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恬 編輯/易可
一個孩子的命運能有多曲折?一個孩子的未來能有多少種選擇?全日制國學教育與全日制義務教育模式孰優孰劣?當這些問題仍然是大多數人心中尚未解開的謎團時,八歲童童的爸爸和媽媽為了讓孩子走一條各自認為正確的道路,就此展開了一場法庭上的較量。
童童的父母都是大學老師。年近50歲的父親張教授是一名海歸精英,他對童童的規劃就是主流教育、精英培養,為此童童一出生他就賣掉了自己的兩套老宅,在上海市中心購買了一套價值千萬的學區房,兩套換一套,張教授圖的就是這套學區房所對口的優質幼兒園、小學以及初中。與張教授相反,不到40歲的童童母親李教授雖然也獲得博士學位,但卻一直非常反感體制內的主流教育,她婚前就癡迷易學,經常宣稱以弘揚國學為己任,生了孩子后她就一心準備將自己的教育理念付諸于對童童的培養。童童在嬰幼兒時,母親李教授就很少給童童吃葷菜、牛奶及水果,直到童童上幼兒園體檢時診斷為“矮小兒”,在張教授的力爭下,童童才吃上了營養全面的飲食。母親李教授平時要求童童讀經,在四歲那年的暑假,她將童童送到一家外地的“私塾”接受了兩個月全封閉的讀經教育。外地返滬后,父親張教授發現童童出現了口吃、眼神呆滯的狀況,他帶著童童去醫院檢查,醫院給出了“孤獨癥可能”的診斷,這張診斷變成了壓跨夫妻關系的最后一根稻草。在激烈的爭吵后,李教授帶著孩子不辭而別,童童再也沒有去過幼兒園。張教授去妻子供職的學校找李教授,懇請雙方單位領導出面協調,甚至暗中跟蹤李教授試圖尋找到她的另一住所。但無論張教授如何努力,在長達兩年的時間中他都沒有見到孩子,也沒有孩子的任何音訊。
轉眼間,童童該上一年級了,學區房對口的重點小學給張教授發來了錄取通知書,張教授無奈之下到對口小學說明情況,學校同情張教授的遭遇,仍然給童童辦理了入學手續,并打電話通知孩子母親李教授送童童來上學。但是,李教授接到電話后不僅不送孩子來上學,反而火速向法院遞交了一紙離婚起訴狀,要求與張教授離婚,童童歸自己撫養。

離婚案件審理時,在法官的調解下,考慮到童童一直跟隨李教授生活,張教授同意離婚且童童由李教授撫養,但要求李教授當庭寫下承諾:“保證在2017年9月1日前辦妥童童就讀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手續,李教授工作的大學其附屬小學為保底選項,如果有更好的上海市教育系統的民辦學校也可作為選項。如李教授未在2017年9月1日前按本承諾辦妥童童入學手續,則張教授有權提起變更童童撫養權的訴訟?!?/p>
雙方離婚后,張教授按照調解書的約定開始每周探視童童,這才發現童童離家后一直寄宿在一家“國學研究中心”接受“四書五經”的教育。極度不滿的張教授反復催促前妻盡快辦理童童入讀正規小學的手續或繼續留在對口小學讀書,但前妻李教授一直沒有正面回復,直到2017年8月底,前妻才突然通知張教授已辦妥轉學手續,所轉學校系一所位于遠郊的成立僅三年的以國學為特色的全寄宿制民辦學校。對李教授出爾反爾的行為,張教授難抑憤慨,以前妻“剝奪兒子接受正規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權利,其行為已構成了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為由向法院提起了變更撫養權的訴訟。
法庭上,前妻聲稱:“由于童童的特殊情況,并不適合接受一般學齡兒童接受的九年制義務教育,精神會受到壓抑,無論童童現在就讀的學校還是童童即將轉入的學校,都是具有教學資質的學校,也是最適合童童的選擇。”
筆者作為原告張教授的代理律師,在法庭上針鋒相對:受教育權作為一項基本人權,是公民所享有的并由國家保障實現的接受教育的權利。童童作為適齡兒童,其法定監護人負有送其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的義務。但母親李教授作為離婚后直接撫養童童的監護人,在童童年滿六周歲且其戶籍對口的重點小學已經錄取為他新生的情況下,未在規定入學期限內辦理入學手續,導致童童至今未能接受正規的九年制義務教育,其行為已經構成對童童受教育權利的侵害。代理律師也于庭后向法官提供了最高人民法院公告的變更撫養權的類似案例。
法院充分考慮了原告代理律師的意見,庭審中,法院專門邀請了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兩位心理醫生來法院對童童進行了測評,評價為:反應尚可,言語表達有口吃……詞語表達與同齡人相比稍差,但基本能表達自己的意思……無明顯刻板動作和語言,行為未見異常。庭審后,承辦法官還實地考察了“國學研究中心”,并致電教育局,確認了該“國學研究中心”無辦學資質。經過近半年的審理,2018年2月底,法院支持了父親張教授的訴訟請求,認為“李某稱童童的智力發育較一般同齡人稍緩,但未有明確的診斷記錄。即使童童存在個體的一些特殊性,也應當入讀具有實施特殊教育資質的教育機構,并經過相關教育部門的批準。李某將童童送入無正規教育資質的機構進行學習,其無法自證其對孩子的教育是合法的、恰當的?!辫b于前妻未保障童童接受正規義務教育的權利,其行為已經構成了對子女身心健康存在不利影響的情形,故判決童童自2018年3月起跟隨父親張教授共同生活。

一審判決后,前妻李教授心有不甘,打算提起上訴進一步爭奪孩子的撫養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