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全國高校擴招,技工院校生源素質逐年下降,加上有些技工院校一味強調技能培養,弱化文化基礎課教學,導致目前技工院校數學教學存在許多問題,而數學在生活中應用廣泛,在專業教學中是基礎和工具。本文在分析技工院校數學課程地位作用、教學現狀的同時,就數學教學改革提出了一些個人見解。
關鍵詞:技工院校 數學教學 地位作用 教學現狀 改革方向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5-0-01
技工院校是我國培養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的主要陣地,是我國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技工院校的學生畢業不但要有比較嫻熟的專業技能,而且應該具有一定的專業理論和文化基礎知識,才能為今后的學歷提升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但是現在很多技工院校沒有重視文化基礎課程,尤其沒有重視數學課程的開設和教學,因此在技工院校開不開設數學課程、怎么開展數學教學是擺在我們每個技工院校領導和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
一、數學課程在技工院校的地位與作用
1.專業基礎,實訓工具。像機械制圖、機械基礎、電子技術、財務統計等等專業課程都要用到數學知識,有的用幾何、有的用三角、有的用代數、有的用概率統計、有的用微積分等等,所以數學是學習相關專業課程的基礎。同時在學生實訓過程中也要經常進行測量和計算,因此數學還是學生實訓操作必不可少的工具。
2.生活必需,發展必備。像建房、裝修、車貸、房貸、棋牌、彩票等處處都要用到數學知識,有的用幾何、有的用函數、有的用數列、有的用概率等等,因此有些數學知識是生活必需具備的知識。數學在學生將來的一生中,都能給以很大幫助,如升學要考數學,技能提升要用數學,因此學好數學將為學生的學歷提升、技能提高、終身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3.訓練思維,培養品德。數學的邏輯思維方式能教育學生嚴密、理智地思考問題,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探究、綜合、抽象、概括、判斷和推理能力,開發學生智力,公理化方法、結構化方法、數學模型方法等可以培養思維的條理性、整體性、創造性和深刻性。數學結論、口訣能提高學生理解和記憶能力。數學家逸事能培養學生堅強意志和毅力。因此數學能培養學生良好思維方式和優秀品德。
二、技工院校數學教學現狀
1.基礎較差,厭學嚴重。技工院校生源復雜,文化基礎差,數學基礎更差,聽到數學就頭疼,遇到數學就害怕,普遍存在接受能力差,無法知識遷移,思想不穩定,學習沒動力,缺乏好習慣,自覺性不強,自控能力差;部分學生離校時間長,知識遺忘多,思維、判斷能力下降,無法跟上進度,學習興趣殆盡;還有部分學生認為自己來技工院校,就是為了學專業技術,數學用處不大,學不學無所謂;等等。這些都導致學生厭倦學習數學。
2.內容脫節,專業性弱。數學課程過度追求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內容與專業課結合少,與專業課設置界線過分明顯,學科之間的知識滲透不夠;同時數學教師對專業課程不熟悉,與專業課程密切相關的數學知識講得過少或者沒有講授,就是講授與專業課程教學也不同步,導致學生學習專業知識時用到的數學知識還沒有學或者學了很久早就忘記了。
3.相關層面,重視不夠。從學校層面來講對數學課程重視不夠,將數學課程作為副課,周課時開設很少或者根本沒有開設;從教師層面來講認為學校不重視,自己也可不重視,不鉆研教材,不學習專業知識,不研究數學與專業課程的關系,不探討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不注意激發和培養學生興趣;從學生層面來講認為自己來技工院校是學習操作技能的,文化知識尤其是數學知識可以不學。
三、數學教學改革方向
1.新舊聯系,查漏補缺。現在技工院校的學生大多是普通高中和其他職業院校淘汰的,普遍數學基礎差、底子薄,談不上高中階段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基本運算能力,因此在教授與初中密切相關的數學知識時,要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及時復習初中知識,逐步過渡到要學的新知識。
2.降低難度,注重通法。數學課作為技工院校的基礎課、工具課,教學時要面向全體學生,在易懂愿學上下功夫,要求要低,坡度要小,循序漸進,淺講淺練,注重通法,淡化技巧,夯實基礎。比較難的內容,只要直觀上理解,通過實例闡述,降低抽象化和形象化要求。
3.選擇內容,突出應用。打破數學教材傳統的章節順序和知識體系,精選專業課程最需要、應用最廣泛、能被學生接受的內容,作為學生學習數學的必學內容,刪除被現代數學逐漸淡化的內容,刪除繁雜的運算和缺少普適性的人為技巧,突出專業學習及生產生活中最具普適性的內容。
4.切合專業,選擇教者。一是由專業課教師來教,這樣既了解學生、又了解專業課程,能夠很好地找到數學課程與專業課程的切合點,但是數學知識比較零散;二是由數學教師來教,根據每一階段專業課程需要什么,數學課就上什么,這種教學數學知識也比較零散;三是由數學教師來教,經常開展學科間的教研活動,加強學科聯系,使數學課程能滿足各專業課程需求,但又自成體系,這種方式操作難度較大,但是效果最佳。
5.注意教法,培養興趣。開展探究式教學。以教師為主導,結合專業創設教學情境,進行組織和點撥;以學生為主體,將學生平行分組,均衡搭配,相互討論、共同協作、合作學習、交叉學習、交流學習,通過開放式課堂活動,講課的是學生,解答問題的也是學生,讓學生自覺、主動地探索、分析、掌握認識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步驟,研究客觀事物屬性,發現事物發展的起因和內部聯系,從中找出規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6.重視首課,增強信心。首課即教師對學生上的第一堂課,既是教師亮相展示,也是新知識領域的開啟。與平時的課相比,首課具有啟示開導之功,為今后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第一,教師在上首課前做好充分準備,讓學生感覺到老師平易近人、友善真誠、知識淵博,建立師生良好互信;第二,鼓勵學生自信、自強、自尊、自愛,鼓勵學生瞧得起自己、瞧得自己的專業、瞧得起自己的學校,堅信自己在很多方面有優點和長處,別人無可比擬;第三,介紹技工院校數學課程特點及與普通中學數學的不同,減小學生對數學的畏懼;第四,介紹數學知識與專業知識的關系,讓學生知道數學課程重要性;第五,介紹數學在日常生活、生產和科研中有著廣泛應用,讓學生知道數學是生活必需;第六,介紹學好數學的秘訣和方法,讓學生學得輕松有趣。
7.改革評價,體驗成功。要重視過程性評價,加大學習過程的考核力度。堅持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相結合。各專業有不同考核目標,各階段有不同考核側重點。將“舉手積極,聲音洪亮,辯論熱烈,爭問搶答,歡呼雀躍,多種角度,創新實踐,笑逐顏開,熱鬧非凡”,“敢問,敢說,敢上黑板,敢下桌討論”等作為過程評價的重要成份,要多鼓勵、多肯定,讓學生體驗成功、有更多的收獲感。
總之,技工院校數學教學目前存在許多問題,而數學在生活中應用廣泛,在專業教學中是基礎和工具,我們應予以重視,認真研究,使技工院校數學教學形成自己的特色,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學生學習專業技能、學歷提升和終身發展發揮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寶強 王桂玲.漫談技工院校數學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1(01):143
[2]黃連舫.淺議中職學校理論課探究式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4(08):135
[3]王茜.技工院校數學教學的現狀及應對措施探討[J].都市家教月刊,2016(07):158-159
[4]吳雁莉.改革技工院校數學教學,夯實學生基礎[J].教育學文摘,2017(11)
作者簡介:黃連舫(1962- ),男,高級講師,研究方向為數學教學和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