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丸子 編輯/月兒
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都是蝌蚪,長大了都變作井底之蛙。這不是你的過錯,只是你的限制,但你要想法彌補。要了解世界,必須到遠方去。旅游是需要花錢的,誰都知道。旅游的好處卻不是一眼就能看到的,常常需要日積月累潛移默化地蓄積。有人以為旅游只是照一些相片,買一些小小的工藝品,其實不然。旅行讓我們的身體感悟到不同的風和水,我們的頭腦也在不同風情的滋養下變得機敏和多彩。目光因此老辣,談吐因此謙遜。
——畢淑敏《愿你與這世界溫暖相擁》
日本的街道都是窄窄的,同曼谷很相似,不同的是一目了然的干凈。干凈到大街上找不到垃圾桶,出門自帶垃圾袋,經常是要把垃圾帶回酒店再扔掉。景點偶爾可以發現一只垃圾桶,趕忙扔掉包里的垃圾。每個小吃攤都只回收自家食品產生的垃圾,所以好吃的小攤總是圍滿了人,不能邊走邊吃,除非自行收拾垃圾。

日本吸煙的人數是不少,但街道上看不到一個煙頭。在日本,吸煙都必須在固定的地點,這就像吃東西一樣,一群人圍著個垃圾桶吸煙,場面挺壯觀的。

日本汽車尾氣排放污染很小,在東京銀座車水馬龍下,依舊感覺不到尾氣污染。日本的出租車空載率也是很高,一是貴,二是地下軌道交通太給力。路面上感覺并不是很擁堵,秩序井然。

日本列車的準點率值得稱贊,幾乎絲毫不差。日本的地上地下軌道線四通發達,現在有智能的谷歌軟件幫忙,基本可以在復雜的交織網中兜兜轉轉。即使這樣,依舊有幾次走錯,進錯線,用錯卡。老實說沒一定智商和勇氣,自己真不敢瞎逛。在沒有GMAP 的時代,下圖的精算機應該會起很大作用,通過它人們知道如何走才是最優的路線??萍紩r代,它已經被閑置了。

下圖是日本的主要交通工具,這次日本行,全部體驗一遍。特別說下公交車,后門上車,前面下車,下車刷卡。第一次坐好懵,不知道怎么買票,全程靠模仿,人類的學習能力果真杠杠滴。

日本的列車員是非常盡責的,都是確保每一個人都安全地上車了,且直到列車完全離開車站,他才會縮頭進入駕駛室,之前都會一直探出頭觀察站臺上的情況。

中國大媽每天跳廣場舞的歡樂時光,日本大媽則開始一天的工作。很多服務崗位都是年紀很大的老者,頭發花白了,背有些駝了,收錢的手有些抖了,他們依舊在工作。印象最深的就是在京都買東西,那個奶奶手一直抖,計算價格用的是計算器,一個一個慢慢加上去,背已經微駝了,但全程保持站立、微笑、半鞠躬式服務,這樣一天下來,不知道體力上是否吃得消。

地鐵站、馬路上經常會碰到很小的小朋友都是自己背著大書包、水壺、兒童手機回家,并沒有大人保駕護航。孩子們手拉手一起走,路上碰到綠燈閃爍,自然就會停下腳步等待。回想我家妞,到10歲了,似乎她獨自上街,我依舊會不放心。在國內,我想基本上沒幾個父母會放心孩子獨自回家。日本靠什么解決了家長的安全顧慮呢?

微笑式服務,從酒店到飯店、購物點、景點,能遇到的人都在微笑,妞說笑的比泰國的人還多。和泰國人的微笑相比,日本人的微笑似乎更加職業化,即使你覺得有點笑過了,他們依舊微笑著。

這個井蓋圖案還是妞先發現的,剛到京都,妞突然發現每個井蓋圖案都會有些不同;之后的行程中,注意到不同地區的井蓋自帶地區文化色彩。

日本的大部分酒店都自帶泡湯服務,外面游走了一天,晚上泡個湯是再享受不過的事情了。泡湯服務是從中午到第二天早上7點,多晚回酒店都能泡個湯。第一次和妞去泡湯,我們倆一直不確認是否可以穿浴袍進去,后來發現并不用穿,妞體驗過后,給出的評價就是中國澡堂的升級版。
小妞一路游走日本,回家后畫出了她印象中的日本,設計了下面的小書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