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青少年兒童的教育工作中,語言教育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對于兒童而言,是否能掌握好語言知識會對其未來發展產生直接的影響。當今社會,對于青少年群體的要求越來越高,學生往往需要掌握兩門或兩門以上的語言知識,除此之外,不同地區的方言也是學生語言學習的一大組成部分。在展開語言學習的過程中,語言環境會對其學習效果以及學習的先后順序帶來影響,且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教育事業的展開,我們處于多元的語言環境當中,探究多元語言環境對語言學習的影響有一定的意義和價值。
關鍵詞:語言學習 多元語言環境 第一語言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5-0-01
一、序言
當今時代發展十分迅速,人們之間的交流和往來更加的密切。隨著社會的發展與變遷,很多來自不同地區、不同國家的人群生活在一起,相互溝通,甚至成為朋友、組建家庭。這種跨區域的交流導致當前的語言環境十分多樣化。在眾多的文化當中,語言是最具影響力的一種文化,對于兒童青少年而言,處于這種多元的語言環境當中,對語言學習是有益處,但也導致了一些學習障礙的產生,下面筆者就將對多元語言環境對青少年兒童語言學習的積極和消極影響展開分析。
二、多元語言環境對語言學習的積極影響
當兒童青少年在學習第一語言即母語的過程中,其所處的生活環境會對其第一語言的學習帶來直接的影響。一般來說,家庭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父母最常使用的語言范式會潛移默化的教授給青少年兒童,并漸漸的形成青少年兒童的第一語言。在家長給孩子灌輸第一語言的時候,往往是通過反復發音的方式來傳遞信息,兒童可以逐步的從短句到長句,建構出整個語言體系。在日后學習第二語言或是其他語言的時候,有第一語言的學習過程作為后續學習的經驗和參考。
多元語言環境給青少年兒童提供更多的語言溝通機會。我們在對兒童青少年展開英語教學的時候,往往會強調建設英語學習的語言環境,加強青少年兒童的語言運用,提升他們的口語能力等。在對應的語言環境中來學習語言,能夠促進語言知識的鞏固,加快語言知識的學習。從環境促進語言學習這一方面而言,多元語言環境對語言的學習是有積極作用的。
三、多元語言環境對語言學習的消極影響
筆者在閱讀資料的時候,看到了這樣一段話:“哥哥的孩子出生在美國,周圍環境是英語,父母普通話,爺爺與姥爺家輪流去照看孩子,姥爺家南方話,爺爺家北方口音。在早該會說話的年紀還不會說話。孩子現在快四歲了,表達能力依舊很差?!边@一對話揭示了多元語言環境對語言學習的消極影響。語境確實可以促進孩子的語言學習和語言運用,但當孩子所處的語境過多時,就很容易產生語言學習的障礙。
當處于多元語言環境的時候,還應當考慮不同語言的語法規則。盡管隨著文化的發展和傳遞,語言之間會有一定的相似性和互通性,但是從整體情況來看,語言之間還是有很大差異的。首先,語言之間在詞匯的組成及發音上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日語與漢語的發音就有很大的區別。其次,語言之間的語法差異很大,漢語與英語的語序就是相反的。最后,語言之間并不能完美的實現轉換。正是由于語言與語言之間存在差異性,所以當兒童青少年處于多元的語言環境中的時候,就會接觸到各類語言信息、發音和語法結構,當多種信息交叉在一起的時候,兒童青少年就很容易將眾多的內容混淆,就會產生上面案例中所說的表達能力很差的問題。
四、多元語言環境下兒童語言學習的方法和措施
多元語言環境對兒童青少年的語言學習既有積極影響又有消極影響,因此,在兒童青少年處于多元語言環境中的時候,應當揚長避短。多元語言環境會給兒童語言學習帶來消極影響,主要原因在于同時期接受多種語言,導致了語言輸入混亂,使得大腦無法形成穩定的語言神經回路。所以,在多元語境下,應當將某一語言進行重點的輸入,通過建立充足的語言刺激來使兒童的語言神經回路區域穩定,進而掌握這一種語言的基本內容,后續在教授兒童學習其他的語言類型。
參考文獻
[1]郭靜.漢日雙語.環境下的兒童漢語習得[J].個案考察,2013,6.
[2]陳偉.從多語言環境中看以傣促英[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
[3]范曉玲.第二語言環境與少數民族幼兒漢語習得關系探究[J].語言與翻譯,2013(2).
[4]匡芳濤.兒童語言習得相關理論述評[J].學前教育研究,2010(05).
[5]羅倩,彭腆齡.失語癥的語言學研究綜述[J].當代語言學,2000(4),第2卷:248-263.
[6]趙鰻.影響兒童語言習得的外部因素[J].語文學刊,2008.
[7]張旭.第二語言獲得問題的理論思考[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1).
[8]H. D. Brown語言學習與語言教學原則[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9]Keith Johnson外語學習與教學導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10]Marion Williams, Robert L. Burden語言教師心理學初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1]Ron Scollon, Suzanne W ong Scollon跨文化交際:語篇分析法[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作者簡介:劉紫亞(2001.6-),女,漢族,河南省駐馬店市人,文科專業,就讀于河南省鄭州外國語新楓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