:預習《百分數的認識》一課時,我提出了這樣幾個問題:1.你在哪里見過百分數?2.你怎么理解百分數?3.人們為什么喜歡用百分數?4.百分數和分數之間有什么聯系?5.關于百分數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當然老師適時還應放手讓學生獨自預習,現在的學生無論在知識面、認知水平、個人膽識、交往能力以及對新事物的接受方面已迥異從前,我們要相信學生,他們的能力是不可估量的 。又如:課前讓學生了解商品的折扣;去銀行查看計算利息、利率等等。這可以說是新課程理念支配下的預習觀,讓學生主動走進生活去發現、應用數學,學習有價值的數學。
4.做練習、重反饋
嘗試練習,檢驗學生預習效果,反思預習過程中的漏洞。這是數學預習不可缺少的過程。
5.培養預習能力,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5.1指導學生預習要落到實處。設計預習的要求或題目是否清晰、操作性,學生是否能“踮著腳尖”,直接影響學生預習的效果。因此,在引導學生做好具體準備時。應符合學生的思維特點,必須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過程。
5.2重視培養學生預習的習慣和興趣。由于小學生初次接觸預習,不僅對預習數學的方法不知道,而且沒有主動預習的習慣和興趣。通過激勵好的方法和結果,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設計各種形式的預習問題,逐步養成預習的習慣。
5.3注意預習與新授課的銜接。學生看得懂,教師就聽一聽;學生說不明白的,教師就要點撥;書上看不到的,教師就要補充。
學生一旦掌握了預習方法,有助于形成學習的良性循環,使學習變為主動,既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又養成了良好的學習品質。真正有質量的數學預習,不僅能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且使學生在數學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培養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