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珍妮 周文智
(1陜西省鎮安縣東川鎮農業綜合服務站 陜西 鎮安 711500;2 陜西省洛南縣城關鎮農業綜合服務站 陜西 洛南 726100)
在苗圃培育板栗苗容易遭受立枯病的危害。板栗立枯病是板栗苗圃常見的病害,發生普遍,為害嚴重,在短期內造成苗木大量死亡。為防治板栗立枯病,筆者進行了板栗立枯病發生及防治效果試驗研究,現總結如后。
1.1 癥狀。多為害幼苗的莖基部,幼苗出土后,根莖部尚未木質化前,在根莖部出現褐色長形病斑,上下蔓延,病部凹陷環縊根莖,病皮黑褐色,地上部因失水而萎蔫枯死,病苗立直不倒,病部表面有蛛絲狀物,植株密度較大,圃地發病多呈斑塊狀分布。
1.2 病原。板栗立枯病主要是真菌中的絲核菌、鐮刀菌、腐霉菌。這些病菌主要生活在土壤中的植物殘體上,具有很強的腐生能力,老苗圃土壤黏重,前茬為馬鈴薯、蔬菜等,施用未腐熟有機肥、施氮肥多、雨水
整地播種,均容易發生立枯病。
2.1 試驗地概況。試驗地設置在陜西省鎮安縣東川鎮板栗苗圃和洛南縣古城鎮板栗苗圃,試驗面積1 hm2,種植密度10 000株/667 m2,樹齡1年,苗高40~60 cm,圃地常年發生板栗立枯病,危害較嚴重。
2.2 供試藥劑。50%敵克松可濕性粉劑、7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75%五氯硝基苯可濕性粉劑(赤峰市農藥公司)、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15%惡霉靈水劑450倍液、60%防霉寶600倍液(安陽市安林生物生化有限責任公司)。
2.3 試驗方法
2.3.1 農業防治試驗。采用的農業綜合技術措施有:①選好苗圃地。苗圃應選擇建在旱能澆、澇能排的砂壤土上,避免選擇粘重土、低洼或棉花、馬鈴薯、瓜類、蔬菜茬地作苗圃。②苗圃地施有機肥要充分腐熟,經過高溫發酵,并與土壤混勻,防止栗果種子與土壤直接接觸。③輪作換茬,避免連茬。試驗設置2個處理組,試驗組采取農業防治措施,對照組不采取任何措施。以2 m×1 m為小區,重復3次,防后調查防治效果。
2.3.2 床土消毒防治試驗。通常是對舊苗床進行土壤處理。播種時可在苗床上撒藥土,注意保持床土濕潤,以防發生藥害。試驗設置3個處理組,2個試驗組分別用敵克松1~1.5 kg/667 m2、“五代合劑”(五氯砂基苯、代森鋅1∶1)2.5~3 kg/667 m2,拌農藥的30~40倍干細土混合均勻后撒施在苗床上耙勻,對照(CK)組不撒藥。以1 m2為小區,重復3次,出苗后調查防治效果。
2.3.3 藥劑拌種防治試驗。藥劑拌種主要是保護種子不受土壤中病菌的侵害。選用無病蟲害的飽滿種子,適時早播,增強幼苗抗病力。試驗設置3個處理組,2個試驗組分別用0.3%~0.4%氧化汞、0.3%福美雙(均按種子重量的用藥量)拌種,對照(CK)不進行藥劑拌種。以1m2為小區,重復3次,出苗后調查防治效果。2.3.4 藥劑噴霧保護防治試驗。出苗后及時用1∶5∶400倍波爾多液噴灑,使幼苗免遭病菌侵染。設置1∶5∶400波爾多液噴霧與對照(CK)清水噴霧2個處理組,7 d噴1次,連噴2~3次。以2 m×1 m為小區,重復3次,噴藥15d后調查防治效果。
2.3.5 藥劑噴霧防治試驗。試驗設4個處理組,3個試驗組分別在苗木出土后,發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15%惡霉靈水劑450倍液、60%防霉寶600倍液噴霧防治,對照(CK)用清水噴霧。試驗以4 m2為小區,重復3次,防后15d調查防治效果。
3.1 農業防治效果。從表1可以看出,采用農業綜合技術措施后,其病株減退率為92.0%,防治效果明顯,是一項理想的防治措施。

表1 農業防治效果
3.2 床土消毒防治效果比較。從表2可知,播種時,用敵克松1~1.5kg/667m2、“五代合劑”2.5~3kg/667m2分別拌30~40倍干細土混勻撒施苗床耙勻后,其病株減退率分別為88.2%、88.8%,均在88%以上,防治效果良好。

表2 2種藥劑床土消毒防治效果比較
3.3 藥劑拌種防治效果。從表3可以看出,為保護種子不受土壤中病菌侵害,在播種時,用0.3%~0.4%氧化汞及0.3%福美雙拌種,其病株減退率分別為87.7%、88.7%,防治效果良好。
3.4 藥劑噴霧保護防治效果。從表4可知,苗木出苗后,用藥劑1∶5∶400波爾多液噴霧保護幼苗,其病株減退率為85.4%,防治效果較好。

表4 藥劑噴霧保護防治效果
3.5 藥劑噴霧防治效果比較。從表5可以看出,苗木出土后,發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15%惡霉靈水劑450倍液、60%防霉寶600倍液噴霧防治,其病株減退率分別為90.8%、91.6%、92.9%,均在90%以上,防治效果明顯。

表5 3種藥劑噴霧防治效果比較
試驗結果表明,采用農業措施進行防治,其病株減退率為92.0%,防治效果明顯,是一項理想的防治措施。用敵克松1~1.5 kg/667 m2、“五代合劑”2.5~3 kg/667 m2床土消毒,其病株減退分別為88.2%、88.8%,防治效果良好。用0.3%~0.4%氧化汞、0.3%福美雙拌種,其病株率分別為87.7%、88.7%,防治效果良好。苗木出土后,用1∶5∶400波爾多液噴霧保護幼苗,其病株減退率為85.4%,防治效果較好。苗木出土后,發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15%惡霉靈水劑450倍液、60%防霉寶600倍液噴霧防治,其病株減退率分別為90.8%、91.6%、92.9%,均在90%以上,防治效果明顯。
[1]黑龍江牡丹江林業學校.森林病蟲害防治 [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81.
[2]孔德軍,劉慶香,王廣鵬.板栗栽培與病蟲防治[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
[3]陜西省農林科學院林業研究所.林木育苗手冊[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76.